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晓岚 《世界博览》2011,(3):66-67
他们的工作就像国内的"片儿警"现实生活中的美国警察与好莱坞电影里的形象差别很大,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市民的琐碎事务。在中国生活时,我一向遵纪守法,从小到大甚至没和警察搭过腔。没想到作为留学生,刚到美国我就进了"警察窝"。  相似文献   

2.
黎文 《世界博览》2010,(20):81-81
曾经看到有位女士在博客里说:曾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天生杀人狂》,讲述了一对嗜好杀人的情侣。如果我也患有一种"狂热病"的话,那么就是"天生购物狂",每次"病症"一发,恨不得把商场都搬回家,每当我"病症"出现,老公就大喊他不是开银行的!  相似文献   

3.
亢霖 《世界博览》2011,(9):84-84
香港人懂得"亮剑"才是唯一出路,只不过在现实中是含蓄的,在电影里则激情万丈。谢霆锋夺得201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不说是众望所归,也在意料之内。同被提名的周润发在结果尚未揭晓之前,已经预祝"等会儿霆锋打败我"了。得奖的片子叫《线人》,情节、人物通通不离香港警匪片的基本传统,当然继续着这传统里的常见戏码:总有人"砍"人,总有人被"砍",也就是说,总有无处不在的刀。  相似文献   

4.
赵宁宁 《世界博览》2014,(20):84-85
电影《黄金时代》里不吝啬于拍萧红的"吃":盯邻桌的奶油蛋糕解馋,狼吞虎咽吃排骨,吃黑列巴和白盐,病重,也要咬一口苹果,在车夫店里吃肉丸子。这是因为没有人比萧红更能体会那种来自物质和精神的饥饿了。  相似文献   

5.
对于电影数字化问题的研读,不仅有助于认识电影技术的崭新面貌,而且也可以管窥新的"技术美学"怎样缝合电影的奇观本性,以及这种缝合过程带给我们在电影理论和电影实践上的启示。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数字化改造的实质,就是电影创新道路的不断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的哲学沉思,来观照贾樟柯电影对生存的独特表达。文章认为,贾樟柯的电影展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尤其展示了他们因缺失"识别如此境况的能力",而带来的"后悲剧性";精神家园的破碎,更是使他们成为永远"在路上"漂泊的零余人。非"诗意地安居"的生存表达,是贾樟柯电影关注底层生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是一种大众易于接受的娱乐媒体方式,能有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因此,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对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突破文化壁垒,减少"文化折扣"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电影产业与服务贸易的相关关系,试图证明前者对后者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堂奇遇记     
"《机器人总动员》可真好看!"早上,艾幻想刚进校门,看见嘻嘻哈,就上前跟她谈论昨天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我以后要是导演,你就是女主角。"嘻嘻哈吹牛道。艾幻想一脸不屑地说:"算了吧,你要是导演,那这电影估计也没人愿意看,没人看的话,我当你的女主角有什么意义?"两人聊着聊着,踏进教室,发现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他们在嘀咕什...  相似文献   

9.
崔莹 《世界博览》2011,(13):78-80
他获得了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阿尔伯特·梅索斯发现,大多纪录片电影人都是"左派"。他们支持改革、重视人权,希望创造更为平等的社会。6月10日早上,在谢菲尔德利奥波德酒店的房间里,《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见到了正在吃早餐的阿尔伯特·梅索斯(Albert Maysles)。他一头银发,虽不羁,却也凌乱地自然;看上去有些瘦弱,但精神抖擞;有意思的是,他穿了两双四只不同颜色的袜子。2011年6月8~12日,第18届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在英国的第四大城市谢菲尔德举行。纪录片领域的传奇人物,今年85岁的阿尔伯特·梅索斯获得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告诉记者,自己酝酿了整整30年的一部纪录片,一定要到中国拍摄。  相似文献   

