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不同砧木对红富士苹果幼树生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山定子和八楞海棠砧木对红富士苹果幼树枝叶的生长动态、树体大小、叶片组织解剖构造影响。研究结果证明,红富士苹果的枝叶生长因砧木的不同,其生长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吉志红 《河南科学》2014,(5):741-745
为了探索气象条件对寺河山苹果品质和生长的影响,利用寺河山区域新建气象站资料,通过与适宜生长、原产地和红富士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气象指标有利于苹果品质的提升和生长要求;对于不利的气象条件,可采取适宜的生产措施弥补.针对日益明显的气象灾害,提出了综合防御措施,以保障寺河山种植区苹果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拓俊绒  宫春旺  王健  陈会能 《甘肃科技》2007,23(1):213-214,70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是生产红富士苹果的优势区。但由于树体长势、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水份含量变化、果皮细胞发育特征等内在因素与土壤水分、立地条件、整形修剪技术等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红富士苹果的裂果率达8—13%,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在参考已往调研成果基础上,结合在西峰区红富士苹果树栽培管理的实践经验,论述了红富士苹果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红富士幼龄苹果树9种处理比较试验认为,幼龄果树喷施250ppm多效唑和乙烯利,能抑制长枝生长,增加中短枝数量,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若加上环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宣有林 《科技资讯》2010,(9):228-228
影响红富士苹果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果实品质难以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套袋技术作了详细阐述,以期与果业人士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有些人尝试利用红富士苹果盆景生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绿色果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常存在红富士苹果果锈发生严重的问题。据调查研究发现,在河北农大绿美草坪园林有限公司果树盆景研究开发中心内,红富士苹果盆景果锈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树体与营养土的矿质营养水平、栽培条件、环境因素和喷药操作技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长顺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顺县是一个雨热同季,降雨量多且集中,全年光照仅有1300h但比较集中的地区,该气候特点在红富士苹果生产上容易发生严重苹果早期落叶病,防控技术不力将会影响果品质量和效益,因此,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是生产高档无公害果品的关键措施.长顺县自2005年推广种植红富士苹果以来,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摸索了一套长顺地区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观察施用含氯化肥对葡萄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上,以巨峰、红富士葡萄为试材,进行含氯肥料施用效果试验。由试验可知葡萄使用适量含氯化肥不必受“忌氯”束缚,对树体生长、产量和品质无不良影响。但随着Clˉ含量的提高,会降低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其为害机理和阀值尚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平凉市崆峒区果树生产中存在品种选择,适生区选择的问题,对冻害、抽条、霜冻等灾害性自然条件认识不足,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平凉市崆峒区适生的优良品种,不同类型红富士栽植的最佳密度,红富士适生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以及苹果树抽条、冻害预防和冻害树的管理,霜冻的预防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燕 《甘肃科技》2012,28(24):139-140
平凉是国家划定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果树经济林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分散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已成为平凉果树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针对平凉市果树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红富士苹果为例,研究提出了果树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两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分别采用0.3,0.6,0.9,1.2 mg/L的臭氧水处理红富士苹果,然后分别贮藏于13℃和0℃,定期测定贮藏温度下的果实的生理和品质指标.臭氧处理对苹果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烯的释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水分的损失;0℃贮藏的保鲜效果普遍优于13℃贮藏条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9 mg/L臭氧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0.9 mg/L臭氧水结合低温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12.
红富士苹果适应性强,果实个大,肉质细脆,甜香味美,多汗耐藏,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优良品种,已成为我区苹果栽培的晚熟骨干品种。开发利用红富士苹果是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990年形成的定植热,建立起了一批早果丰产示范园,经过精细管理,达到了三年成花,四年亩产15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综合生产经验,介绍建国技术如下:l因地选择富士苹果抗寒性差,应在适宜富士生长区内(一月份平均气温一10℃以南的温暖区),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保墒,通气良好,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的微酸性到中性(pH6-7)的沙壤土和壤上建园为宜。土壤瘠薄时,…  相似文献   

13.
贠志强 《甘肃科技》2010,26(8):157-158
苹果套袋技术可提高果实品质、防止病虫害、减少污染环节、避免人为和自然损伤、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就秦安县红富士苹果套袋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技术措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套塑膜袋处理后的红富士苹果幼果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进行了连续三次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套袋20天~40天期间,套袋果POD的活性始终高于对照,且套袋30天后,套袋果POD的活性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是对照果的2.18倍;对照果的活性在此期间则是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从总的效应来看,套袋能提高红富士苹果幼果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本地区市售20种水果中铜(Cu)、镉(Cd)、铅(Pb)、锌(Zn)、硒(Se)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初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中Cd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4.548μg/kg;山竹中Cu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409.150μg/kg;红富士苹果中Pb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18.340μg/kg;桃子中Zn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693.400μg/kg;橙子中Se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16.080μg/kg,但均远低于2011年颁布的国家限量标准.不同人群经水果摄入Cu、Cd、Pb和Zn的风险较低,但经水果摄入Se有一定的风险.本结论可为食品安全监控和合理饮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程广军 《科技信息》2008,(21):326-326
苹果果实的色泽是衡量果实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果实的色泽主要指红色而言。现将近几年我市果树生产中增进红富士苹果果实着色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果浆发酵生产苹果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探讨了果浆酿制苹果酒的生产工艺和成品品质,研究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糖度的变化。确定了果浆发酵苹果酒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制得的成品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酒味浓郁,口感丰润,色泽金黄清亮,为今后苹果果浆发酵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周凤 《太原科技》2004,(2):90-92
研究了红富士苹果树喷施旱地宝后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苹果树在5月底至6月底蒸腾失水较多,是加强保水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喷施旱地宝后,能显著提高组织水势及枝叶含水量,促进气孔关闭,增加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增强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月中下旬第1代苹果绵蚜若蚜开始活动,2月下旬~3月田间种群数量开始缓慢上升,6月下旬~7月中旬进入快速增长期,高峰期一直持续到11月份上旬,之后逐渐下降.全年呈现1个明显高峰期.全年各龄蚜均有发生,第1龄若蚜、第2龄若蚜、第3龄若蚜、第4龄若蚜和成蚜各自占全年总虫量的比例分别为6.92%,40.12%,22.9%,19.01%和11.05%.其中第2龄若蚜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第1龄若蚜较低.苹果绵蚜(X)对红富士(Y1)与金帅品种(Y2)的产量损失模型:Y1=80.3472-0.0488X,Y2=77.9892-0.073X.初步制定防治指标:7蚜群/株(红富士品种),11蚜群/株(金帅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红富士苹果采后进行了1 500 μL/L二苯胺(diphenylamine, DPA)以及1 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两种处理并进行气调贮藏,测定了气调贮藏180 d及贮后货架期10 d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活性.使用固相微萃取装置(solid phase mioroextr-action, SPME)萃取不同处理果实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红富士苹果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果实品质.而DPA处理保鲜效果不显著.但两种处理均抑制了LOX活性和果实香气物质的形成,气调贮藏180 d时DPA和1-MCP处理果实酯类香气成分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1.7%和69.6%,香气成分总数则分别比对照组减少17.9%和56.4%;经过10 d货架期,DPA和1-MCP处理果实的香气成分总数分别为对照的组72.5%和35.3%.表明1-MCP处理对果实香气的抑制作用优于DPA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