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区之内的水系统呈现出黑色或泛黑色,并散发令人不适的恶臭味道的水体。在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时,存在着不可逆因素,如高浓度的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发育影响,并对修复效果造成影响。可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投放并进行水体修复,并引导微生物群向良性方向活动,使水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人工沸石为吸附剂,采用包埋法固定硝化细菌,通过实验发现制备固定化小球最优组合为:质量浓度海藻酸钠1.5%,硼酸溶液4%,PVA 6%,人工沸石2%,此时小球成球效果较好,有合适的机械强度及传质性能.用此工艺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在水力停留时间15h,初始pH 8.0,溶解氧浓度5.0 mg/L的...  相似文献   

3.
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体修复技术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评述了其发展趋势,其中重点介绍了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沈阳浑河带状公园绿地群落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复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生存的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亟待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从水生植物的物理作用、化感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3方面,阐述了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分析了该水体修复技术在水体修复方面的技术优势和限制因素,介绍了该水体修复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已成为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北太湖水域红菱种植区内外对水体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净水工程实施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红菱根茎对底泥营养盐的吸收,以及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种植区内TN浓度平均值为1.64 mg/L,低于种植区外3.08 mg/L;种植区内TP浓度平均值为0.049 mg/L,低于种植区外0.127 mg/L;种植区内NH+4-N、NO-3-N、COD浓度也均低于种植区外。在净水工程中断情况下,红菱种植区内叶绿素a浓度和透明度则高于种植区外,充分表明红菱对水体有较明显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陆健刚 《江西科学》2021,39(4):622-625
水体清淤是短期内快速降低水体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之一,清淤后由于底泥扰动大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为探讨清淤+微生物技术组合运用时对水体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共设置了4组试验,进行了连续60 d的水质检测,分析了实验中各含氮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清淤后由于底泥扰动在短期内会造成水体中硝氮和亚硝氮浓度上升.投加微生物后30 d内可促进水体硝化作用,水体中TN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清淤和微生物技术综合运用可有效地降低水体中含氮污染物的浓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富营养化水体清淤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体中重金属由于其剧毒性、生物富集性、不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对其污染的治理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微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的重金属污染废水新型治理技术。近年来该技术的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尚未实现工业化应用。概述了微生物治理重金属废水的机理(絮凝、吸附、沉淀等)、微生物种类(细菌、真菌等)、影响因素(p H、温度、重金属离子等);总结了为提高治理效果而进行的微生物材料开发工作(改性、固定化、技术集成);并探讨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指出加强机理研究和微生物资源的使用工艺探索将会极大拓展微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姬慧民 《科技资讯》2013,(14):133-13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环保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河道水体修复技术为研究对象,论文从生态-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性探讨,全文是笔者阅读大量文件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超微细气泡水体修复技术在国际上是属于最前沿科技。本工作对超微细气泡水体修复技术的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日本的超微细气泡曝气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很好的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并有效的消解底泥有机物,减低底泥厚度,实现水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城市河道水体修复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性探讨,根据河道水体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修复技术十分重要,对于大型河道水体治理,常常采用几种技术组合进行处理。这些技术只是对被污染的水体采取的一种末端措施,最根本的还是要削减河道污染源的排入,保持河道清洁、清淤清杂,以减少污染源的人为性和外源性。避免污水直排河道,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对于超标排污者,严格依法查处。建立有主有从、有统一监管、有依法分管、职权和义务清晰、高度协调、高效运作的水环境管理体制,这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裂缝测宽仪、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技术分别对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修复40 d后,混凝土裂缝就可以被微生物矿化形成的碳酸钙所填充,修复效果明显,最大填充宽度超过1 mm.微生物矿化形成的碳酸钙在裂缝开口处最多,且随着裂缝深度的增加碳酸钙逐渐减少,当混凝土裂缝深度超过10 mm时未发现微生物形成的碳酸钙.距离裂缝断裂面表层1.5 mm内,微生物可矿化形成较多碳酸钙.而当超过1.5 mm时,由于该微生物矿化需要氧气,因此,随着距离裂缝断裂面表层越远、距离水泥基体越近,微生物矿化形成的碳酸钙含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3.
阐述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机理及其运用需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水生动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联合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构建不同水生动植物镶嵌组合组成的生态系统,研究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构建由大漂、苦草、狐尾藻、梭鱼草、睡莲与鲢鱼、鲫鱼搭配组合组成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水体氮、磷营养盐,抑制藻类异常增殖,恢复良好的水体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叶向德  白平  王竞博 《甘肃科技》2011,27(4):68-69,56
生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与物理、化学修复相比,其独特的优越性使其成为近年来本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在清除或减少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中的化学物质方面的应用已获得成功。就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原理、分类、在地表水环境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趋势及展望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矿化作用可以有效愈合混凝土裂缝,达到修复混凝土裂缝的目的.本文以带裂缝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置0.2、0.3、0.6 mm三个裂缝宽度和20、30 mm两个裂缝深度,以巴氏芽孢杆菌为菌株,通过裂缝观测、超声波测试、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及裂缝内部微生物沉积物质的微观形貌分析,研究微生物对不同深度及宽度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可有效修复混凝土表面裂缝;氧气的供给是微生物在裂缝内部矿化的重要环境条件,随着裂缝深度的增加,巴氏芽孢杆菌的修复效果减弱;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微生物在裂缝内部的矿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7.
共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共同固定在同一个载体内,构建成简单的人工微生态系统研究其对养殖水体的脱氮作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共固定化对养殖水体脱氮效果优良,对氨氮、硝基氮、亚硝基氮的降解率可达85.0%、79.3%、87.3%.  相似文献   

18.
对水体/沉积物中蒽的生物降解及铜的生物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烟曲霉A10对蒽、铜有良好的降解、吸附能力.水体中,蒽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时,铜的质量浓度的增加导致其吸附率降低,但均处于80%以上;当铜的质量浓度处于0.60~6.09 mg/L时,蒽降解率从62.01%升至82.45%,之后随铜的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沉积物中,铜的质量浓度的变化对蒽降解的影响与水体中的情况类似,但蒽降解率总体高于水中的情况;蒽质量浓度的增加对铜吸附率无明显影响,均维持在95%以上,而蒽降解率在其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最大,达88.09%,之后趋于下降.一定质量浓度的铜在一定程度上对蒽降解有促进作用,但铜质量浓度过高会使降解率下降.铜吸附率和蒽降解率均随蒽质量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其中蒽降解率降幅较大,铜吸附率只有微弱变化.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矿化沉积能够有效地实现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服役时间,然而直接掺入混凝土的微生物成活率会显著降低。该文以高孔隙率的膨胀珍珠岩作为微生物载体,研制了具有裂缝自诊断和自修复能力的混凝土,考察了不同类型矿化微生物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对混凝土裂缝处沉淀物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科氏芽孢杆菌和筛选的好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混菌均具有良好的矿化沉积能力,混凝土经修复养护28d后裂缝修复率分别达到73.3%、83.3%、63.3%和41.5%。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类型矿化微生物研制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的裂缝处填充物为不同形态的碳酸钙晶体。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微生物矿化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维氏硝化杆菌和粪产碱菌固定在同一载体上,构建简单的人工微生态系统,并研究其对养殖水体的脱氮作用.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脱氮效果良好,对氨氮、硝基氮、亚硝基氮的降解率可达85.0%、79.3%、8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