10.
武淑玲 《科技信息》2010,(31):169-169,189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好莱坞电影的功能不仅是提供娱乐,而且还是美国政治的宣传机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的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中国形象不仅在西方文化中而且在好莱坞电影中都是一种低劣的"东亚病夫"的形象。正是李小龙这一功夫形象通过他的功夫电影和他精湛的武功洗脱了中国人"东亚病夫"的低劣形象,震撼了好莱坞,为好莱坞电影树立了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百花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的身体形象。"百花电影节"是《大众电影》杂志社1962年创办的全国性文化活动。在此,政治领导人、编辑人员和读者凭借着对"中国电影"的热爱一齐创造了"我们中国人"的共同情感。笔者关注的是,大众的欢喜与狂热如何从服从或者反抗支配话语的层面转移到自发生产主流意识形态的层面去,也就是说,大众是如何自觉走上"爱国主体"之路的。  相似文献   

12.
丁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2,(32):233-234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文学与电影的联姻现象,便成了文艺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文学有文学的语言,电影有电影的思维,它们的关系很难一言以蔽之,而二者的"结亲"主要体现在从文学作品到电影的改编问题上。文学与电影,到底谁成就了谁,众说纷纭,并无定论,但是文学与电影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二者必将在艺术世界和人类历史中长久共存下去。  相似文献   

13.
刘荆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230-231
电视电影是中国影视市场上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本文提出了中国电视电影的认知度这一概念,并从栏目化、广告宣传和"3I"准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探讨了中国电视电影的市场化运作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艺术史上,戏曲电影是古老悠久的戏曲艺术与西方"舶来品"的电影艺术相结合的新生事物。诸多有关戏曲电影的研究站在现实的立场上,采取了不同的视角,为探讨戏曲电影涵蕴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思想资源。但是,迄今为止,较少有学者发表关于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为此,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亟待全面、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研究、发展、繁荣戏曲电影,必将为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为构建世界多元电影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英国电影《终极面试》的出炉,不仅导演斯图尔特·哈泽尔丁荣获"英国电影开拓者"的佳名,更是让观众体尝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观感.本文立足此部影片,拟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出发,来挖掘其蕴藏的深厚文化意蕴,在彰显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之同时,深度透视电影肩负的文化传承功能,进而为电影文化及电影与文化间的互文对话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武侠片作为中国第一次商业电影浪潮中的重要电影创作现象,是中国传统侠文化与复杂现实相互交汇的产物,也是欧美武打、剑侠电影影响中国影坛,《银星》杂志大力推崇"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念,以及古装片在严酷的商业竞争环境中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就具体的制作而言,武侠片带有明显的类型电影特征。但是,作为商业电影的武侠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带有诸多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鲍成俊 《科技资讯》2012,(17):236-236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延伸和发展,是一件惠及老百姓的实事、好事,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农村偏远地区看电影难、资金投入不足、放映内容陈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2年的《英雄》、2007年的《集结号》,到2008年《梅兰芳》的相继问世,无不展现了中国式大片的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明了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理念的本土化历程。从消费选择的视域研究中国电影理论创新与中国式大片持续繁荣等诸多问题,可以看到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电影曾经给中国电影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荣耀,回顾早期西部电影,大都是在国外拿到大奖后才逐渐被国内观众熟知的,但是大部分获奖影片的国内票房却远没有所获奖项光鲜,国内传播的受阻引发了人们对西部电影海外传播"效益"的质疑。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既应当具有商品属性,也应当具有文化属性。新西部电影除了在继承传统西部电影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应当在传播方式上积极探索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积极拓展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0.
董燕 《长春大学学报》2011,(7):120-122,126
电影语篇是多模态系统共同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卧虎藏龙"一片通过影片中多模态系统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武侠片的女性角色———玉娇龙,导演李安借这个人物的悲剧告诫观众———任何人都要在欲望与自我戒律之间达到制衡,否则会自毁其生。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解析电影语篇"卧虎藏龙"中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