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菌渣栽培草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种类的菌渣(香菇、平菇、金针菇)处理后加入辅料作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的栽培,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菌渣栽培草菇,与传统的稻草栽培配方相比,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生物转化率达到22.6%,比传统稻草栽培料高出15.7%,说明菌渣用于生产草菇菌种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以工厂化金针菇菌渣为主料二次栽培草菇的应用前景,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营养特性和混配基质发酵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草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同时通过评估品种间对木质素、纤维素利用及其降解酶的活性差异,并结合生物转化率筛选出适宜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品种.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中添加40%杏鲍菇菌渣、15%~17%的玉米芯有利于调节基质中的碳氮比、孔隙度和持水力,可显著提高草菇的产量.草菇v23品种走菌速度最快,漆酶和可溶性蛋白酶活性较高,生物转化率达到17.48%,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品种,适宜于以金针菇和杏鲍菇菌渣为基质栽培草菇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6,(4):517-520
以悬铃木落叶、悬铃木落叶+辅料、悬铃木发酵叶、悬铃木发酵叶+辅料、棉籽壳(对照)为培养料,开展落叶资源在平菇栽培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在经发酵处理叶片上的菌丝要比没有发酵叶片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时间早,收获时间早,但生物效率和品质没有差异;2添加以麸皮、过磷酸钙、尿素和石膏粉为主要辅料的处理,要比没有添加辅料的处理(干叶、半发酵叶)菌丝生长的速度快,现蕾时间早、采收时间早、结束采收时间提前,产量高,生物效率高;3作为对照的棉籽壳培养料,其菌丝生长的速度、现蕾的时间、采收的时间、产量、品质和生物效率都优于树叶的各种处理,但结束采收的时间晚于发酵叶的两个处理,其产品的品质与发酵叶+辅料处理相当;4虽然悬铃木叶的各种处理栽培菌菇的效果不及棉籽壳,但悬铃木树叶资源量大,价优,栽培成本低,可变废为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吴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枝屑栽培食用菌的潜力评价,对延伸吴茱萸产业链和加快吴茱萸枝条降解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吴茱萸枝条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食用菌中栽培周期较短的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验菌株,通过测定和分析吴茱萸枝屑、杂木屑和棉籽壳的营养成分,以杂木屑配方(CK1)和棉籽壳配方(CK2)为对照,探讨以吴茱萸枝屑代替CK1中20%(处理1)、40%(处理2)、60%(处理3)、80%(处理4)和100%(处理5)的杂木屑栽培榆黄蘑对其农艺性状、菌包基质降解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评价吴茱萸枝屑栽培榆黄蘑效果。【结果】吴茱萸枝屑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杂木屑的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比棉籽壳的低39.64%和16.55%;粗蛋白含量是杂木屑的4.25倍和棉籽壳的1.91倍,碳氮比是杂木屑的0.24倍和棉籽壳的0.55倍;在杂木屑中未检测到硒,而吴茱萸枝屑的硒含量是棉籽壳的7.69倍。吴茱萸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榆黄蘑,虽然增加了投入,但对菌丝萌发时间、长势...  相似文献   

