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科技界声音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高速铁路、高原高寒铁路、重载铁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水平整体上已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全球铁路合作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铁路支撑,铁路也有效拉动城镇化与就业率,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李大惠 《科技潮》2003,(3):50-51
一里多长的短命小铁路铁路于1825年创行于英国,随后有关铁路、火车的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一些外国铁路专家曾来中国考察,建议修筑中国铁路网,当时的直隶总督李洪章也数为执政者上陈铁路之利,但均因朝野上下对铁路知识的无知,一致进行反对而未能实行。  相似文献   

3.
铁路与近代中国城镇变迁李占才中国铁路的诞生,比西方晚半个多纪世。但是,自从1881年中国第一条“自办”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以后,铁路便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驻足,缓慢延展,到1949年全国铁路总长度达26900公里(不包括已拆除的铁路和部分专用线)。...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铁路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由于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以及中国综合运输网络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需设法解决这一难题,这就需要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来解决中国铁路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以创设商办铁路公司为主要内容的商办铁路运动.商办铁路运动为中国民族资本增添了新的经济成分,引起了集资方式的重大改变,推动了收回利权运动的前进,促进了实业救国、民主宪政思想的传播,还培养了大量的铁路人才,为中国以后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中国铁路快速发展,路网规模及质量、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客货运量等均达到世界先进甚至先领先水平,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但中国铁路在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企业运输服务与经营、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国际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出发,在明确中国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铁路未来发展需求及主要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铁路亟需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优化路网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运输效益,提升安全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推进绿色智能化,增强国际影响力,为建设交通强国当好先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的铁路卫生建制化在严峻的铁路卫生防疫需求下启动、发展并逐步形成。在对1910年东北鼠疫、1917年晋绥鼠疫和1932年全国霍乱的防控过程中,近代中国的铁路卫生建制化相应地经历了初步尝试、雏形孕育和基本形成等三个阶段。到20世纪30年代,铁路卫生行政机构和卫生服务组织普遍建立,铁路卫生法制较为完备。铁路卫生建制化的形成,为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医疗卫生保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中国人早期获得铁路知识的过程,以及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仪器设备及原材料的购置、隧道的开凿和桥梁的架设、詹天佑对国外铁路技术的跟踪等相关文献,探讨铁路技术在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的实施情况。认为近代西方铁路技术在该项工程中首次完全由中国人实施完成,在轨道铺设等方面显现出技术本土化的特点。受工业化程度所限,机车制造等技术移植到中国,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樊一江 《世界知识》2014,(16):13-13
<正>"两洋铁路",是指橫贯拉丁美洲大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通道。早在上世纪,便有学者提出在拉美地区建设‘‘两洋铁路"的设想。2011年,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建设"两洋铁路"的战略意向,并希望能与中国合作。近两年,巴西总统罗塞夫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修建"两洋铁路"的倡议,也希望中国能够积极参与。2014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首都会见秘鲁总统乌马拉,明确表示中国、巴西、秘鲁三国将就开展"两洋铁路"合作共同发表声明,建议三国组建联合工作组,  相似文献   

10.
刘铭传在近代中国铁路曲折前行的进程中扮演了特殊而又重要的角色。刘铭传是铁路修建的大力呼吁者,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纵论修筑铁路之利,提出南北二路的初步规划,所见独远,引发是否修筑铁路的论争。刘铭传又是铁路修建的亲力践行者,不辞劳怨,毅然独行,筹办台湾铁路,这条铁路既是台湾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也为其后中国大规模修建铁路进行了必要探索,其功至伟。  相似文献   

11.
正19世纪,首条铁路诞生于英国;21世纪,世界铁路的未来已在中国。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对外输出的靓丽名片。靓丽的背后,离不开"铁路人"的执守和奉献。近四十年如一日在铁路技术管理和技术研究岗位上勤奋工作,曾获得中国铁路科技工作者最高荣誉"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成就奖(上海局专项)"以及中国铁路职工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的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龚佩毅在退休之后,开启了一条鲜有的养老之路——创业,于是上海欣铁机电科技  相似文献   

12.
马陵合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27(3):221-228,F0002
凌鸿勋(1894-1981年)是继詹天佑(1861-1919年)之后,将西方铁路科学技术引入到中国,并逐步实现铁路设计与建设自主化的重要人物。他在美国接受铁路技术教育,回国后曾任南洋大学校长;自1929年起至1949年,投身铁路界20年,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在铁路修筑、铁路勘测、铁路路网设计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推进了中国铁路技术的自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GSM—R在现代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铁路跨越式发展和提速对铁路通信技术的要求,介绍了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合GSM、GSM-R和GSM-R在铁路应用特点,探讨了GSM-R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青藏铁路的应用并预言未来在中国铁路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推动中国铁路的信息化建设,早日与世界铁路建设和通信接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路商业化运营原则的实践和前瞻胡正民,王旭章中国铁路的运输管理如何贯彻商业化原则,一直是围绕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内外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从一百多年中国历届政府管理铁路的经验看,以国有化为主导,坚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分1952—2013年、1978—2013年时段研究了中国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000—2007年之间的铁路提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铁路货物周转量的增长。1952—2013年和1978—2013年的铁路货物周转量、铁路营业里程、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后两者均能显著地促进铁路货物周转量的增长。自1978年以来,铁路营业里程、经济发展均是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建议适当地发展铁路营业里程、提高铁路运输业的经营效率并在竞争中合作,发展联合运输以提升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6年岁末中老铁路举行全线开工仪式整整一年之后,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于2017年岁末开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是泰国第一条标准轨高速铁路,将使用中国技术建造。一期工程全长253公里,连接曼谷到泰国东北部的呵叻府,未来将与中老铁路衔接,构成昆明至曼谷的铁路大通道。中泰铁路连接中老泰三国,将实现从昆明到曼谷的朝发夕至,还可以辐射东南亚其他地区。中国早已是世界闻名的铁路大国。截至2017年底,我国全国铁路营  相似文献   

17.
焦点     
高铁降速 为增加中国高铁系统设备安全可靠性,积累安全管理经验,在高铁运营初期,中国将全面下调高铁运行时速。这是中国在过去几年连续6次铁路大提速及多次冲击高铁最高时速后的首次降速运行。也是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后,铁路系统对中国高铁的一次“补课”。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中国铁路近 3年取得的成绩 .以 2 1世纪初铁路的总目标出发 ,分析了路网通道建设、结构调整、交通政策、南北交通和车流径路优化等影响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场馆地点:上海市闸北区天目东路200号开放时间:每周二、三、四、五、六、日全天(国定假另行通知)票价信息:10元"呜呜——轰隆轰隆",汽笛和车轮,铁轨与列车,中国人曾经为铺设属于自己民族的第一条铁路抛头颅洒热血。而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就建在上海。因此上海作为全国交通的枢纽,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上海铁路博物馆,我们得以窥见属于那车轮轮滚滚年代的时光。上海铁路博物馆的整体布局有比较浓重的铁路往事般的历史氛围:除了室内  相似文献   

20.
帝国主义各国、官僚买办和资产阶级在中国修建铁路的过程,也是中国铁路工人队伍产生成长和壮大的过程。从19世纪80年代起,随着清末洋务派官僚买办开始修筑铁路,铁路工人就出现了。甲午战争以后,一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用直接经营和贷款控制的方式在中国大修铁路,中国铁路工人的队伍就迅速地成长和壮大起来。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修筑铁路,铁路工人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