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针对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的碰撞检测算法,它将节点反插技术引入到NURBS曲面细分中,通过控制点间距离测试进行精确碰撞检测.该算法首先插入几何意义较为清楚的控制顶点,反算出要插入的节点,再采用节点插入技术将曲面细分,然后为逐步细分的曲面控制点建立固定方向凸包(FDH)包围盒,以尽早排除不可能碰撞的情况.在到达一定细分层次后,进行曲面之间的距离测试,若距离小于某一阈值,则认为发生碰撞.通过虚拟环境中蝴蝶与玉米叶的碰撞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应用于由NURBS曲面表示的物体碰撞检测,在细分层次为5,阈值为0.0006时,可以使本例碰撞检测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Loop细分曲面上的一系列执行切分算法及交互操作的规则.切分算法是在给定边的尖锐程度上通过执行一次细分多面体现网格而实现的.一般地,相交于一个顶点的边数并没有限制,而且,每一个边的切分值可以不同.这一交互切分算法将有助于加强用细分曲面进行曲面造型的计算机图形系统.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Loop细分曲面上的一系列执行切分算法及交互操作的规则,切分算法是在给定边的尖锐程度上通过执行一次细分多面体现网格而实现的,一般地,相交于一个顶点的边数并没有限制,而且每一个边的切分值可以不同,这一交互切分算法将有助于加强用细分曲面进行曲面造型的计算机图形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裂算法中最小距离在NURBS曲面间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以包围体来代替包围盒(AABB)的思想,在求凸包间距离时选取了GJK算法,并对分裂算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在算法精度以及算法速度方面实现了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点云模型控制网格的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网格是三维模型表示成位移细分曲面的关键.针对采用紧缩包围盒方法在处理表面有大凸大凹的点云模型时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从点云模型中重建其表面控制网格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点云的包围盒均分为n×n×n个小体元,然后,通过一种类似三维种子填充的算法对点云外部的小体元做上标记,并删去这些小体元,最后从剩下的体元外表面上产生一个初始的控制网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快速地产生位移细分曲面的控制网格,而且能更好地逼近于原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二阶常系数微分算子的零空间及其初值问题解的唯一性,引入了广义B样条曲线的概念,给出了B样条曲线的一种统一表示形式,介绍了其求值算法及节点插入算法,并以多项式B样条为例,将样条曲线的求值算法和节点插入算法推广到曲面.数值实验表明,求值算法和节点插入算法对样条曲线和样条曲面均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直线与高精度细分曲面求交效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利用细分曲面网格拓扑结构特性,研究直线与Catmull-Clark细分曲面求交的高效方法.首先,构造一个新的数据结构,实现Catmull-Clark细分曲面的分片表示.然后,对每个细分曲面面片创建轴对称包围盒,结合包围盒干涉检测技术,快速排除不与直线相交的细分曲面面片,根据细分曲面面片网格拓扑结构特性,提出细分曲面面片多级分割技术.最后,通过一定级别的分割并结合轴对称包围盒干涉检测技术,快速锁定与直线相交的四边形面片并获得交点.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逼近与插值相结合的曲面构造法 .阐述了一种基于能量法的曲面节点整体插入算法 ,将它运用于初始曲面的构造 ,并在自行开发的面向数控加工的曲面造型系统中实现 .实践表明 ,这种算法能够一次性求出曲面上的所有未知节点 ,并使曲面具有较好的光顺性能 .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Catmull-Clark细分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Catmull-Clark细分算法的自适应算法,自适应过程由离散点的曲率C来控制,计算多面体中各离散点的曲率,与已给定的曲率值相比较后,得出的可继续细分的点,边,面和不可继续细分的点,边,面用来作为下一次细分的依据,按该步骤迭代可实现局部细化,采用原始Catmull-Clark细分算法,细分过程中网格数量会快速增长;而自适应算法通过选取理想的C值,能够大幅度抑制细分过程中网格数量的快速增长,并能获得与原始算法光顺程度基本一致的曲面。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量法的曲面节点整体插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逼近与插值相结合的曲面构造法。阐述了一种基于能量法的曲面节点整体插入算法,将它运用于初始曲面的构造,并在自开开发的面向数据控加工的曲面造型系统中实现。