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采用正己烷作溶剂将索氏提取的刺梨籽油进行甲酯衍生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刺梨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组成测定的方法。在实验优化条件下,分离鉴定出6种脂肪酸,主要含棕榈酸(4.40%)、亚油酸(49.35%)、亚麻酸(40.43%)、硬脂酸(2.46%)、油酸(0.22%)、花生酸(0.80%)。结果表明正己烷提取得到的刺梨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皮松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分类学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白皮松种子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并与另外7种松属植物种子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作者结合白皮松的外部形态、化学分类材料、染色体组型分析、木材解剖特征、木材超微结构以及木材的性质等,运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将白皮松组从单维管束松亚属中分出来,建立了白皮松亚属。  相似文献   

3.
海边月见草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海边月见草种子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种子油中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以亚油酸含量最高,达80.12%,并含有一定量的γ-亚麻酸;同时对海边月见草两个不同产地,两种生长季节,3种不同成熟度的种子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和分析,为海边月见草种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萃取吉首市郊区4个采样点的大戟科植物假奓包叶的种子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的假奓包叶种子油提取率平均为22.71%,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分别为8,7,5, 4种;各采样点植物假奓包叶的种子油共有的、相对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成分为亚麻酸(52.38%)、亚油酸(28.18%)、硬脂酸(13.30%)和棕榈酸(5.78%),其总量占总脂肪酸的99.47%.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和甲基酯法提取三种新疆甘草籽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从种子油中分离并鉴定了 20种成分.主要成分有十五烯酸,棕榈酸,硬脂酸,十八烯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新疆"三种药用甘草籽油"PUFA:SAF的比例均为9.82:10.13:9.09均大于2,可见甘草籽油有利于降血脂,具有较高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对刺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其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蔷薇科10种野生植物籽油脂肪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采自青地海境内蔷薇科Rosa,Prunus,Malus三个属的十种植物种子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植物种子油脂中,主要含有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在Prunus属的植物种子油脂含量最高,亚油酸在Malus和Rosa属的植物处子油脂中含量最高,此外,Rosa属还含有较多的亚麻酸,对国内其它地区同类植物种子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与本研究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的油料资源,对野生植物种子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以正己烷/乙醚(V/V=4/3)作提取剂,0.4mol/L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作甲酯化试剂,采用室温下快速酯交换法制备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种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其中5种野生植物种子的亚油酸含量为60.45%~79.96%。与几种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被测样品的脂肪酸组成与常见植物油是类似的,但其亚油酸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油。同时还分析了几种水果子的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薄层层析法和气相色谱法对野生植物木了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得知木了种子油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有油酸43.2%,亚油酸27.4%,软脂酸21.7%。  相似文献   

10.
对印楝油进行皂化得到了印楝油的总脂肪酸,将总脂肪酸甲酯化得到总脂肪酸甲酯,用GC-MS联用仪测定其中所含高级脂肪酸.结果表明印楝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十种高级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青海境内楸子种子的油含量、理化常数、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植物籽油中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为93.45%,其中亚油酸含量为70.83%.  相似文献   

12.
探究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种子的顽拗性和休眠特性,为刺梨种子的保存和解析刺梨在自然条件下的种群繁衍、扩散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在3℃和-3℃低温下保湿贮藏后定时播种的方法,以不进行低温保湿贮藏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失水率的和未失水的刺梨种子在不同低温下保湿贮藏80 d后的萌芽率,并对在3℃下保湿贮藏不同时间的未失水刺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进行测定,同时测定未失水种子在3℃下保湿贮藏过程中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刺梨种子不耐失水,也不耐0℃以下的低温,对失水和0℃以下的低温反应敏感。失水或在-3℃下贮藏会丧失刺梨种子的生命力。在3℃条件下对未失水的刺梨种子进行低温保湿贮藏,能够保持种子的生命力并解除种子的休眠,在此过程中,刺梨种子中的ABA含量不断降低,GA1+3、ZR和IAA含量不断升高,GA1+3、ZR和IAA与ABA的含量比值不断增大。未失水的刺梨种子发芽率与种子中的GA1+3、ZR和IAA含量呈...  相似文献   

13.
构树种子油的维生素E测定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法提取构树种子油,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了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分析了构树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为410.45 mg·kg-1,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珠光脂酸等脂肪酸,且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等,亚油酸的质量分数为77.984 mg·kg-1。  相似文献   

14.
大麦籽粒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大麦籽粒油脂的质量分数及其脂肪酸组成。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和酸水解法提取大麦籽粒中的粗脂肪油,再经过氢氧化钾/甲醇碱催化甲酯化法进行衍生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大麦籽粒粗脂肪的提取量分别为1.87g/100g和1.98g/100g,分别鉴定出12种和14种脂肪酸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52.20%,53.27%)、棕榈酸(22.75%,22.15%)、油酸(16.35%,14.63%)和亚麻酸(4.65%,5.48%),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都超过75%。研究结果可为大麦类食品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地域环境对乌桕种子油脂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全国11个省的21个市(县)74份乌桕种子样品的油脂成分含量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①皮油中棕榈酸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而皮油中油酸含量与纬度呈正相关②皮油含量与经度呈正相关;③皮油含量、皮油中棕榈酸含量与年积温呈正相关,皮油中油酸含量与年积温呈负相关④皮油含量、皮油中棕榈酸含量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皮油中油酸含量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女贞果实多糖提取工艺优选和种子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实验L9(3^4)对女贞全果及外果皮的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所选4个因素(乙醇体积分数、加水量、加热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全果和外果皮多糖提取的影响相对不显著,采用短时多次提取,多糖提取比较完全。种子油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油酸(44.378%)、亚油酸(41.934%)、棕榈酸(4.525%)、硬脂酸(1.843%)和亚麻酸(0.867%)等,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7.179%,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浙江红花油茶茶油中脂肪酸主要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浙江红花油茶茶油中脂肪酸性状的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产地油茶茶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单株间变异主要可分为3类: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变异系数较大,其次为棕榈酸,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小.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在产地间差异不显著,硬脂酸和油酸在产地间差异显著,棕榈酸在产地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锦灯笼种子油,经皂化和甲酯化,用GC-MS联用法分析和鉴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从锦灯笼种子油中共检出15种脂肪酸成分,主要是8-十八碳烯酸甲酯(58.40%)、软脂酸甲酯(20.29%)和硬脂酸甲酯(14.6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0.88%和39.12%...  相似文献   

20.
番茄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新的食用油资源,用甲醇—氯仿(1∶3)萃取番茄籽中的粗脂肪,经过皂化,酸化,甲酯化处理后得到脂肪酸甲酯。色质联用仪(GC-MS)分析得到的43种脂肪酸。脂肪酸的含量为66.36%,亚油酸为63.54%,说明番茄籽油具有很好的营养和食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