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以热力学第一、第二两大定律为主线,分析和论证了能量及其转化的实质,阐述了(火用)、(火无)、(火用)损失、熵产生和不可逆过程等一些节能理论中常用的重要的热力学基本概念,并从获取最大有用功的角度证明了任何热力过程的理论极限就是其相应的可逆过程,而(火用)正是可逆过程中物系所能作出的最大有用功。文中对两种典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法——熵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归纳给出了(火用)分析法的所有基本要点,并将其与熵分析法进行了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研究了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的体系模型,然后使用能量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推导了体系的能源利用率、(火用)效率、节能率和节能量的公式,并且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谏壁发电厂向镇江化工厂供热的典型工程进行了具体计算。从而为热电联产方案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与分析”一文中有关蒸汽动力循环中确定最优给水焓值的讨论持有不同的看法。[1]文认为对于抽汽回热给水蒸汽动力循环来讲,“(火用)分析得到的最优给水焓值i_(sn),要比传统的焓分析得到的值低。所以根据(火用)分析的结果,可以选取更为合理的给水焓值。”为此本文用焓分析及(火用)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问题。结论是:对同类型的蒸汽动力循环来讲,在相同的前提下,无论用(火用)分析还是用焓分析寻求最佳参数时,结论是一致的,不存在何者更为合理的问题。且指出了[1]文之所以得到这一不确切结论的根由。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国内能逐步对(火用)在制冷中的应用引起注意,本文介绍了(火用)的基本概念。列出了制冷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火用)平衡及(火用)损计算式,并通过对压缩式制冷机的具体计算,介绍了(火用)分析的方法,绘制了(火用)焓图与(火用)流图,指出了使用(火用)图及(火用)分析的优越性,列出了某些国产制冷机的(火用)效率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为基础,从能的“量”与“质”入手,研究分析了水/乙二醇升温吸收式热泵系统及单元设备的,用效率,(火用)损失,(火用)损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火用)概念出发分析了空调系统中的各类(火用)负荷,探讨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为此,以室外空气状态为参考环境,建立了各类(火用)负荷的计算公式,包括室内显热(火用)负荷、室内潜热(火用)负荷、新风显热(火用)负荷和新风潜热(火用)负荷。以长沙某办公建筑标准层为例,分析了其空调系统在夏季工况下间隙运行时的空调负荷与风冷和水冷两种情况下的(火用)负荷。结果显示,空调负荷和(火用)负荷在范围及变化趋势上存在明显差异;空调负荷的品质很低,应采用低品位能源;新风潜热(火用)负荷在空调(火用)负荷构成中最大,采用表冷器除湿将产生大量冷凝水(火用)损;室内显热(火用)负荷的峰值比室内显热负荷要推后4h;采用水冷空调系统的(火用)负荷明显低于风冷空调系统的(火用)负荷。  相似文献   

7.
电站锅炉(火用)平衡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燃料(火用)和烟气(火用)的计算,阐明锅炉(火用)平衡计算的类型和原则,给出电站锅炉(E—670/140型)(火用)平衡的计算结果,并指出降低锅炉(火用)损、提高锅炉(火用)效率的途径和具体办法。本文还对影响燃烧(火用)损的一些因素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所设计的余热源换热器网络的物理模型,以(火用)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导出了换热网络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序贯无约束极小化(SUMT)方法,获得了优化数值解和工程解。实例表明,与未优化的实际方案相比,优化换热网络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分别提高33.3%和21.7%。当采用双级热水扩容法回收动力时,优化换热网络的动力回收系统的(火用)效率提高10.9%。  相似文献   

9.
运用复杂系统能量传递-转换模型,对乙苯在绝热式反应器中脱氢制苯乙烯反应系统作(火用)分析,用系统(火用)流图代替结构特性,可简化对系统的分解与数学运算,并建立该系统的能量模型。推导了系统总(火用)效率与能量单元(火用)效率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探讨了高温焓(火用)与低温焓(火用)的概念,计算出系统总(火用)效率、各能量单元(火用)效率与能量单元(火用)效率贡献系数,确定节能的主攻方向。分析结果与工厂实际数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指出前人关于(火用)和(火无)定义中某些不足,提出(火用)和(火无)的新定义,并分析这两个量的物理意义,解释有关(火用)和(火无)的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疑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东汉——东晋时炼丹学家魏伯阳、葛洪等作符号,如“▽”代表水,“△”代表火,现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常将“△”代表加热“+”德国乌特曼最先提出(1489),1514年荷兰的霍克始用“-”德国乌特曼最先提出(1489年),1514年荷兰的霍克始用“×”英国昂特兰最先提出(1631年) “。”德国莱布尼兹最先提出(1696年)。另说系哈里奥特首创。“÷”瑞士哈里希最先提出(1559年)  相似文献   