实践表明,这种算法能够一次性求出曲面上的所有未知节点,并使曲面具有较好的光顺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凸多面体剖分的并行碰撞检测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传统的碰撞检测算法对于复杂多面体之间的碰撞检测时间过长的缺陷,提出并证明了一种凸多面体的剖分算法,该算法能将复杂的凸多面体剖分为简单四面体,利用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并行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碰撞检测的实时性.给出了基于凸多面体剖分的并行碰撞检测算法与常规算法的比较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加权部分简单多边形为凸多边形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加权剖分简单多边形为凸多边形算法的权函数做了改进,新的权函数容易计算,可以反映在点对间加入部分线时获得剖分在形态质量方面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来引导剖分。给出了一个利用这种权函数加权剖分简单多边形为凸多边形的算法实现步骤,讨论了所建立算法的性质。结果表明算法既能够使剖分得到的凸多边形数目较少,又能够使得到的剖分具有较好的形态质量,因此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臂移动机器人三维仿真中存在大量非凸模型而无法精确进行实时碰撞检测,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节点树实现凸分解的方法.利用分解得到的单位形体的顶点数据,使用Quickhull算法构造应用于V-Clip算法的凸多面体,实现虚拟环境中模型与机器人之间的精确碰撞检测.为了提高碰撞检测的效率,优化仿真过程中碰撞检测的实时性,采用了包围盒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较高的碰撞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凸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凸多边形直径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凸多边形顶点x坐标、y坐标的极值点,然后通过极值点将凸多边形分为几个区域,最后计算这些不同区域中顶点的距离可得凸多边形的直径.该算法简单,运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极值分析研究了,n=3,4时,Ⅳ中置换凸体的结构特征.R^3中置换凸体是一个六边形,R^4中置换凸体是一个由8个六边形和6个四边形组成的十四面体.  相似文献   

16.
柔性物体变形及动画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任意两个多面体间内插变形的实现方法,并对算法中的具体实现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其关键是建立两个多面体间的映射关系,给出凹多面体到凸多面体的变换方法,并对球面展开成平面的具体特殊内插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保证内插的光顺  相似文献   

17.
一种计算冲压零件轮廓相似度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网络应用对轮廓相似度计算在速度和数据传输量方面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非离散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采用直线和圆弧来表达轮廓曲线.在对图形进行范化处理后,将待匹配轮廓按照一定步距进行旋转.然后依次以待匹配轮廓或目标轮廓作为模板,计算模板的所有顶点与其在另一个轮廓中对应点的距离平方的平均值.在所有角度中,平均值之和的最小值即为两个轮廓的匹配度.该算法同时适用于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匹配准确性.和以往的离散方式相比,该算法减少了需要传递的数据量.提高了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秦俑碎块匹配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了基于轮廓曲线和特征区域的碎块匹配算法.提取碎块的断裂面及其轮廓曲线,并将轮廓曲线进行分段,再采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将轮廓曲线进行匹配,以实现碎块的粗匹配;根据体积积分不变量计算碎块断裂面上所有顶点的凹凸性,并将断裂面划分为一系列或凹或凸的特征区域;计算断裂面上各个特征区域的质心,并采用改进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对质心进行匹配,以实现断裂面的细匹配.实验采用了3种匹配算法对秦俑碎块数据进行匹配,结果表明基于轮廓曲线和特征区域的匹配算法能更加精确地完成碎块断裂面的完全匹配和部分匹配,并在细匹配阶段取得了更高的迭代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9.
将建筑工程量中沟道、基础扣减量计算等问题,归结为多面体相交交集体积的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计算不规则多面体相交体积的逐级分解算法.该算法以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些基本算法为基础,并改进了其中判断点是否在平面内的交点计数法,导出了计算公式.通过定义分割函数,使该算法无论是对凸多面体还是凹多面体的相交体积计算,都是适用的.以计算机软件实现了该算法,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