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物题材是青花瓷画的重要表现内容,到清代康熙时已达到了全面成熟,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绘画精湛,表现手法也灵活多变。作为青花瓷画人物题材的“高士图”也在康熙时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福建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为了解德化地区不同窑口青花瓷的原料来源、成分和分类关系,用质子激发Χ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量了20个后所窑和十排格窑青花瓷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窑青花瓷的胎、釉原料来源接近,并且都经历了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两窑不同时期青花瓷透明釉样品的釉料来源或配方曾有过明显的变动.  相似文献   

3.
青花瓷是景德镇一颗璀灿的明珠,在万紫千红的彩瓷中独树一帜,经元、明、清至今700多年经久不衰,受到全世 界的赞赏,在陶瓷史、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写意性在青花瓷画中的运用,介绍了传统的青花瓷图案到艺人抒发情怀的青花瓷画面,民国时期"珠山八友"对青花瓷和文人画相结合的卓越贡献.写意性和青花瓷画二者完美地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英国陶工仿造中国青花瓷的历史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了十八世纪英国陶工借助于新技术,从模仿青花瓷到创造出新的装饰方法,使英国陶瓷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在世界上领先以及由此而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青花瓷的民族元素、色彩以及青花瓷艺术的韵律美几个方面简述了对青花瓷的艺术审美。通过研发青花瓷的这些方面的装饰特点及艺术美学,总结和吸取青花瓷艺术的营养,对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探索发展艺术设计新路将会产生相当有益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花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是陶瓷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之一,一直被誉为国瓷。她清丽、隽逸,千百年来不断地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采,处处给观者美的享受与启迪。本文阐述了青花瓷的文化特征和意蕴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青花瓷装饰及国画的常用技法,进而从青花瓷的大致发展历史分析了国画技法和青花瓷装饰的联系,同时结合国画技法阐述了青花瓷装饰的艺术美,分析了青花瓷装饰艺术发展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符号学视角研究了永宣青花瓷艺术。通过文献法、对比法总结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的造型、色彩、纹饰等符号;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符号的符号学特征;运用符号美学解读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青花瓷艺术本体研究,并对青花瓷艺术的相关历史文献进行解读和分析,总结归纳了青花瓷艺术审美内涵,重点阐述青花瓷艺术中的东方美学。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最优秀的器物品类,青花瓷与水墨画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形式上,青花瓷借鉴了水墨画的单色绘画、墨分五色和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并融合了自身的特质;精神上,青花瓷吸收了水墨画的精髓,流露出玄远淡泊,朴素古雅的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1.
青花瓷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但是青花瓷具体表现了中国文化何种的魅力,却很少很有提及,本论文从青花瓷各个阶段时期的特点来阐述其的魅力之处,以期着重表达青花瓷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乃是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12.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下西洋以后,由于海路交通的拓展,促进了我国瓷器生产的发展。青花瓷在烧制上,得到了郑和下西洋从东南亚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为釉料,制品极为美观精致,出现了自元代末期青花瓷成熟以来的第二次发展高峰。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被称为是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元青花在历史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首次对传世的元青花瓷器进行了研究,几十年来,国内外古陶瓷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元青花钴料产于何处,从哪条通道传入中国的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在此前提下将元青花钴料和"苏麻离青"认定为一种矿物的论点是不严谨的。"苏麻离青"是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特定产物,学术界没有理由将其混淆。  相似文献   

13.
从原始美术形式形态的两大类别入手,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分析了美术形式形态审美发生的过程。即从实用、效率到自我创造的肯定、特殊矿物的寓意性以及陶器的发明和其装饰的演绎,最后到人体装饰,其间,从物质到精神的飞跃,是经过实践来完成的,而人类的审美观念也孕育成熟于其中。  相似文献   

14.
笔者试图从青花装饰的釉色、构图布局、纹样表现、色彩处理、官窑与民窑各具特色这五个方面着手剖析明代青花瓷装饰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明代青花瓷特有的艺术魅力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青花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的色料以及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瓷所用色料的种类变化很大 ,而且成分不同 ,使得历代青花瓷颜色深浅 ,鲜艳程度不同 ;其次 ,青花色调与烧成温度、气氛以及胎釉有关 ;而且 ,瓷胎 Al2 O3/Si O2 比值增高 ,K2 O Na2 O越少烧成温度越高 ;最后 ,釉中的钾、钠氧化物的含量增加 ,釉的高温下的特性和烧成后的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的色料以及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瓷所用色料的种类变化很大,而且成分不同,使得历代青花瓷颜色深浅,鲜艳程度不同 ;其次,青花色调与烧成温度、气氛以及胎釉有关;而且,瓷胎Al2O3/SiO2比值增高,K2O+Na2O越少烧成温度越高;最后,釉中的钾、钠氧化物的含量增加,釉的高温下的特性和烧成后的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景德镇陶瓷史上,明代青花瓷无疑是一个顶峰。青花瓷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销结下了了不解之缘,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在明代,景德镇表花瓷的发展随王朝的更迭、国势的盛衰,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过渡期、黄金期、黑暗至复兴期、竞争期。  相似文献   

18.
陶瓷作为见证中华文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艺术品之一,凝聚了人类智慧与文化诉求。我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自印度佛教诞生以来,佛教文化逐渐传入我国与我国陶瓷生产的发展需要有着密切的关联,与佛教有关的图像、符号就成为传统陶瓷常见的创作题材,不仅丰富了陶瓷品种,也使传统陶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佛教题材在青花瓷上的运用可谓是艺术与文化的最佳组合,本文以佛教题材在青花瓷上的具体体现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佛教题材在青花瓷上呈现的种种妙处。  相似文献   

19.
青花瓷的特点及装饰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花瓷中国元素的特点以及在陶瓷装饰上具有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0.
青花瓷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以实用性和观赏性受到中外陶瓷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高度评价。青花瓷既妙趣天成,又巧夺天工,既具有雅的风格,又具有俗的特色。当代陶瓷设计和装饰的创新应走雅俗共赏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