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我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农业旅游近年来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是明确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并分析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同时,以几个典型城市为代表介绍国内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⒈都市农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都市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之所以发展得较早,是因为其经济发展得较快之故。近年来,随着我国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都市农业也提到了议事日程。⒉发展都市农业是构筑大都市的需要随着萧山、余杭的撤市设区,我市市区的面积扩大了不少。只是城市面积扩大后,相应的农业耕地就要减少,搞不好就要造成农业萎缩和环境恶化,因此,要构筑大都市,一定要发展以高效、安全、新鲜农产品和形成优美环境为主要目标的都市农业。⒊发展都市农业是满足人们生活水…  相似文献   

3.
农业在我国是受保护的基础产业,也属于弱质产业。在加入WTO后,农业经济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二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依据。本文首先构建了农业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对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得到京津沪三市农业的比较优势,针对天津农业竞争力的弱点和问题,提出了提升天津农业经济竞争力的发展都市农业的具体定位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我国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都市农业,不仅要立足于我国现实,从我国以往的做法中吸取经验教训,还要认真总结各国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成功的经验,从中提炼出对我国有用的启示。通过比较分析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各具特色,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地位的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四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都市农业的涵义及功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研究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真 《科技信息》2006,(12):44-44
都市农业以其经济、生态、社会多功能的魅力在我国各大城市兴起。本文根据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初步探讨了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都市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都市农业的特征及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中心是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而发展都市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探讨研究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秀 《科技潮》2001,(1):28-29
都市农业,顾名思意即是在城乡结合部发展起来的农业。尽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上半叶即开始了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但出现在我国则是90年代中后期,因此尚属新型农业的范畴,处于探索的阶段。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北隅的金盏乡在发展都市农业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启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金盏乡推行都市农业的过程,也就是"对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突显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都市农业若干问题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存在于我国都市农业研究领域的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包括都市农业的起因、概念、功能、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以及都市农业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包括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规模、社会科技和政府支持5个主成分共17个具体指标的县域尺度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2004~2011年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1)2004~2011年北京市各区县县域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基础条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科技投入略显不足;政府支持因子各区县变动差别较大,资金支持的持续性较差.(2)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主成分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距中心城区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2.
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区别于一般地区农业的主要标志,不在于农业本身有什么不同,在于农业结构、功能和发展水平等等方面的差别。像大城市小郊区的上海等地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大都市农业的特点。 在我国,对传统的农业,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功能是其唯一的功能。这是由特定国情和解决“温饱”的社会基本任务决定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农业的发展简单划一,抹煞了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尤其限制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适合当地需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旭  凌亢 《科技与经济》2000,13(3):39-43
199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到2005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提高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外向化、企业化水平,是南京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与功能,剖析了都市农业的几种模式,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1 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都市农业,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有不同的见解。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最先提出都市农业的概念,最初的表述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等。1997年,艾伦·尼斯明确提出了“都市型农业”一词。随后日…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是近年来适应都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文章在探讨都市农业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以重庆为例,分析了重庆市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重庆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9,(8):38-41
发展都市农业一举多得,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巧解城乡隔离的烦恼。发展都市农业,可以促进北京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都市农业可以把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农业改变为一种综合产业,使农业资源得到配置,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别。都市农业还为城乡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交流既有城乡消费的交流,也有城乡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都市农业规划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确都市农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都市农业规划的性质,提出都市农业规划的基本思路,并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示范区规划为例,探索了中国都市农业规划在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内容与思路方法;最后,对未来中国都市农业规划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位于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开发区景观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开发区目前的景观结构制约了其作为都市农业3大功能(即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必须对开发区景观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据此,本文主要从开发景观总体配置和景观单元设计上进行了研究,对开发区的景观结构提出了初步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都市农业是近年来适应都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文章在探讨都市农业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以重庆为例,分析了重庆市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重庆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环境建设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农业与城市关系紧密,在城市的环境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都市农业所处位置,分别探讨了市区、近郊和远郊的都市农业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对都市农业规划与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国权 《华东科技》1998,(4):33-34,31
一、21世纪上海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这已见之于上海市委政府的有关正式文件。这是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农业产业化是今后一个时期上海都市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明确指出:在未来一个时期,上海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新一轮“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的连锁化、规格化、科技化,从而推进上海都市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点是,农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