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球上,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常把一天分割成“白天”和“晚上”两个部分。无论哪一天,惟有当太阳落下后,银月星辰才能绽放它们的光辉;而随着日出时刻的迫近,星辰便一点点淡出我们的视野。因此在地球上的我们,觉得天穹万物之中惟有太阳是最伟大的。殊不知,在恒星世界中,太阳仅仅是一颗很不起眼的恒星。  相似文献   

2.
探讨太阳星去凝聚模型的一个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渭  欧阳自远 《科学通报》1995,40(14):1294-1297
  相似文献   

3.
如果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的话,它一定在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而这个“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也就没有可能让我们在一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不过我们还是继续猜想,假如今天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人类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4.
火红的太阳     
九天之上的“核反应堆”太阳是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中一颗中等大小的恒星,其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1600万℃,它的压力相当于地球表面大气压的400亿倍。太阳的中心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核反应堆,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把氢转变成氦,并控制  相似文献   

5.
侯渭 《科学通报》1995,40(14):1294-1294
本文以陨石的矿物岩石学特征为依据,运用天体化学和太阳系演化学说的基本原理,探讨陨石的凝聚成因,进而提出探讨星云凝聚模型和地球原始成分模型的新思路.1 星云凝聚的可能方式凝聚作用包括由气相到固相,和由气相经过液相再到固相的过程.已知星云的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敖敖 《科学通报》1993,38(23):2156-2156
1 引言观测显示耀斑的发生与暗条活动密切相关。而Van Tend和Kuperus以及以后不少作者则从理论上探讨了暗条作为活动区电流,它的演化和运动与耀斑过程的物理联系。然而,由于高质量观测资料的取得极其困难和耀斑过程的复杂性,观测和理论之间缺少定量的分析和比较。我们曾基于4个极其难得的耀斑观测资料,建立了耀斑爆发与暗条电流强度、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观测和理论两个方面加强了耀斑-暗条电流模型的地位。 1981年5月13日大双带耀斑是21周太阳峰年期间著名的耀斑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观测  相似文献   

7.
太阳超耀斑     
《大自然探索》2014,(2):20-25
正1996年,太阳探测器拍摄到了太阳大气层中的"海啸"场面。公元775年袭击地球的一场辐射暴,向我们揭示了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有多么暴烈。公元775年,一种令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击中地球。当时的欧洲正处在黑暗世纪,然而天空却被点亮。13世纪的英国编年史作家温多夫·罗杰记录说:"日落之后,苍穹火舞,令人恐怖。苏塞克斯(英国郡名)上空巨蛇翻腾,它们就像是从地下窜出,惊呆了所有人。"如此惊人的记载,难道是真的吗?2013年新发现的证据表明:公元775年,太阳系的确发生了某种大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6,(6):7-7
科学家今年3月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9000光年以外的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这是一颗冰冷的岩石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3倍,在其所在的恒星-行星系统外围区域环绕母恒星运行。其母恒星是一颗红矮星,体积只有太阳的一半大。“超级地球”所在的区域有些类似太阳系  相似文献   

9.
太阳耀斑是指发生在太阳表面局部区域中突然和大规模的能量释放过程.它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扰动源,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太阳耀斑预报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现有的大部分太阳耀斑预报模型是从观测数据提取预报因子,利用各种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预报因子与耀斑发生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未来时间的耀斑发生进行预报.在预报研究中,预报因子、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是3个主要研究领域.其中预报因子的选取和数据处理尤为重要,是建立预报模型的前期工作.预报因子主要采用太阳黑子、磁场参量和分形因子等.预报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数据同化方法.统计方法在早期的耀斑预报建模中用的较多,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到预报模型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而近期发展的数据同化方法有更好的模型修正能力.预报模型早期基本使用静态模型,后来发展起来的动态模型具有更强的优势;而自组织临界模型在物理方面给了耀斑发生更多的解释.本文分别从这3个方面总结了耀斑预报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的工作,评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敏感性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岩溶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通过分析岩溶水系统的结构,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敏感性评价模型,并以贵州水城盆地为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地下水敏感性评价的实时性、科学性,为保护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明皓  符松  章光华 《科学通报》2002,47(3):173-177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竖直平板间温差湍流自然对流的相干结构。研究表明,流场中同时存在大尺度展向涡结构和螺旋羽流结构。螺旋羽流结构对应于流场中相对螺度、法向涡量及脉动温度较大的位置,定性分析了 螺旋羽流结构的形状、特点、成因以及与Rayleigh-Benard对流的异同,并应用条件采样分析说明了螺旋状热羽流结构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2.
许槑 《自然杂志》2004,26(6):356-356
近十年来 ,天文学家们在太阳系以外发现的近百个行星系统中 ,大都有“灼热木星”———气态的巨行星绕恒星运行 ,而它们与主星的距离都接近于我们太阳系中水星与太阳的距离 .科学家们认为 ,这些巨行星是在远离主星的寒冷区域形成的 ,后来 ,由于围绕着年轻恒星的尘埃盘内物质的引力拖曳 ,失去角动量后向主星移近的 .受此启示 ,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内的木星也可能发生过向太阳移近的现象 .科学家们发现 ,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内的 ,一群 70 0多个岩石状不太大的 ,被称为希尔达 (Hilda)的小行星群 ,它们绕太阳三圈的时间恰巧等于木…  相似文献   

