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分析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93例患者临床资料,193例患者因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而出现不良反应,归纳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类型,统计每位患者中药制剂具体的给药方式以及具体不良反应情况等。在本次调查的常见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茵栀黄最多;静脉滴注为常见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最为常见的给药方式,且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占比最高;因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而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出现明显损害为主。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合理使用茵栀黄,给药方式尽可能减少选择静脉滴注方式,强化用药监测,针对患者出现的皮肤及其附件明显损害在内的诸多不良反应,应针对性、及时干预,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彭太 《甘肃科技》2020,(11):135-136+89
调查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收集2014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上报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37例,统计反应累及系统与症状表现,分析不良反应产生主要原因,同时调查涉及中药注射液品种。①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主要为全身性损害,占比35.14%(13/37),症状表现为发热、寒颤、水肿等。②不良反应产生主要原因为所用中药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占比67.57%(25/37)。③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名前三的中药注射液依次为: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应重视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强监护,在不良反应发生第一时间准确干预,依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制定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某医院2013年1-12月不良反应所有中药ADR上报数据。结果调查74例使用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其中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41例,频度55.41%;抗肿瘤类药物及辅助制剂28例,频度37.84%;抗病毒类药物4例,频度5.40%,其他1例,频度1.35%。患者年龄:18-60岁51例,频度68.92%,居首位,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73%,居第2位。结论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有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避免。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各种中药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药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认识中,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物质,作用温和,无毒副作用,备受人们喜爱,因而忽视了中药的不良反应,这是对中药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期间华亭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经过整理统计,探讨引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胜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的患者有27例,占32.14%;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的30min内的有52例,占总数的61.91%;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有32例,占32.1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药物自身性质、患者个体差异以及临床用药规范化程度三个方面.结论: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并有效预防,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疗效,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成药生产紧密联系,它是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中药类专业学生和技能型中药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组成部分,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探讨了中药制剂技术传统教育的优缺点,指出了中药制剂技术课堂教学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口服给药是中药制剂最常用的给药方式,而中药制剂药效发挥的关键和前提是活性成分的吸收.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吸收促进剂对中药制剂口服吸收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以期为提高中药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工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是中药制剂生产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剂的质量、疗效和产量。结合中药制剂的特性,推广应用低耗高效、可操作性的提取提纯方法是近年来的中药领域热门研究课题。本文对目前中药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可操作性强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中药资源丰富,所产道地药材被称为“陇药”,中药院内制剂的发展与中医药事业息息相关,陇药及院内制剂是国家和甘肃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文章调研并分析了甘肃省含陇药院内制剂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含陇药中药院内制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引起政府及医院层面的重视,助力陇药及院内制剂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的抗病毒作用机理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采用水萃取法制备抗病毒中药复方浸膏制剂,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和高剂量中药组,在免疫接种NDV-Lasota株灭活疫苗的基础之上,以IFN-γ(干扰素γ)为检测指标,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雏鸡血清IFN-γ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诱导实验雏鸡在免疫应答过程中IFN-γ产生的作用,诱导作用可能与中药剂量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药学类职业教育综合实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药制剂生产相关岗位及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探讨开展中药制剂综合实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结果与结论:分析综合性实训开展的必要条件,阐述了以中药制剂生产为主线开展综合性实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和大蒜油的排铅效果,为铅中毒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40 mg/L的醋酸铅溶液,按0.01 mL/g体重剂量连续15 d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将48只雄性成年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乙二胺四乙酸组和中毒不治疗组,连续15 d驱铅治疗。在造模前、第16天、第31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及抽取小鼠尾部全血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小鼠的血铅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铅含量:统计学意义驱铅治疗后,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乙二胺四乙酸组分别与中毒不治疗组的血铅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乙二胺四乙酸组的血铅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驱铅治疗后各组的血铅含量为: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的体重。③存活率: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分别与中毒不治疗组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与大蒜油组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大蒜油对血铅均有促排作用;驱铅功效为: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大蒜油。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充分认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阐述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要点.结果药如果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视中药存在不良反应现实,纠正"中药无毒"观念,既要重视传统用药经验,更要掌握现代中药药理知识,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充分认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阐述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要点.结果药如果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视中药存在不良反应现实,纠正"中药无毒"观念,既要重视传统用药经验,更要掌握现代中药药理知识,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充分认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阐述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要点。结果药如果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视中药存在不良反应现实,纠正“中药无毒”观念,既要重视传统用药经验,更要掌握现代中药药理知识,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专业“循环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制剂课程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验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中药制剂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制定了课程标准及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临夏州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2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双黄连、刺五加、痰热清、清开灵、丹参、黄芪、血塞通、喜炎平、血栓通和灯盏花素等10种中药注射剂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双黄连发生率最高;是否辨证施治、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用药剂量、小时用药量、配液放置时长和超疗程用药等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密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中药注射剂应辨证施治,用药适量,配药及时,密切观察过敏史患者,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以现代高新技术,从天然中药中提取抗癌活性物质,以先进制剂手段制备成供静脉、动脉直接注射使用的双相广谱抗癌制剂,具有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消症散结的扶正祛邪功效。作为传统医药研究史上,成功地把中药研制成可大剂量静脉、动脉输注的乳剂,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该项成果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科学化丰富了新工艺和新剂型,为发掘提高我国中医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成果具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制剂在抗癌剂的研究领域里,解决了化疗、生物制剂,一般中药单一治疗作用的不足之处,而具有双相抗癌的综…  相似文献   

19.
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并探究对策。回顾性分析民勤县中医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民勤县中医院口服中药汤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73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不良反应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其中消化系统发生率高于其他系统,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2.47%;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配伍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炮制方法不当、服用不当、个体差异、误服误用等8个方面,其中药物因素占比最大,其次为疗程过长与炮制方法不当;动物类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有21例,占比为28.77%。植物类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有52例,占比为71.23%,不良反应平均转归时间为(2.05±0.66)d。口服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应得到临床医师重视,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从医师、患者、监管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以预防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外用制剂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类型之一,该类药物较为特殊,是一类特殊的剂型,也可以与中医药特色相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当中。在研制中药外用制剂的过程中,制药企业已经将现代科技应用其中。该文研究与分析中药外用制剂研制及质量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剂型选择的合理性、选择及处理辅料、处理药材以及工艺制备等,以期为中药外用制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