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赵秋 《科技信息》2011,(9):I0389-I039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的需求已经从"小件的"衣、食消费转变为"大件的"住、行消费,特别是"住"的消费。"安居乐业"是每个人梦想,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因此,社会上关于购房的政策和新闻连连,但是买房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二套房"、"贷款利息"、"还款方式"等等说法上,对于与每个职工关系密切的住房公积金,很多人却缺少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09,(12):12-23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胡锦涛  相似文献   

3.
俞传美 《少儿科技》2012,(12):38-39
人们常说:"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旅游不仅能使人心情愉悦,还能让人嘴巴过足瘾。可是人们无论走到哪里,心里总挂念一个地方;不管吃的是何种佳肴,心中总保留最纯朴、最原始的味道。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  相似文献   

4.
当一个城市的每一株行道树、每一簇灌木丛,都有了自己的"电子档案";当城市中的每个居民,都可以通过"网上认领"而成为中心绿地中某棵小树小草的"爸爸妈妈";当动物园中每只珍稀动物,都摆脱了铁笼,而享有设施完善的"生态住宅"和"个体隐私";当人们继"人"、"动物"之后,开始通过信息手段关注"森林"的健康;这时,人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城市正踏上"数字绿化"时代的征程!  相似文献   

5.
王海珍 《科技信息》2012,(8):328-328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都是天才,都是人才。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都是人才,认真的去教每一个学生。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初听起来,好像是胡说八道,可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我们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及时适度的表扬。  相似文献   

6.
范勇 《科技信息》2008,(12):137-137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身心健康,有个性特长,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即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想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学生成长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成"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雄精神是各时代作者创作的情感意蕴要素。索尔.贝娄的早期作品《雨王汉德森》通过汉德森的非洲寻找精神家园之旅,突出地展现了贝娄的英雄情结。贝娄始终关注人的异化——即人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迷失自我身份的问题。汉德森由贪图享乐的"猪"向充满勇气的"狮"的转变,寄托了贝娄对英雄精神回归的期望,他期待每个人都转变为有意识的斗士,由利己变为利他。  相似文献   

8.
《论语》一书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到治国之道,小至日常生活。客观地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论语》。关于它的评价也都是仁者见仁:有人说它是圣人情怀,有人称它为王者之道,甚至有人传它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笔者在读完这本书后也有一些冲动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即它的"修己治人"之学,笔者认为它是《论语》一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艾雨田 《世界博览》2011,(13):64-64
在这里人们将学会如何挑选知识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也不免疑惑: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衣食无忧而依然有许多形而上的人生困惑的中产阶级,自然可以自己苦读哲学书籍寻找答案,不过也可以花钱入读"生活学院"。在伦敦一栋富丽堂皇的商厦里,男男女女游走穿梭,女士们熟练地翻拣着时装与高跟鞋,在化妆品柜台旁,一位女士扫了一眼,就在近百只不同颜色的唇彩中选出了自己喜欢的一款。在偌大的商场里,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对于知识的挑选,并不是每个人都在行。英国最近兴起的"生活学院",目的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挑选知识。生活学院卖的是经验、观念和洞察力,不过更重要的是交给你"挑衣服"的技术,这里的商场变成了哲学、神经学、戏剧艺术、摄影和生物学的知识海洋。  相似文献   

10.
足迹所具有的反映性、自身同一性、总体特殊性可以用来直接认定人身.足迹的周边特征能够比较清晰稳定地反映行走人的行走习惯,而每个人的行走习惯都具有特殊性,故足迹的周边特征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利用足迹的周边特征来认定人身时,要加强综合运用稳定性强的特征,对稳定性较低的特征可运用"淡化"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玉冰  李明  刘辉 《科技资讯》2010,(30):221-221
爱情在大学里已经变得随处可见,它有着与生俱来的魔力,它让每个男孩都变成诗人,让每个女孩都像个公主。对于很多大学生,爱情已经成了必需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失去爱情时,有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有人却一反常态,沉静顿悟。爱情让人迷惘,于是有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让人欲罢不能,于是有了"只教人生死相许"。关于大学生的爱情现状,人们见仁见智。有人说,大学里的爱情是廉价的,只是摆脱孤独和寂寞的工具;也有人说,爱情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亵渎,作为在校大学生暂时还没有能力谈论爱情。当代大学生真的应该认真地思考,究竟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又能从爱情身上收获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它集中而深刻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而反映了深广的社会文化内容。作者在描写女性形象时全无雷同之嫌,每个人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然而,当要对书中女主人公作一个评价时,众多读者都给她们冠以"恶"的头衔,包括作者都带有鲜明的爱憎倾向。紧扣时代背景,对小说中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位女性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抽象出她们强烈的婚姻自觉意识,并对她们"恶"的形象给以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夏至芳 《世界博览》2011,(13):58-58
网络偷菜已经过时了"开心农场"走入现实生活之后的生活新潮流。虽然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院子和花园,但是,种菜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想吃上自己亲手种的新鲜的有机蔬菜,窗台、阳台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在一米见方的普通阳台里,从生菜、草莓到豆苗,一般的瓜果都能种,甚至还能种西瓜!尽管中国最近才流行起阳台种菜,但这种潮流在国外早就不新鲜了。在印度的孟买,引导"阳台种菜运动"的人是阿德里安娜。她最先在自己家的露台上开始了蔬菜和草药种植。阿德里安娜开办了关于怎样成为都市园艺家的讲习班和研讨会,很受欢迎。阿德里安娜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想象在阳台种植蔬菜瓜果。当他们看到我的阳台的时候,才意识到一切都是可能的,所以自己也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4.
周芯 《科技信息》2011,(12):293-293
《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的幼儿园都相当重视家园合作,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家园合力。几乎在每个幼儿园里都设有"家长学校",在每个班上都开辟"家园共育"的栏目。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同样,"中国梦"的实现也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实现"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契合点,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黎凤婵 《科技信息》2011,(11):I0287-I0287,I0302
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建设"幸福广东",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在高职教育中幸福校园的建设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共同建设高职幸福校园。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的"新耶路撒冷",其核心内容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具有崭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存芳 《科技资讯》2014,(29):187-187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做到眼勤、嘴勤、腿勤、脑更勤,还要有热心、细心、关心和爱心,更要有耐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现在的学生都是"幸福过剩症",尤其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没有目标和方向,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引导他们自主管理、成长。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简单谈谈在德育工作中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成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沫沫 《世界博览》2014,(23):64-66
每到冬季,北半球银装素裹,大街小巷中都弥漫着一阵阵咖啡香,伴随着多彩的霓虹灯在空气中肆意荡漾……在世界各地,或午正有人和你一样举着咖啡杯,慢慢品味。从阿拉伯人把这种苦涩的饮品发扬光大,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渐渐充满生活的每个时刻。无论在哪个地方,人们都在品着咖啡,它逐渐与时尚、现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知道西雅图或许是通过《西雅图夜未眠》《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样的电影,或是西雅图超音速这支篮球队。但你知道吗?它还是星巴克的老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