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代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西域文化流入中原的繁盛时期。西域文化对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从西域乐舞、西域音乐两方面 ,来论述西域文化对白居易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晚清诗人施补华在西域有十一年的生活经历,在此期间,创作了250首西域诗,本文从中选取具有较为明显的西域文化特征的诗篇,分别从西域的城市与自然景色、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其西域诗作中的历史特征三个方面,来揭示晚清西域的城市环境优美宜居、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游牧的生活传统以及对清政府统治者的拥护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唐、清两代是古代西域边塞诗繁荣的两座高峰且各具特色 ,本文试图通过对唐、清两代西域边塞诗的比较分析 ,指出唐代主要开创了边塞山水诗 ,清代主要丰富了边塞风俗诗 ,两代都对西域的旅游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陈冬季与蔡宇知的西域研究新作《西域文化论稿》以文化内在机制为研究鹄的 ,选择了岩画、萨满教、古代文学、人生礼仪四种典型的西域文化现象 ,并试图透过这些文化现象钩沉和探索西域文化的历史内涵、精神心理内涵、艺术内涵及文化功能 ,这种研究代表西域文化研究一种新的趋势和走向 ,同时也显示着另外一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诗经》里唯一的禽言诗《豳风.鸱》到汉代的寓言诗赋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点:从精神上看,这些寓言诗大多描写了人生的悲惨遭际;从作者的身份上看,大多属于“士”这一阶层;从方法上看,都是借托禽言而抒人生况味;在人称上,由纯用第一人称到多人称转换;在叙事上,由单角色过渡到两个角色的对话。种种变化都显示了寓言诗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熙载是晚清重要的楚辞学家。不仅在精神内核上,而且在艺术形式上,其诗赋都受到楚辞的浸染。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西域的形象在汉民族的文学中清晰可见,而这其中不乏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误读、误解与曲解.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从先秦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有关西域的词汇、从文本所描写的人物等级关系以及从先秦西游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全面考查西域形象,不难发现西域在先秦文学中整体上以乐园形象出现,进而结合其它文化圈有关乐园的描述,对西域乐园作一跨文化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西域历史人物、古代国名、地名等在唐边塞诗中的运用入手,来探讨西域历史对唐边塞诗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揭示在这种影响下,唐边塞诗取得了巨大成就,艺术上也有新的创造,进一步促进了盛唐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两汉以来官方关于西域的历史文献有其特殊的书写模式,在这种书写模式下所记录的西域,是中央朝廷对西域的一种官方历史记忆,它们是在某个特殊群体的主观"意图"下被创造并保存下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关注的不是两汉官修史书中"西域传"所记的事实,而是古人为何要保存某种记忆,即探究古人的"意图"及其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
刘熙载是晚清重要的楚辞学家。不仅在精神内核上,而且在艺术形式上,其诗赋都受到楚辞的浸染。  相似文献   

11.
先秦两汉的文献中,桑林意象频频出现,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学符号。虽然各个时期的桑林意象传承着一些共同的内容,但其内涵却各不相同,从先秦至两汉有一个发展流变的过程。先秦两汉这段历史时期的桑林主题经过《诗经》和《陌上桑》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两次转折,实现了由神话宗教向情爱的表现再到突出伦理道德规范的流变。  相似文献   

12.
羌族是两汉时期西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加强汉朝的统治,两汉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主要对两汉实施的羌民族政策进行比较,考其异同,察其变化,以梳理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的合理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屯田制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是由秦时更戍制、汉初的募民实边和北方的假田制演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制度。居延汉简中反映出其时是军屯、民屯共存,军官、田官共管的管理形态。这种形态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民众。  相似文献   

14.
南阳汉画像石中虎的形象寄寓了当时人们特殊的审美情趣,所表现出的飞扬的艺术精神代表着两汉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是汉画像石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先秦两汉是介子推故事演变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记录者不断在介子推故事中加入新的元素,逐渐完成介子推的隐士形象塑造.这一时期又是介子推故事与民间传说相互结合的发端期,介子推故事从史官叙事范畴进入民间叙事视野.民间叙事的介入使故事产生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再造空间.  相似文献   

16.
汉、唐两代,中国势力不同程度地深入中亚地区,该地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大量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提高了中亚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比较汉唐两代,唐文化对中亚的影响远远大于汉,唐朝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对中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先秦两汉诗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层出不穷,姿态万千。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直接地感受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倾向。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容貌是女性美的重点;服饰是女性美的衬托;体态是女性美的关键;德行是女性美的核心。容貌美是重要标准,在容貌上,尤其关注肤色、眼睛、嘴巴、牙齿等方面的特质,从而展现女性独特的美,如肤如凝脂、唇红齿白、杏脸桃腮、明眸善睐、樱唇贝齿等等。这些审美理念直接影响了后代乃至当今女性美的评价标准的构建,也是我们反思现当代女性审美倾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故事群"是先秦两汉寓言中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寓言专集及类书编纂的先行者。把寓言故事按照一定的线索集合起来,经过《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说苑》等不同历史时期典籍的发展,"故事群"蔚为壮观。先秦两汉寓言"故事群"的表层叙事结构千姿百态、精彩纷呈,述人间之事,深层叙事结构反映了中国人的双构性思维模式,体现出若干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先秦俳谐赋由宋玉和荀子开其端,宋玉开创了宫廷俳谐赋娱乐与讽谏结合的写作范式。西汉时期,俳谐赋由道德劝谏功能向抒情功能和娱乐游戏功能转换。东汉中期以后,抒情言志和娱乐游戏俳谐赋共同发展,文学创作个性日趋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