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略谈英语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词可分为完全同音异义词和部分同音异义词两大类。完全同音异义词(perfecthomonyms)指发音和拼写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其中有的是同类词,如:bank(n.)岸—bank(n.)银行;有的属不同词类,如:angle(...  相似文献   

2.
一、词的音义比较关系及其类别普通语言学认为: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物;声音是词的形式,意义是词的内容。因此将词和词相比较,就显然存在一个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同异问题。对于词的这种同异关系,虽然一般的语言学著作还没有给它一个特定的名称加以称说,但由于它是一个明显的客观事实,人们很早就认识了它,并在语言研究和言语活动中运用了它。例如中外语言学家已经根据词的这种关系在词汇中划出了“声同义异词”和“声异义同词”两个类别,中国古代训诂学家  相似文献   

3.
词的组织与搭配对于英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它还可以扩展词汇量.本文论述了句段的表示、所使用的词的词形变化、结伴关系、词或短语的选择限制、词的异构同义和同构异义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词的组织与搭配都处于突出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韩国语中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之间的模糊性问题,从词源同一性、词义关联性和句法属性等三个角度阐述了二者的区分标准,并指出韩国语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的区分标准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多种标准并用,且呈现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兰宁鸽 《科技信息》2011,(24):I0136-I0137
双关语是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异义、同词异义,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格式,因汉英两种文化差异,很难在各自的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同音、同词异义的词语,因而给英译双关语带来困难,但杨宪益先生与戴乃迭夫人在翻译文学巨著《红楼梦》时,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背景,采用直译和意译处理双关语,取得语言含蓄美的效果,成为我们进行双关语英译可借鉴采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什么?什么是创新?对于这个概念好像已经没有太多的异义,其实不然。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许多问题与此有关。当我们将“创新”分解出“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概念之后,这里所说的“创新”,已经不是英文“innovation”一词原来的意思。因为在经济学家熊比特那里,“创新”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对应)原本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指一种商业或经济行为,是从投资技术研发到设计制造、市场营销直至实现商业价值,并重新进行研发投入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英语双关语运用词语或短语多义性来暗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义及不同的语义关联,或运用词语的同音异义或近音异义性进行多层次的语义暗示,体现了英语语言的诙谐与幽默,承栽着与其它修辞手段不一样的语义特征。其语义特征主要有双重性、审美性和游戏性。  相似文献   

8.
朱琳 《科技信息》2010,(23):I0244-I0244
词汇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基础。英语词汇中的同音异义词发音相似、拼写相近、但词义没有联系,学生在应用中常常出错、引起误解。在教学中若能对这类词进行分类将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促进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赵玲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1):119-121
在音乐中,“乱”是一种古代曲式术语,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乐舞,以及汉、魏相和大曲中,均有“乱”的歌词实例。巴人音乐申的“乱”不仅是音乐的高潮,而且是古代整个宗教祭祀活动祭仪的高潮部分。对于“和声”一词,因读音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巴人音乐中的“和声”,指歌曲衬词中由他人应和帮腔的部分,也称为“垫词”或“衬词”,具有即兴性和随意性。巴渝遗音《竹枝词》中的“竹枝”与“女儿”就是其和声。  相似文献   

10.
孙晶  马越  郝春静  王慧  蔡宁 《科技资讯》2010,(9):203-203
双关是俄汉两种语言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格,从广告语到文学作品,随处可见双关的使用。它主要利用同音异义、谐音或一词多义表达隐含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力和修辞色彩极强,因此在俄汉语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俄语中有多种辞格,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语用功能。双关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通过对比俄汉双关语的定义来探寻双关极强的特定语言和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1.
略论古汉语的同形反义词──兼为“反训”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训”谈起在古代汉语经典文献的注硫和训信专著或辞书中,我们常常可见一些语言现象,诸如“乱,治也”;”受,授也”;“故”,洲“古也”、又训“今也”;“落”,训“死也”、X训“姐也”,等等。从表面看,人们不难发现:它们训释词与被洲释词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前二例);或一个词的训释词(即义项)中有两个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后二例)。古人概括其特点为“一字两训”,“义相反而实相因”(王念孙悟)。O这就是传统训治学之所谓“反训”。其被训释之字(词),也笼统地被称之为“反训率”或“反训词”。晋人都球首先…  相似文献   