12.
(火用)平衡是(火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本文介绍了工业炉(窑)(火用)平衡所用的重要概念和基本思想,以及可能遇到的主要理论性问题,并给出进行连续加热(火用)平衡所采用的实用计算公式。 本文针对工业炉(窑)内部(火用)损分布的计算问题,对于内部存在燃烧与传热两大环节的炉型,将能质引入(火用)平衡计算,提出了可逆传热物理模型。该模型运用(火用)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结合炉子热工特点,利用热力学状态函数方法,建立衡量实际传热不可逆程度的可逆传热样板。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可求得传热不可逆(火用)损的分配。 最后,作者根据在热平衡与(火用)平衡计算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将热平衡计算基准温度统一于(火用)平衡基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复杂物质化学(火用)的计算模型及计算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际燃烧过程为计算模型,导出了通用而简便的复杂物质化学(火用)的计算式。结合我国煤炭资源,提出了煤灰分的平均标准比熵值及估算煤热值的关联式。这些给计算复杂物质的化学(火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并可供工程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14.
SKS炼铅氧气底吹炉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SKS氧气底吹炉内、外部不可逆损失的机理,采用(火用)平衡分析法建立SKS氧气底吹炉的(火用)分析模型,对SKS氧气底吹炉的能量、(火用)损失分布状况以及(火用)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热、(火用)平衡2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没有烟气回收装置和余热利用设备时,SKS底吹炉的(火用)效率仅为25.28%,排烟(火用)损失、输出产品的物理(火用)和内部化学反应等不可逆(火用)损失达74.72%,炉子的节能潜力很大;总(火用)流量为 1.527 275 2×1011 J/h,远远大于总热流量6.399 425 0×1010 J/h,说明(火用)平衡分析比热平衡分析更能反映SKS氧气底吹炉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本质,应推广采用(火用)效率来评价类似有色冶金炉窑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5.
对压气机压缩过程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均与进气流量、进口温度、进口压力及冷却水流量有关.不同压缩过程(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也不同.为了取得较高的(火用)效率,应合理选择上述参量使实际过程尽量趋近于等温压缩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运用系统工程逐层分解的原理建立了氨合成系统能量模型。确立了氨合成系统(火用)效率表达式与单元(火用)效率和系统(火用)效率的数学关系式,求出能量单元的效率贡献系数,并确定节能改造的主攻方向。还推导了氨合成系统(火用)损失与效率贡献系数的数学关系式,并论证了效率贡献非但与(火用)损失有关,还与能量单元之间的组合型式,即(火用)流成分是否转化有关,因此,对于复杂系统单凭(火用)损失值进行(火用)分析具有一定的偏面性。  相似文献   

17.
在简要地阐述了制冷系统(火用)析的基础上,对单级压缩氨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氨制冷循环进行了 详尽的(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计算,进而可以得知系统各个环节能源利用的情况.同时简单地介绍了减少(火用)损失、 提高(火用)效率的一般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典型燃气轮机总能系统热力学分析,认为(火用)效率是各类燃气轮机总能系统具有可比性的热力学完善性指标,通过(火用)分析可查明(火用)损失分布。文中指出提高(火用)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燃气透平进气温度,它是影响总能系统(火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而余热的利用方式对其影响不大。从热能综合利用的角度来看,总能系统宜兼有高的热利率与(火用)效率,因此,对总能系统进行能分析仍属必要。  相似文献   

19.
除湿转轮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除湿转轮(火用)效率模型,应用除湿转轮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和实验装置分析了通道中湿空气的(火用)及炯效率,研究了影响(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的因素.结果显示:吸附通道中作为收益的扩散戈用所占比例较小,表明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较低,回收再生过程排气中的热(火用)可以提高装置(火用)效率;当传递单元数NTU在0-2.5时.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随NTU的增加而迅速升高,当NTU2.5时,这一趋势变缓;除湿转轮在最佳转速下运行时其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同时迭最大;提高再生温度可以提高除湿转轮的除湿性能,但其(火用)效率却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能质系数和(火用)平衡等概念,介绍(火用)值的计算方法,并列举均热炉的(火用)平衡,以探讨工业节能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