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水力外压考虑的石油套管抗挤能力计算方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套管承受着复杂载荷。本文对套管受非均匀载荷的变形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泥约束套管抗挤能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套管变形的力学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这种计算方法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计算实际管弹塑抗挤能力的新方法,又称Eoz法。用算例将Eoz法与美国API法及前苏联Epemehko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Eoz法具有高的计算精度,它不仅可以计算出耐压极值,而且还可计算外压-变形全过程,从而可分析管的抗挤性能。计算分析表明,提高套管制造精度和改善材料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套管的抗挤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有限单元分析方法详细考察了承受均匀外压力的样本油套在不同椭圆度,不同壁厚不均(或称偏心度)以及不同椭圆度和壁厚不均组合等初台几何缺陷的情况下的应力变化及其分布,并作出相应的初始几何缺陷与应力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4.
抗挤毁性能是油套管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椭圆度和厚不均是存在于不同套管中的初始微小身体缺陷,运用Koiter初始后屈服理论分析承受均匀外压力的长薄油套管的后屈曲性态及其缺陷敏感性,得出承受均匀外压力的长薄壁油磁管具有后屈曲稳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根据套管受到外挤载荷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将套管变形分为弹性和塑性变形两个阶段,建立套管弹、塑性变形受力计算模型,利用能量平衡方程推导出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公式,分析初始椭圆度、屈服强度和径厚比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通过对6根V140套管进行室内全尺寸试验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其抗挤毁强度,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能量平衡方程推导的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公式与试验、ISO/TR104002007(E)标准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具有很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求;初始椭圆度和径厚比越大,套管抗挤强度越小;屈服应力越大,套管抗挤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石油井下作业过程中,石油泄漏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由此,如何做好石油井下作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成为石油行业工作人员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石油井下作业进行探讨,以提出清洁生产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套管挤毁压力预测精度,应用统计方法对213根套管全尺寸挤毁试验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了外径不圆度、壁厚不均度、残余应力等因素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径厚比、屈服强度是套管抗挤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圆度、壁厚不均度、残余应力等因素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呈随机性分布。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外径不圆度、壁厚不均度和残余应力的不同位置组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数值相同的外径不圆度、壁厚不均度及平均残余应力组合不同时,套管的挤毁压力相差很大。最后提出了一个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石油产品调合的重要性、油品调合的一般程序和油品质量指标调合的实用计算方法。除对蒸汽压、辛烷值、凝点、闪点、黏度等常用性质指标的调合计算方法有介绍外,还进一步介绍了冷滤点、倾点、结晶点、烟点等重要指标的调合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均经过实践检验,计算精度较高且使用便捷,适用于炼油厂及油库的各种油品调合和质量管理,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射孔套管剩余抗挤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管射孔后其抗挤能力将有所降低。建立了射孔段套管弹性抗挤性能分析控制的一般方程 ,并利用摄动理论给出了射孔套管弹性抗挤能力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确定了孔口附近塑性区随射孔套管的外压增加的变化规律 ,并给出了确定射孔套管抗挤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孔眼附近的应力集中所引起的塑性区的存在 ,明显影响了射孔套管的抗挤强度。与弹性分析结果比较 ,弹塑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验值。孔眼的形状对射孔套管抗挤能力有直接影响。长轴在环向的椭圆形孔眼的套管抗挤能力降低得最少 ,方形孔眼的降低得最多。在孔眼形状相同的情况下 ,孔眼面积增大 ,射孔套管的抗挤能力降低。当射孔密度小于 2 0孔 /m时 ,无论采用何种布孔方式 ,除方形孔眼外 ,套管抗挤能力的降低均不会超过 4 % ;大于 2 0孔 /m时 ,射孔参数对套管抗挤能力的影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射孔套管剩余抗挤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套管射孔后其抗挤能力将有所降低。建立了射孔段套管弹性抗挤性能分析控制的一般方程,并利用摄动理论给出了射孔套管弹性抗挤能力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确定了孔口附近塑性区随射孔套管的外压增加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确定射孔套管抗挤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孔眼附近的应力集中所引起的塑性区的存在,明显影响了射孔套管的抗挤强度。与弹性分析结果比较,弹塑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验值。孔眼的形状对射孔套管抗挤能力有直接影响。长轴在环向的椭圆形孔眼的套管抗挤能力降低得最少,方形孔眼的降低得最多。在孔眼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孔眼面积增大,射孔套管的抗挤能力降低。当射孔密度小于20孔/m时,无论采用何种布孔方式,除方形孔眼外,套管抗挤能力的降低均不会超过4%;大于20孔/m时,射孔参数对套管抗挤能力的影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12.
