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豆科植物5种,1变型24份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出现9种酶谱.实验表明同季节的种内酶谱差异较小,甚至无变化,反映出种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依据酶谱的属间距离,借助形态特征可以用来推测各属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丰富有机培养基恒温无菌培养的上海四膜虫(TetrahymenashanghaiensisSl)为实验材料,分别收集对数生长期和衰老期的四膜虫,用Nozawa等人[1]法制备细胞膜和纤毛样品,并按Laemmli[2]法进行凝胶电泳,并扫描分析,还采用4%~25%梯度凝胶电泳.结果为:(1)对数期的膜和纤毛样品的蛋白带,在相同的峰面积0.2mm2以上计算分别为37和40条,相应地比衰老期的膜和纤毛样品的蛋白带47和45条要少;(2)两种生理状态的纤毛样品在高分子区域蛋白带比膜样品多,并具有膜样品没有的360×103,355×103,345×103,340×103和330×103的蛋白带,而缺少膜含有的250×103,200×103和180×103等蛋白带;(3)两种生理状态的纤毛和膜样品内部有明显的差别,即使具有相同的蛋白带,其含量也有显著不同.这些差别对于研究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过程的研究与产物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大豆蛋白(SPI)经过Asl.398中性蛋白酶水解,可以获得良好溶解性的多肽,氢基酸及ISSPH等极有利用价值的大豆水解产物.本文探讨大豆分高蛋白经酶水解后产物(SPH)的水解度及粘度变化.通过SDS-PAGE,半微量-凯氏定氮法,G-25凝胶过滤,双缩脲法和茚三酮法分析SPH的可溶上清液和不溶渣滓中成分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水解大豆蛋白在食品上的应用.因为其在营养上有更多的优点,可以作为功能型食品的原料开发出具有生理活性作用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用复性电泳技术研究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性质和活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徐存拴  吉爱玲 《河南科学》1998,16(2):185-191
介绍了复性单向电泳(G-PAGE)和复性双向电泳(IEF-G-PAGE)的概念、原理、方法、应用范围、优缺点和使用该方法应注意的事项。并用该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了C6大白鼠神经胶质瘤细胞酸性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性质和活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家蝇幼虫热稳定抗菌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家蝇三龄幼虫进行了超声处理,以诱导其产生抗菌物质。通过高温处理、酸性处理后,抗菌物质粗提中大量的热不稳定蛋白和酸性蛋白发生沉淀而被去除。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粗提液经过一步Sephadex G-75凝胶过滤析、两步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后,得到一个单一的具有抗阳性球菌的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为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7000,将其命名为H1.H1为一种热稳定的碱性抗菌多肽。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提取制备猪带绦虫、猪囊尾蚴虫体、猪囊虫囊液、多房型束球绦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囊液和羊绦虫等8种寄生虫抗原,运用SDS-PAGE电泳法比较各种抗原的蛋白质的组成,不连续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猪带绦虫、猪囊尾蚴虫体、猪囊虫囊液、多房示绦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囊液和羊绦虫等几种抗原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分别有31,23,18,17,21,22,8和24条带,分子量在13kD-134kD之间,8种抗原的电泳带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其抗原的共同蛋白质亚基带的分子量为63kD,38kD和24kD。  相似文献   

8.
大鼠(Rattusnorvegicus domestica)八种器官的蛋白质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技术分析了大鼠脑、心脏、肺、肝脏、胃、肾脏、脾脏和肌肉的蛋白质图谱 ,为以大鼠为材料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的原位复性电泳方法分析了大鼠脑、心脏、肺、舌、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脏、肾脏、睾丸、附睾、输精管、阴茎、卵巢、子宫、肌肉等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图谱和蛋白水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脱脂从急性相胸水中分离得到含有血清淀粉样物质A(Serum AmyloidA,SAA)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再通过两次Sephacry1S-200层析纯化SAA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验证实得到的SAA蛋白纯度高,可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制备抗体,方法可用于从胸水中大量制备SAA。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活性电泳方法,对黑斑蛙(Rana nigrom aculata)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尾芽期以前未检测到蛋白酶活性;中性条件下,心跳期检出分子量分别为80、72、66kD的三种蛋白酶;随着胚胎的发育,蛋白酶的种类逐渐增多、活性逐渐增强;三种pH 条件下各时期所检出的酶的种类及活性并不相同,但以中性条件下酶的种类多、活性强.  相似文献   