5.
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菌草替代木屑和棉籽壳作栽培配料,进行工厂化栽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研究.试验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栽培配方作对照,设置含菌草不同比例的配方3组,每组配方配制栽培50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菌草配方菌丝满袋时间比对照缩短1~4d,生长周期比对照缩短3~9d,菌草可以促进杏鲍菇生长.不同比例菌草配方栽培杏鲍菇的生物率为73%~83%,单朵菇重72~91g,而对照的仅为71%和65g,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商品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在配制香菇菌袋栽培料时添加0.2%(质量分数)增菇激活酶,研究增菇激活酶对菌丝生长周期、菌丝胞外酶活力、栽培料理化指标、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增菇激活酶组的菌丝满袋时间为70 d,比对照组提前15 d.在菌丝转色期,增菇激活酶组菌丝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持续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菇后采收子实体,增菇激活酶组的生物学效率达96.75%,比对照组提高21.99%,子实体营养成分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凤尾菇肉肥味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具预防癌症作用的食用菌.本实验采用垃圾遗弃或燃烧的稻草和棉籽壳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配置了5个实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每个处理5个重复进行了栽培实验,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组优于其它组,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好,子实体的重量也较大,生物转化率最高为42.42%.用稻草、棉籽壳部分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棉籽壳为对照,以废棉、稻壳为原料组成4个配方,进行了袋栽平菇配比试验,对各配方的出菇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废棉中添加稻壳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与棉籽壳基本相同,生物学效率均在110%以上.在各种配比中,以在废棉中添加20~30%稻壳的出菇产量较高.利用废棉栽培平菇,既扩大了食用菌原料来源,又解决了棉花加工厂的废料再利用,是平菇栽培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02,20(1)
本项目以金针菇为代表菌株 ,以玉米芯、黄豆秸、花生壳、锯末等农林业废料为基质栽培金针菇 ,可获得与棉籽壳为基质同等的产量 ,原料成本降低了 75 % ,而且生产的金针菇子实体的多糖含量高于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棉籽壳基质 ;通过金针菇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子实体粗多糖的提取率达 4 .6 9% ,而目前国内的提取率为 3.1 % ;金针菇多糖为功能因子研制的膨化营养食品与普通膨化食品相比具有口感好、蛋白质含量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特点 ,经检测符合GB1 74 0 1 -1 998标准的要求。以我省丰富的农林业废料为原料 ,通过调整栽培基质成…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溶壁酶(Lyuvllzyme)、蜗牛酶(Snailase)、纤维素酶(Cellulase)制备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原生质体.比较了酶的浓度、渗透压稳定剂、温度、酶解时间、菌龄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1%蜗牛酶和1.5%溶壁酶酶解金针菇菌丝获得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无机盐(kcl,Nacl,Mgso_4)和甘露醇是制备金针菇原生质体的有效稳定剂.35℃、酶解1小时、菌龄3~4天的菌丝是制备金针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不同的再生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形成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黄精浸渣栽培食用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出适合以黄精浸渣为主料(60%以上)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并确定相应的高产栽培配方。【方法】在含60%黄精浸渣的菌包上接种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对比其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筛选出适应性较好的食用菌;以不同黄精浸渣含量的配方进行栽培,通过对生物转化率和利润率的比较,筛选出最佳配方。【结果】配方3栽培榆黄蘑T2的平均生物转化率达到136%,平均利润率为72%;配方2栽培猴头一号的平均生物转化率达到105%,平均利润率为70%。【结论】榆黄蘑T2和猴头一号能健康地消化利用黄精浸渣,并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目前珠江三角洲广泛使用的4个草菇品种,进行不同季节的栽培试验,测定品种和季节对草菇周年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草菇周年生产品种优化安排组合.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冬、春较低温季节以种植白色草菇品种V-38为宜,经济性状好,产量高;夏、秋较高温季节以种植黑色草菇品种V-5或V-23为宜,对高温较适应,稳定鲜菇商品价值;在高、低温季节交替过渡期,种植白色草菇品种V—844为宜,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以棉籽壳为主料,选取麸皮、糖、尿素和磷肥为试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对平菇棉籽壳原种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平菇原种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麸皮含量和尿素含量对平菇原种菌丝长速有显著影响,麸皮10%、尿素0.2%、糖1%、磷肥2%、棉籽壳84.8%、石膏2%的组合为试验平菇原种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4.
针对试验站所辖示范县中传统种菇区对黄金针菇新品种的苛刻要求,以及缺乏高纯菌种对品种优良性状传递独特作用的认识,开展了黄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及其高纯菌种制作技术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在菌株筛选过程中,综合评价子实体菌柄褐变程度、菌柄粗细、菌盖大小及生物学效率等生产性状,将评价指标数值化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经初筛和中试两次筛选验证,选育出了商品性状优良、生物学效率达128%的优良菌株F2927.在F2927示范过程中,采用了棉籽壳装输液瓶机和高压灭菌制作高纯菌种技术,有力保障了菌株优良生产性状的传递,使示范户每栽培5000 kg栽培料,收到了菌种制作用工支出节省360元、菌种纯度达98%、增产幅度达8%~10%、增收2 500~3 000元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培养基配方与栽培方式对灵芝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复合肥含量等因素对灵芝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母种菌丝在PDA加 ρ =2 0 0g·L- 1的树枝煎汁或加 ρ =5g·L- 1的酵母膏等培养基中生长最好 ;产量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中最高 ,栽培方式应选袋栽 ,复合肥以w =1%~2 %为宜 .  相似文献   

16.
以金针菇和杏鲍菇为原料,选择菌菇质量比、大豆蛋白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卡拉胶添加量等四个因素设计单因素及正交实验,通过感官评定确定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分析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指标。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最佳制作配方:金针菇与杏鲍菇质量比3:3、大豆蛋白6 g、玉米淀粉18 g、卡拉胶1.6 g。该条件下制得的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组织紧密,有弹性,具有适宜的金针菇和杏鲍菇香气,咸香可口。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 个金针菇品种进行瓶栽和袋栽比较试验,其中黄色品种F19 产量高,比其它品种增产2-73 % ~23 .15 % ,采收持续时间长,子实体生长较整齐,耐低温。白色品种53现蕾早,转潮快,商品性状好,经济效益高,比其它品种增收20-3 % ~66-5 % 。  相似文献   

18.
利用蟋蟀草属、马唐属、狗尾草属等禾本科干草栽培平菇,粉碎度以3~5cm为宜,料水比例以1:1.5为佳.菌丝满袋时间为32.2d,比纯棉籽壳处理提前10d,用干草栽培平菇无污染,生物学效率达145.1%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奶粉、梨渣、糖浆、绵白糖、吉利丁片为原料制作梨渣奶糖,通过感官评定结合模糊评判的方法对梨渣奶糖品质进行评价,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其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糖浆比为4∶5,梨渣添加量为12%,奶粉添加量为17%,吉利丁片添加量为4%,糖浆熬煮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制作的梨渣奶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菌丝体静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源为2%,氮源含量为0.1%,采用液本静置培养方法,研究了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子的利用。试验表明,金针菇Fq-19菌丝营养对有机氮的利用比对无机氮强,有机氮中,其对复合氮素如酵母粉、蛋白胨、黄豆粉的比单一氮素如尿素、谷胺酰胺强,在无机氮中,其对铵态氮的利用较强硝态氨基本上不被利用。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素营养的利用较很广泛,在多糖中,对玉米粉的利用最好。其次是可溶性淀粉,对纤维素的利用较差;单糖 的葡萄糖,双糖中的红糖、白糖、蔗糖、麦芽糖是理想的碳源,在缺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的培养基上菌丝不生长。添加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丝的生长,以葡萄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金针菇Fq-19菌株适宜C/N为17-24:1,最适宜C/N为20:1。当C/N比为20:1时,菌丝生长旺盛,对营养利用较为合理。除碳、氮源外,维生素B1,K,P,M是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必须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