《科技成果纵横》2008,(2):F0004-F0004
铁岭昊元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座落于铁岭辽海工业园区,是一家以生产石油钻采设备、井下工具为主的专业厂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弯曲梁理论,建立了套管柱受非均布外挤压力作用的力学模型;并应用解超静定问题的正则方程和力法准则对该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在非均布外挤压力作用下套管圆周上的弯矩、剪力、轴力、应力和位移的分布规律。计算表明,在非均布外挤压力作用下,套管抗挤毁强度大大降低。该力学模型不仅可以解释深井套管挤毁机理,而且可以改进深井套管抗挤强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不同石油计量表对进出口原油及成品油进行计量计算,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阐述了正确采用和使用石油计量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界中,腐蚀是最为常见的现象。在钻采工作中,由于开采环境较为复杂恶劣,设备长期处于该种环境中,极易受到腐蚀。本文针对当前石油钻采中设备遭受腐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以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原理作为出发点,对各类设备的防腐工艺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证明文章所提几种防腐策略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推荐了一种预测石油馏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在对31种纯化合物和国内外79种石油馏分进行回归的基础上而得到的,应用范围广,精确度高,计算参数容易确定。只须知道石油馏分的密度和由模拟蒸馏得到的实沸点50%点馏出温度,即可利用本方法预测石馏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预测误差大部分在-2% ̄2%,相对标准偏差为2.95%。与其它常用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用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1700)石油馏分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套管抗挤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田套管损坏情况,建立了轴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套管内力计算模型,利用能量法和曲杆理论,分析研究了3种对称载荷作用下的中厚壁套管抗挤能力,给出了理想套管抗挤强度和套管屈曲临界挤毁压力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临界挤毁压力的计算公式可靠,载荷的集中程度与抗挤毁能力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研究套管抗济强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油井安全,并尽可能减少固并套管金属消耗量。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力学课题,它的解决可以为一系列类似结构,比如筒形容器的外压强度和稳定问题提供计算方法。因此,这个问题长期来为人们所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 目前我国一口3000公尺左右深的油井平均消耗150~250吨的套管钢材;而且井越深,消耗钢材占成本的比例越大。就我国而论,用于石油套管的投资约占钻井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见,研究如何降低一口井的套管金属消耗量,具有很大经济意义。 当前就我国来说,既存在着节约套管的很大潜力;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套管事故。怎样分析这种矛盾的状况呢?这要从井身结构、管柱设计、强度计算、工程工艺质量及修井措施等几个方面来研究。我们认为,我国在工程及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复杂结构井在石油钻采中的广泛应用,由腐蚀缺陷引起的套管挤毁失效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修井周期增大,开采成本增加,成为制约钻采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将GB/T 19624—2004含缺陷压力容器评定标准运用到含腐蚀缺陷套管的抗挤强度分析中,将不同形貌的套管腐蚀缺陷规则化处理。通过理论与仿真对比验证,建立了精确的含腐蚀缺陷套管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研究了不同腐蚀缺陷套管的抗挤毁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椭球型腐蚀缺陷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缺陷深度和穿透型缺陷长度、宽度5个结构参数中,椭球型缺陷深度、短轴长度和穿透型缺陷的宽度是套管强度的最敏感参数。因此套管的抗挤强度分析应着重考虑腐蚀缺陷的影响。针对设计和使用的每种套管,都应考虑可预见的腐蚀缺陷进行精细化数值计算,以确保其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地面沉降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了由于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计算的研究现状 ,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太原市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一种分析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