12.
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8-AG)与DNA在pH=3.6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DNA的存在能导致8-AG氧化峰电流降低,通过测定DNA加入前后的一些电化学参数,推测8-AG与DNA在该条件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生成了一种1∶2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其结合常数是1.38×1010.同时,根据加入DNA前后8-AG峰电流的降低,测定了模拟样品中的DNA,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抗癌新药CPA-7的水解活性的密度泛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DFT方法,在B3LYP/6—31G(d,p)(除SDD用于Pt原子)理论水平上对抗癌药物CPA-7的两步水解反应机理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三个水分子被引入到反应体系以提高反应体系的溶剂化能,我们的计算结果显示:构型A和B发生第一次水合过程的活化自由能分别为101.5和102.8kJ/mol^-1,紧接着发生第二次水合过程的活化自由能分别为113.7和104.6kJ/mol^-1,明显高于第一个过程,而且溶剂化效应使得活化势垒有所降低,该机理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魏春英 《太原科技》2007,162(7):20-21,23
端粒末端G-四股螺旋DNAs可以抑制端粒酶的键合,进一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因此,端粒DNAs已成为具有抗癌药物作用的靶分子,能键合并稳定G-四股螺旋DNAs的小分子化合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和合成能特异性靶向G-四股螺旋DNAs并显著抑制端粒酶活性的配体成为当今抗癌药物研究的又一大热点。叙述了近年来以端粒G-四股螺旋DNAs为靶分子的抗癌药物设计、合成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宋洋 《科技信息》2013,(21):462-462,475
抗肿瘤药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中最大的产品单元,进入快速发展期。本文从肿瘤类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全球抗肿瘤市场状况和主要跨国医药企业该类产品的发展等对抗肿瘤药市场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近年抗肿瘤药制剂技术的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壳聚糖载体的蛋白质药物纳米颗粒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基于壳聚糖(CS)与聚阴离子(多聚磷酸纳)间静电作用的离子凝胶化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在室温下制备了包载蛋白质的亲水性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CS与TPP的质量比为4,壳聚糖分子量为40 kDa的最优化的条件下可制备粒径小于100 nm的BSA-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的包封率达到50%以上.并将该体系初步应用于蛋白类药物丙种球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这种壳聚糖纳米颗粒对丙种球蛋白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SDS线性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和比较了鱼类、两栖类,乌类及哺乳类共8种动物的角膜中蛋白质组分及数目的异同。结果表明:这些动物角膜中所含蛋白质组分约为:鱼17种,蟾蜍28种,鸡34种,小鼠32种,家兔35种,羊34种,牛36种,猪35种。若根据两种动物角膜中不同的蛋白质组分数与两种动物角膜中蛋白质组分总数之比为蛋白质组分差异距离的定义。则牛和羊的蛋白质组分差异距离最近,小鼠和家兔的次  相似文献   

18.
研究蚊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表达的差异。为抗蚊疫苗研究获得合理的免疫原提供依据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时问的进行。中华库蚊和白纹伊蚊蛋白质条带均明显增多。同时雌雄蚊具有各自的特异性条带,雌蚊血饲后出现一明显的大分子量条带(230kDa)。并且该条带随产卵的完成明显变浅变细.表明该蛋白表达变少.总之,这些蛋白质表达差异.尤其是血饲后出现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在药物代谢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论述了催化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UGTs)的分布、分类及其底物多样性,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产物类型,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毒理药理效应等;阐述了药物代谢中的去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风险和意义,脑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分布活性及功能,葡萄糖醛酸轭合产物的分析方法,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过程的个体差异、种间差异等。研究表明,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是重要的药物清除与代谢反应,与药物代谢、药效、毒副作用及癌症的发生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