12.
李昱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225-225,235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词汇教学需要一定的科学策略,例如通过对阅读环节的利用、词汇场理论的应用、词的搭配和构词法的掌握、同义词与反义词和同形或同音异义词的了解等,进行比较全面的科学训练,以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词汇,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3.
张薇 《科技信息》2008,(23):252-253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上产生了较多的差异,其中两者在词汇上的差异最为明显,它主要体现在同词异义、同义异词、拼写和特有词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朝鲜”一词的含义,学界至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阿斯达”的直接意思就是“早晨高山”,是“圣山”的意思。“朝鲜”可能就是“早山”一词的讹译,或是早期的韩国人在汉字词中,找了两个无论是发音还是意思都和其固有词相似的美词“朝鲜”对“阿斯达”一词进行的汉语翻译。“白”和“山”两大因素构成了韩民族最基本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认同,反映了韩民族对其远古起源的模糊记忆。  相似文献   

15.
自从伊朗扣留美国外交人员作人质以来,人们议论纷纷,谈古今中外人质问题的兴趣也浓厚起来了。人质,一般讲来是指拿人作押,以其生命来保证某种诺言或进行要挟、索诈;也可以这样说,人质是作为保证品或抵押品的人。在中国古籍中并无“人质”这个词,只有“质”,其涵义就是“人质”,相当于英语中的hostage。人质有些是有关双方经过商议后进行授受的;有些则是强行绑架、扣押的。这种情况不但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即在一国之内也时常发生。近世匪徒常绑架有钱或有地位的人作人质,  相似文献   

16.
“诸”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兼词,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助词“乎”)的合音词。“诸”作为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兼词,使用时一般放在句中动词的后面,“诸”所含的“之”是动词的宾语,“诸”所含的“于”则作为引出时间、地点、对象的介词,因此,在“诸”字后面还有一个介词所带的宾语。例如在“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这个句子中,“诸”字所含的“之”指代玉,是“献”的宾语,“诸”字所含的  相似文献   

17.
从八个方面对英语同音异形异义词的生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汇中,自古以来就有合音词。如古代汉语词汇中的“诸”为“之乎”的合音词,“叵”为“不可”的合音词。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也有“您”(你们)、“甭”(不用)等合音词。合音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词的形式,表现双音节词或短语的意义,读音上以原词或短语前一个语素或词音节的声母,跟后一个语素或短语后一个音节的韵母(或某一部分)拼合而成为单音节词,很像传统的“反切”法。因此,合音词语音形式小而词义容量大,是语言交流交际中唯一的一种一个言节两个语素的简练形式,可谓既经济又实用的浓缩语言形式。无疑,合音词是口头…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词根带词尾的“附加式”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常见的词尾有“子”、“儿”、“头”、“者”、“员”、“性”、“化”等。这些词尾总是附着在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后面,同它们组合成有了某种附加意义的新的合成词。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其中在结构形式和表意方式上都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化”一、“化”尾词的构成方式“化”尾词是由词根加“化”构成的。“化”尾词的词根,通常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实词。  相似文献   

20.
刘然 《科技智囊》2006,(11):48-50
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团队”这个词,它不仅可以代表工作小组,也可以指大型企业单位。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找出许多和它意义相近的词,如“组织”、“集体”等等。可是,为什么只有它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这个词的词义入手:“团”可以理解为紧密联合的,团结的;“队”则指一群人。“团队”顾名思义,便可解释为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一群人。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词不仅表现出了单位状况——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并且,它还点出了支撑一个集体或企业最重要的力量——凝聚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团结。所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这个词的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