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两极矛盾观,当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存在严重缺陷.继续沿用"敌我矛盾"的提法不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讲话中关于社会矛盾的内容没有采用"敌我矛盾"的提法.今后,除非发生外敌入侵或大规模武装叛乱,应停止使用"敌我矛盾"的提法.  相似文献   

2.
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毛泽东此时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创造了两类矛盾学说,给这一转变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同时,由于这一矛盾学说内在的是理论局限,也使这一转变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从民主法制的角度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的"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思想是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在着重两个"牢牢把握"的视域下,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探讨两个"牢牢把握"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内在关系,在总结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基础上分析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生成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民内部矛盾是个历史的社会问题。在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发生了许多变化,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变化,大力探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成因,并寻求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理论任务和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逐步加快的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分配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革,导致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为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基于和谐社会构想的理论背景,以经济、政治、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和谐社会构建中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状况,进而提出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完整而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创造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主要表现在: 首先,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这说明,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回应现实要求,对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回答。它阐发的整合多元利益诉求的全面发展观,培养公民政治认同和道德共识的文化建设观,协调群众利益矛盾的人民利益观,是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人民内部矛盾是个历史的社会问题,在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发生了许多变化,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变化,大力探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成因,并寻求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理论任务和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
应用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阐明了矛盾学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情绪情感是影响人的认知的内在因素,个体社会情绪的发展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影响人的社会适应。应用“顺应社会性”、“注重文化作用”、“自主发展”、“积极引导”等策略来培养良好的社会情绪,通过“培养积极社会心态”、“加强自我情绪理解”、“缓解矛盾心理”、“理顺社会情绪表达”等方法来调适社会情绪。对社会情绪的调适有助于个体理解他人、理解社会,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减少反社会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非常关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各自对“人民”以及“人民内部矛盾”概念和内容的理论认识,并在实践中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庸"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对"奉儒守官"、"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的杜甫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以杜甫对六朝诗歌的评价为中心,通过与陈子昂、李白以及元结文学主张的比较,侧重分析杜甫诗歌理论中所体现的"中和"思想。杜甫主张"历代各清规","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以他所坚守的儒家标准,使其文学主张取得了"好古而不遗今,务华而不去实"的"中和"效果,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杜甫的"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14.
富于理论创新精神的邓小平,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及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命题,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作出了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其理论创造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即凭客观存在的事实引出正确的结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先驱探索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社会主义实践,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概念,区分了两类矛盾,形成了系统的矛盾动力思想。深入分析毛泽东矛盾动力思想的理论形成和实践探索,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阐述和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及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和特点,揭示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提出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7.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即参与了大量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探索,不仅为他写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且对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相当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萨特人生观有其自身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上的认识矛盾、虚无与自由的矛盾以及“人世”与“出世”的矛盾。这些矛盾有其客观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在肯定其人生观积极的价值的同时,更应看到和克服其消极的作用,进而帮助青年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我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会管理理念,思想上坚持"民本"理念,政治上坚持"民主"理念,经济上坚持"民生"理念。以"民本、民主、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思想的创新,而且是我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结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冯彬  巫县平  刘良源 《江西科学》2012,30(1):47-49,60
遵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的若干意见》2个文件精神,课题组于2010-2011年到江西铜鼓县的修河源头——大沩山和庐山进行野凤仙科考。联想到为实现功能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接,能否通过野生引种、驯化、组培、投放市场,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