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世界高校国际学生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201 1年中国赴英国留学生已经突破9万,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高达15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美国,每年发放给外国留学生的H1 B工作签证约有6万份,其中三分之一被中国学生拿到。不难想象,"留在当地就业、拿绿卡"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心中的美国梦。纵观各国,留学生能否留在当地不光与各国的留学生就业政策有关,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对哪些人才紧缺的职业有需求。因此,如何谋得一份好工作,就要从留学生选择专业开始。本刊编辑部联手《美国留学我做主》的两位作者,对美国高校留学专业进行深度  相似文献   

2.
赵萌 《世界博览》2012,(16):32-35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世界高校国际学生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2011年中国赴英国留学生已经突破9万,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高达15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美国,每年发放给外国留学生的H1B工作签证约有6万份,其中三分之一被中国学生拿到。  相似文献   

3.
赵萌 《世界博览》2012,(16):33-35
正正确地读书,准确地就业这是最好的年代——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留学就读专业;也是最坏的年代——如果你选错了。上世纪的一个夏天,刘一林从老家郑州踏上了赴美求学的旅途。这一年是1986年。刘一林是河南大学77级学生,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生,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刘一林去美国,带上了自己的全副身家——50美元。除了在国内念历史的经历,刘一林唯一称得上实用的技能,就是河南人的"抻面功夫"。20年之后,调侃自己当年只会抻面的留学生刘一林,将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美国留学我做主》。这时候的刘一林,已经实现了当初的"留学梦",不仅在美国拿到了最高学历,还在当地找到了工作,拿到绿卡。  相似文献   

4.
南若然  罗渊 《世界博览》2014,(14):44-47
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3,(23):6-6
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芝加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中美两国大学的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刘延东说,中美大学的合作交流搭建起了两国友谊的桥梁,成为人文交流中最为密切、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对促进中美关系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已达235万,连续四年成为美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美国”十万强”计划也推动68万美国青年到中国留学交流。中美建交35年来,两国大学从留学互派到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6.
留学的功过     
<正>翻开一部中国现代文化史,"留学"两字赫然在目。自从1847年容闳等三名学子随美国传教士布朗夫妇东渡新大陆,首开中国人留学的记录,这150多年来,留学之潮由小变大,奔涌不息,其间尽管出现过停顿,但总体上呈现着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学生事务管理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在更宽广的视野下总结经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了孕育期(替代父母制)、形成期(学生人事工作)、发展期(学生服务)和成熟期(学生发展)四个阶段。这一历史沿革对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在于: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培养由智力开发到全面发展的思想转变;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三,坚持协作发展,实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8.
华亭 《世界博览》2012,(3):74-75
正过半美国大学正在扩招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一年为美国经济至少贡献了44亿美元。2011年11月14日,美国国际教育学会与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联合发布报告指出,2010到2011学年度,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为15.8万人,比上一学年增加了23%,居在美国际留学生人数之首。报告特别指出,中国留学生在美读大学本科的人数增加了43%。而这样的变化,全美高校都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9.
正蒋方良到了台湾,每逢思乡情切之际,常制作高丽菜卷,聊解乡愁。说到国际化与世界观,近代中国各个家族中,恐怕没有比蒋介石一家人更国际化的,蒋介石本人留学日本,夫人留学美国。两个儿子,蒋经国留俄多年,后来蒋介石与俄国人交涉,多半由蒋经国负责;蒋纬国生母是日本人,他东吴大学毕业后,曾经留学德国与美国,两种语言都通,直到晚年仍是风度翩翩,有德国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国际测试中,中国学生曾完胜美国学生,但美国教育界人士却并不想向中国同行学习,而是转向北欧国家芬兰取经。为女儿制定"十大戒律"、骂女儿是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耶鲁大学的华裔博士、"虎妈"蔡美儿苛刻的教育方式在美国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同时受到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影响,一份问卷调查和后续访问考察了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对这两种英语标准变体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超过75%的学生对两者的差则不甚清楚,超过65%的学生声称他们曾经受到这些差别的困扰;近50%的学生说的或写的是英国英语,但也有约25%的学生说或写美国英语;实例数据表明,尽管多数学生仍习惯于使用英国英语的形式,但事实上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两种变体都已融合到中国学生的英语中去了。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今年3月份对中国的访问,可以说是对留学做了最好的"代言"。这位并没有留学经历的美国第一夫人,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描述海外留学的重要性。"出国留学不只是以开心的方式度过一个学期,它正迅速成为全球化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要走在当今职场前沿,只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是不够的,还应拥有国境外的真  相似文献   

13.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14.
祝贺和希望     
参加这次会议,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很受教育。 1942年我进医学院,院长是德国留学的,让学生都学德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换了院长,是留学美国的,令学生一律改习英语;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要一边倒,又从头学俄语。中国人学外语,不知消耗了多少时间和精力!40多年前我就梦想有一种  相似文献   

15.
徐悲鸿19岁时由家乡宜兴到上海去谋生,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21年,他到法国去留学,有个外国学生竟当面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里深造,也成不了才。爱国心强烈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说:那好,我代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详析各国具体政策后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留学政策各有差异,有些国家强调"以质取胜",用多元文化、低廉学费  相似文献   

17.
要闻·言论     
《世界博览》2010,(20):10-10
我在美国杜克大学开了一门中国传媒文化课,让美国学生给中国媒体报道和中国的各种言论和话语评议、打分,这是美国学生最喜欢干的事儿。他们一般打分都比较低,看法也比较一致,认为中国人说话时有太多套话,太空洞,常常云里雾里,搞不清楚究竟要讲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小留学生们的成长历程,成为家长们更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外媒称,有愈来愈多中国父母决定把孩子送往美国接受高中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申请美国大学。但现实真如他们期望吗?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到美国念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愈来愈多,从数据上已看出端倪。中国教育部今年3月数据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在2015年继续上升,首次突破50万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月最新数据,美国是中国学生留学首选目的地,留学生人数远超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协会发展至今,形成了完善的组织制度和理论体系.借鉴其经验有利于我国学生事务协会的发展和壮大.但由于国情不同,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大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我国学生事务工作队伍现状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事务协会的能动性,建设中国特色的学生事务协会.  相似文献   

20.
报载:美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是给学生每人发一个,让学生自己照着画;日本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是把苹果向学生展示一下,讲上三言两语,让学生自己想着画;中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则是讲一节课的比例、透视、明暗等有关理论,第二节课一边在黑板上打九宫格,一边要求学生在画纸上打上同样的格子,教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结果呢?自然是美国的学生画得像葫芦,日本的学生画得像鸭梨,只有咱们中国的学生旗开得胜,画得最像苹果了。后来呢?后来是美国、日本的学校培养了大批画家,而中国的学校却培养出大批的画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