13.
华南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张庆红  刘启汉  王洪庆  陈受钧 《科学通报》2000,45(18):1988-1992
应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成功地模拟了1998年6月7,8日发生在华南地区梅雨锋面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并根据模式的输出结果对MCS的中尺度结构、水汽的集中过程和动量收支等进行诊断分析,最后给出这个华南梅雨锋面上MCS的概念模型:MCS发生时,由于潜热的释放,在对流层下层诱导出一个中尺度低压。气压梯度力有助于其后部(西南部)原有的天气尺度低空急流局地加强,从而产生中尺度低空争流(mLLJ)  相似文献   

14.
活动地热区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峻峰 《科学通报》1997,42(21):2313-2316
蒙皂石的伊利石化是发生在成岩、低级变质以及中低温热液环境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目前已有的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都是基于水热实验和沉积盆地热演化研究资料。在作为探索粘土矿物成因的天然实验室——现代活动地热区一直缺乏粘土矿物的动力学研究,而主要局限于粘土矿物作为地质温度计的认识上。本文以新西兰Taupo活动地热带为例,获得了活动地热区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并由此确定了地热活动年龄。  相似文献   

15.
多年冻土区碎石路堤冬季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演化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变渗透率无量纲控制方程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多年冻土区碎石路堤孔隙空气对流降温效应的发生机理和演化过程. 分析表明, 碎石路堤的对流降温效应是从两个边坡最先开始形成, 逐渐向路堤中间区域发展, 随着等温线偏离热传导温度分布位置的畸变程度不断加重, 碎石路堤冬季对流降温效果也不断增强. 分别给出了在边坡区域和路堤中间区域开始形成自然对流的最小临界Rayleigh数.分析了碎石路堤发生冬季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影响因素, 并从理论上明确了抛石护坡、碎石护道是确保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俞志尧 《科学通报》1992,37(4):338-338
Mira变星拱星包层有着复杂的结构。现在有许多工作是研究Mira变星拱星包层的。对于Mira变星拱星包层结构的研究更引人注目。 从长基线干涉仪观测,可得到一些M型超巨星拱星包层脉泽源的特征速度区的分布图。我们在解释这些特征速度区分布图时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即膨胀的多壳模型,分别对大犬座VY CMa和天鹅座NML Cyg OH 1612MH_2脉泽特征速度区分布图进行了分析、统计和  相似文献   

17.
由实际测量太阳中微子亏损,引出太阳可能就没产生这么多中微子,并通过催化核聚变提出反质子催化核聚变的设想。由此对太阳的能源机制引出了新想法,这对天体物理学(恒星演化及宇宙演化等)是个标新立异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建成了基于位移叠加技术的深积分实时太阳磁场观测系统,但随着观测的开展,发现在计算的磁图中有时会存在整体性的异常颗粒结构,这些结构显然不是太阳磁场结构.本文首先对其成因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在积分计算磁场数据的时候,采用了第1,2帧作为左右旋偏振图像的基准帧引起的,这两帧图像由于大气抖动或者其他原因,彼此会有一定的相对位移,而这种位移在左旋和右旋2个偏振态的数据相减的时候,就会产生颗粒状的异常结构.为此,本文提出了使用左右旋平均视场来代替单帧图像作为基准图像的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方法.通过多角度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图像的视觉效果和数据统计结果都表明本文的改正方法简单且有效.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9,(3):6-6
一项新研究结果暗示,太阳的变动或许有助于提前几十年预测地球上可能出现的极端气候事件。太阳周期为11年,在此期间太阳活动有明显变化,太阳表面的黑子数量有明显增加。太阳周期是由太阳的磁扰动驱动的,它很可能影响地球的天气系统,特别是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这是一种主要跟南半球洪水和旱灾有关的周期性气候模式。科学家认为,太阳很可能是地球气候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太阳耀斑出现在HβDoppler带度图的红移区的实测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艾国祥  张洪起 《科学通报》1991,36(2):122-1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