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寓言,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它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正因为比喻是其最突出的特征,故而寓言的主题也往往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正如钱钟书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  相似文献   

2.
<正>刘大为教授(2004)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对钱钟书先生的“凡喻必以非类”、“同类作比即比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比喻这个根本问题。修辞学界对比喻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比喻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笔者认为,修辞教学中产生的比喻划界上的不同意见,大多源于对比喻的这两个构成条件的不同理解。本文拟以“A像B一样”(A代表本体,B代表喻体)格式为例讨论比喻的两个构成条件以及辨识比喻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晓红 《科技信息》2007,(13):171-172
比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一种普通、具体事物的某方面的特征来说明另一种事物或抽象深奥的道理,使之形象生动,浅显易懂,以加深读者的印象。人们在表述时用与不用比喻所起到的效果大相径庭。请看下面两句: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基本的修辞方式,比喻是如何工作的?就是说,比喻产生效用的内在机制或它存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传统比喻理论大都认为比喻就是在两个相异的事物间寻找共同点,通过一个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另一个不太熟悉的事物。这一认识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其粗糙处在把比喻的两造看作两个“事物”。“事物”是客观的。两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何以能互相说明呢?新批评派的理论家们看到了这种缺陷,起而矫正,不是从客观事物的角度而是从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及这种反映的符号表现即语象的角度去研究比喻声认为比喻是“语境问的交易”,即用比喻…  相似文献   

5.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之所以出神入化,令人叹服,表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比喻构思新颖,富有独特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一种“借彼喻比”的修辞法。所谓“彼”与“比”,是指两个独立的物象,但却存在着某项或数项的共通点,于是透过心理学所谓的类化作用,进行着借代联想。比喻一般皆以易知说明难知,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具体形容抽象,而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妙境。巧妙的运用比喻,能使未知的事物呈现出清晰的形象;能使抽象的理论成为具体的概念;能使微妙的情绪化作感人的力量。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比喻修辞不仅适用于文学类的各种文体,在非文学类论著中,如科技之类应用文…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段。在谈话和写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物更生动、形象;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化,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被比喻的事物;还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以加深读者的印象。用了比喻和不用比喻,表达效果大相径庭。试看下面同一意思的两种表达: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与《堂吉诃德》之比较①李新灿“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托尔斯泰回答:“人生的目的在于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①“人类生存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使一切存在的事物得到最全面的发展”。②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使一切存在的事物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1“词头、词尾、前缀、后缀”这些术语都是从国外语言学中引进的,我国有部分语言学家把“词头和前缀”、“词尾和后缀”看成是一回事。请看: “什么是附加式构词法?词干(用“词”、“老化词”作主干的,叫“词干”)加上词头、(前缀)、词尾(后缀),词嵌(中缀)构成新词,叫做附加式构词法。”(任学良《汉语造词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第30页)。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中介是市场中介业和社会中介的交叉和延伸什么叫“中介”?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辞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居间的人或物、中间人;二是媒介、方法等。中介的哲学含义是:不同范畴的间接联系或联系的事物的间接性。黑格尔曾用“中介”一词表示不同范畴的间接联系和对立范畴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中介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指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些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33页)。在客观事物中,无论是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联系的,中介现象是普遍…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一些哲学教科书,在对形而上学的评价上,仍然存在着简单化的做法。例如有的书认为,“一般的形而上学观点根本否认事物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有的书说得更绝对化,认为“形而上学否认了事物的联系”,“把自然和社会看成是彼此孤立、没有任何联系的偶然现象的堆积。”(《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广东人民出  相似文献   

12.
朱德元 《科技信息》2010,(17):217-217
本文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比喻,把抽象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摇曳生姿,使读者容易接受。设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观点。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让读者明白道理。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在《美学·总论象征型艺术》中说:“象征是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形象”。①根据象征的定义及其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手法完全符合这些理论。小说开头这样写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放日‘甄士隐’云云”。“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放日:‘…  相似文献   

14.
一、如何准确地表述事物发展的源泉、 根本原因和动力? 全国通用的中学政治课本《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对于事物发展的源泉、根本原因和动力有这样几种表述: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课本第53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第46页)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49页)  相似文献   

15.
新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第四册语文课本第七课《短文三则》,其中一篇便是明朝开国元臣刘基所写的《说虎》。刘基的这篇《说虎》,以“虎”为题,其实是要说“人”,借虎喻人,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的人,必将招致失败的道理。全文一百五十余字,没有一处提及“斗争”二字,通篇只谈“虎吃人”、“人捕虎”,可读完之后,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是不言而喻的,这当然是因为作者写此文时采用了一种很好的论述方法:设喻明理。 运用比喻来阐述抽象的道理,这是古代论说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早在先秦散文中就表现得  相似文献   

16.
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节选了《老残游记》第二回的一个片断,标题为《明湖居听书》。这篇课文选得很好,内容精彩、集中。白妞的美妙歌声,就象作者描写的大明湖、千佛山明丽如画的景色一样,是刘鹗的传神之笔,多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称赞。本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层层烘托,二是巧妙的比喻。烘托,是烘云托月的意思,它是一种写作手法,也是一种技巧。它是衬托中的正衬,通过描绘相类的另一事物,作为陪衬,使所写的事物得以充分反映。俗话说:“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植”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7.
英语常见修辞格浅说马慧莲,单满菊修辞格,也叫修辞比喻,英文是norsofsoeecn.根据《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的解释,修辞格就是比喻,是扩展词或词组的意义以获得某种效果的方法.通常是把两件事物—即听谓“要旨”(tenor)或主项,“媒介”(vehic...  相似文献   

18.
变量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中学生学习变量数学的基础。什么是变量呢?在过去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一般是这样定义的:“在研究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新编的北京市中学数学教材(1976年版)对这个一直沿用的定义进行了改革,改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一种量不断变化,可以取不同的数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甲种本)教材中、对双曲线给出了两种定义.笔者认为,第一种定义有不妥之处,第二种定义则应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第一种定义在第92页,表述为:“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F_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位是常数(小于|F_1F_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实数的绝对值是非负实数,当这个差的绝对位等于零时。动点到两个定点 F_1、F_2的距离相等,动点的轨迹成为线段 F_1F_2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后面邓选第三卷引文只注页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第116页)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一种理论,亦是一个随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正因此,无论是我国抑或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从事的都是社会主义实践,并都力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但长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