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东 《华东科技》1996,(11):7-8
应国家科委邀请.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派出了以杰弗里·欧丹姆(Geoffrey Oldham)教授为首的国际专家组前来对中国科技十年改革进行评价。他们以《1995年科技改革白皮书》为基础,又在陕西、辽宁、广东和北京、上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然后写出《中国科技十年改革》的调查报告。报告描述了中国科技机构改革的历程,并提出若干问题,以供我国领导人在考虑科技政策和改革进程时思考。  相似文献   

2.
小布译 《世界博览》2009,(19):42-43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里根访华,中美关系跨入一个新的时期。4月30日,美国《时代》以《中国的新面孔——里根将看到什么》为题,向美国读者介绍了那时对于他们还显得生疏的中国。其中,一位叫白士明的个体摄影师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     
王晓夏 《世界博览》2009,(18):66-67
1950年,来自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和摄影人员来到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他们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人民的胜利》的纪录片。该片成为了第一部记录中国革命胜利的纪实影片,并且于1951年获得了斯大林奖。作为已经亲历并见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该片摄影师米卡斯·弗拉基斯拉夫,在工作之余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他们从北京到上海的行程.  相似文献   

4.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新一代身上呈见。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传统文化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全球化》?  相似文献   

5.
投稿指南     
《石河子科技》2011,(4):I0001-I0001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总论期刊。1987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石河子科技》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为促进学术交流,推进科技进步,加速科研、教学和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毛姆和中国作家郁达夫在1920年代分别创作了游历中国长江流域的游记:《在中国屏风上》和《达夫游记》。两本游记都描写了作家视域中的各种中国乡村城市民俗风情。毛姆以一个来自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局外人视角,从时间和空间发掘现代中国社会民俗文化的新认识;郁达夫则以局内人的视角,在游记中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新旧交替激烈振荡中的中国民俗文化。中西两位作家笔下更多倾注了对中国文化的审美情感,他们的游记成为体现中国民俗“内价值”和“外价值”的优秀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7.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INSPEC》收录期刊,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在水利电力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本刊自2004年开设了"水电论坛"栏目(现  相似文献   

8.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INSPEC》收录期刊,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在水利电力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本刊自2004年开设了"水电论坛"  相似文献   

9.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双月刊,于1985年创刊,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三峡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8135,国内统一刊号CN50-1034/C。学报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2000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相似文献   

10.
投稿指南     
《石河子科技》2011,(3):I0001-I0001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总论期刊。1987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石河子科  相似文献   

11.
李兆忠 《世界知识》2010,(13):64-64
<正>1917年新年伊始,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国内引发了一场文学革命的狂飙,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至此宣告寿终正寝,中国现代文学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健康城市是一种不断创造和改善其物质建成环境与社会环境,拓展社区资源,从而使居民能够相互支持,实现生活的多种需求并发展达到他们最大潜能的城市。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源起于1989年的卫生城市运动,随着201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而2019年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这标志着中国健康城市进入了全面和深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投稿指南     
《石河子科技》2011,(2):I0001-I0001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1987年2月获得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期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  相似文献   

14.
江行 《世界博览》2011,(23):82-83
意大利《晚邮报》和《共和国报》的两名记者从北到南贯穿整个意大利。追踪中国移民的足迹,做了大量实地考察之后,他们认为:“由中国人组成的那部分意大利是年轻的,而由意大利人组成的那部分意大利则已经老龄化了……看着他们更换城市,更换工作和改变生活。而我们只会更换手机,再就是短短几年里,长了几公斤肉,多了皱纹。”  相似文献   

15.
投稿指南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总论期刊。1987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  相似文献   

16.
投稿指南     
《石河子科技》2011,(5):I0001-I0001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总论期刊。1987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石河子科技》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为促进学术交流,推进科技进步,加速科研、教学和生产的发展做  相似文献   

17.
投稿指南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总论期刊。1987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科技》2008,(6):I0001-I0001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1987年2月获得自治区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1年获石河子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期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  相似文献   

19.
投稿指南     
<正>《石河子科技》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总论期刊。1987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9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三等奖;2007年度获新疆优秀期刊"四封设计奖"。《石河子科技》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石河子科技》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为促进学术交  相似文献   

20.
<正>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李克强赴达沃斯是中国今年来首场领导人出访外交,据悉随团人员不仅有央行行长周小川等高层官员、林毅夫等研究机构智囊,也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中投公司董事长丁学东、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等商界领袖。根据行程,李克强于当地时间1月21日下午,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题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全球影响"的致辞,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