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真菌毒素与食物中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翊中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24(3):49-51,55
真菌毒素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基质的温度、湿度等可以使真菌产生不同类别的毒素,因此,了解和研究真菌毒素的产生条件、特点,真菌毒素的危害性以及真菌毒素在食品中的带染情况、真菌毒素去除方法,以便引起人们重视真菌毒素引起的慢性中毒,确保食品安分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对产毒真菌的种类和毒素的化学类别 ,病原真菌的产毒培养条件、毒素的提取纯化以及结构鉴定方法 ,毒素的 3种检测途径与致病机理 ,以及毒素的分子遗传学和毒素的应用研究作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3.
腐马素是农业和食品工业中最重要的真菌毒素之一.它由包含广泛地侵染玉米和玉米制品的串珠镰刀菌在内的几种真菌产生.腐马素能引起牲畜的多种致命疾病,并可能导致人类患食管癌.腐马素生物合成和作用方式的分子机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于其在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重要性,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一些进展.文中主要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腐马素诱导的胞内效应的分子基础,以及与腐马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和酶的鉴定,并对这些研究在控制玉米食品的腐马素污染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和饲料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和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4):8-11
对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等常见真菌毒素的来源、种类、特点、毒性等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阐述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国内外对农产品及饲料中真菌毒素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艳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4):15-18
对较为经典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近些年研究开发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食品中,特别是谷物和谷物制品,严重危害着人类和动物的安全和健康.随着色谱技术、免疫化学以及光、电、声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出现多样化,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共存,如何快速、灵敏、准确、方便地进行检测成为目前形势发展下的要求.介绍了几种真菌毒素的性质、限量和检测现状,并综述了基于拉曼光谱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其在不同真菌毒素检测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马蹄金中10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方法.基于QuEChERS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应用UPLC-MS/MS法进行样品检测,色谱柱:Boltimate C18(2.1×100 mm, 2.6μm);流动相:0.1%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进样量:1μL;电离模式:正、负离子同时电离;监测采集模式:MRM(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分析方法:基质标准曲线法.结果表明,在各自浓度范围内,10种真菌毒素均有良好线性关系,10种真菌毒素检出限为(0.2~13.6μg/kg),定量限为(0.7~45.3μg/kg),回收率为82.5%~109.2%,RSD为1.1%~5.8%.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真菌毒素检出率为70%,污染值范围分别为AFB1(0.8~3.9μg/kg)、AFG1(0.9μg/kg)、OTA(2.0~7.5μg/kg)、ZEN(11.6~58.7μg/kg)、FB1(28.6~43.0μg/kg)、DON(79.4~139.3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马蹄金中10种真菌毒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56-61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污染玉米可导致重大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多种策略可用于控制玉米产业链真菌毒素污染,建立玉米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产业链的持续管理最有效。因此,应根据HACCP原理确定玉米产业链的关键控制点;结合产业链的良好操作规范,构建预防为主的玉米产业链的真菌毒素污染防控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和麦角类生物碱等。制定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是真菌毒素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通过对CAC、欧盟、美国和中国粮食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关粮食真菌毒素污染控制指标存在的差异,对修订我国粮食中真菌毒素含量的限量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向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食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但毋庸置疑,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从经济效益、内部结构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并对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几个主要比例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食品产业竞争力、食品安全及食品工业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历程及管理政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桂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2):12-20
我国保健食品自1996年法制化管理以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30余年来保健食品的相关管理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监管部门也从原来的卫生部改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除营养素补充剂,功能型保健食品的功能声称现有27种,按照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我国保健食品的监管实现了从单一注册制到注册与备案双轨制的改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对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的注册以及首次进口的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的备案,而各省及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生产的保健食品的备案。已经颁布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一)》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一)》仅包含营养素补充剂和补充营养素功能。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一系列保健食品的政策和法规,包括《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2016年版)》、《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服务指南(2016年版)》、《保健食品备案工作指南(试行)》等。对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及管理政策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对行业更快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目标性检测技术近年来在食品安全与质量分析领域得到了深入应用。非目标性检测技术创新性地通过仪器分析、指纹图谱及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等手段的有机结合,综合分析食品的特征,是现代分析技术与食品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非目标性检测技术的核心是检出非正常样品,而不是检测由何种物质造成样品的非正常。重点介绍了非目标性检测技术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非目标性色谱、质谱、波谱,以及基于体外细胞的非目标性检测技术,广泛涉及了国内外的牛乳、枸杞、当归、牛至、蜂蜜等食品及食品原料。非目标性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能够在食品检验方面建立新的标准规范,推动食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保障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WANG Qiaomei WANG Jiansheng YU Fengan ZHU Xiangcheng Zaleta-Rivera Kathi DU Liangcheng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2006,16(1):7-15
Fumonisin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s of mycotoxins in agriculture and the food industry. They are produced by several widespread fungal pathogens of corn. Fumonisin contamination in maize?derived food and feeds causes several fatal diseases in livestock and poses a significant cancer risk to humans (Group 2B carcinogen). In the recent years, fumonisins have become a hot area in mycotoxin research. This review attempts to highlight the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fumonisin biosynthesis and mode of actio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s in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cellular effects induced by fumonisins are discussed. Special attentions are paid to introduce the progress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vidual genes and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fumonisins. 相似文献
14.
张保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5):13-17
分析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成因及现阶段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当将现有监管机构整合成一个独立的专业监管机构,节约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排除地方利益干扰;同时,应当建立食品专员制度,使食品专员权责一致,超然独立,聘请外籍人士,排除人情世故的影响,公开个人财产,加强对食品专员的监管. 强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金宗濂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1-3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保健食品产品的安全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保健食品的研发、注册环节,还包括生产、流通、监管等各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都采取了切实措施,才能确保终产品的安全.本文从保健食品研发、注册和生产环节,阐述了我国保健食品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与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5):19-22
重金属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对重金属毒性与控制、主要污染源进行客观描述,分析了重金属污染下农产品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我国食品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讨论了行业自律与食品行业自律的内涵,提出了一个以食品消费安全为目标,政府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为主体,个人自律、企业自律、行业自律为层次的食品行业自律体系构建框架;比较分析了美国食品消费安全中的行业自律;提出了我国食品消费安全中行业自律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供应链上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供应链各参与主体受利益驱使而做出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食品供应链上发生的生物性污染。针对这两方面的原因,提出了食品安全控制的对策,一是要建立供应链上的伙伴联盟;二是要把加工环节作为最优危害控制点,严格执行售前检测。这样把食品安全问题控制在消费之前,做到“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完善食品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分析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召回相关法律法规上位法与下位法、新法与旧法有冲突;食品召回主体范围过窄;食品召回监管部门不明确,责令召回执法力度不足;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善,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建议进一步完善食品召回的法律制度体系;扩大食品召回主体的范围;建立和健全食品企业信用法律制度;提高召回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我国食品污染的现状和引起食品污染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食品污染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