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札记     
一 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骆临海集》卷一有《在江南赠宋五之问》一诗,有句云:“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苹.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漳水滨,陈熙晋援引《说文》所云上党之浊漳,清漳为注,并云:“宋汾州人,故云.”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考略》(载《文史》第八辑)辨宋之问籍贯,亦引此为据,云:“据陈熙晋笺注,说漳水有浊漳、清漳,浊漳出上党长子鹿谷山,东入清漳,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皆在山西境.”因此断宋之问为汾州(今山西  相似文献   

2.
四、南宋     
周辉 南宋著名藏书家、学者(1126—1198以后)。字昭礼。人称周邦彦之子,自称淮海(今属江苏)人。然《两浙名贤录》载之,书中有祖居钱塘后洋街语,则辉实为杭州人北迁于淮。绍熙涧(1190—1194,或说绍兴中),又定居杭州清波门(今柳莺公园一带),安渡晚年。其所作《清波杂志》即以居地命名。  相似文献   

3.
浅谈发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菜古代称为石发(见旧《辞源》“发菜”条)。发菜,石发,都离不开一个发字,其外形好象人的头发。我国对发菜的认识和食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尔雅》第十三卷《释草》中称发菜为“潭石衣”。晋代郭璞在《尔雅注》中说,潭石衣“一名石发,江东食之。”到了唐  相似文献   

4.
(一)字形衍变:大与太“大”,与“太”,今音殊异,字形有别.但历史地考查、我们就会发现,“大”、“太”本同出一宗,后来衍变而异.篆文“大”“象人形”(见《说文》).“象人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参天地,是为大”(见段氏《说文解字注》).《广韵》徒盖切,读如tài,湖南、四川有人读“大”为“tài”乃古音之遗;又音转作唐佐切(泰、歌之转),陕西人、山西晋南人也读“大”为“tuo”;《集韵》他达切,即普通话之dà.“太”不见《说文》,它作为后出字脱胎于“泰”.《说文》“泰,滑也,从艹从水大(tài)声,(?),古文泰”.从艹从水者,以手掬水,则水易从指缝中流出,故训“滑”.“泰”隶省作“汏”,(与浙米之“汏”同形,后人误为“汰”),则“泰”之本义也由“汰”来表达(今淘  相似文献   

5.
《新唐书·艺文志》较《旧唐书·经籍志》不仅著录更富,分合归类亦更科学,理应获得较高评价。美中不足者,其书名作者著录时有疏误,且偶有条目重出,前者已有董文武先生《点校本<新唐书·艺文志 >校勘拾遗》(《河北师院学报》1990.1)一文条辨纠正,后者尚无人论及。今摭拾于此,供研究者参考,有关文字校勘亦附及之。 1、乙部史录正史类(第1457页)徐坚《晋书》一百一十卷 按两唐书本传不言坚作《晋书》,旧志亦不载此书,疑新志徐坚名下脱“注”字,盖注臧荣绪《晋书)一百一十卷也。新志次此书于李善《汉书辨惑》二十卷后、高希峤《注晋书》一百三十卷(房玄龄等撰)之前,亦可见其类矣。 2、乙部史录编年类(第1459页)梁祚《魏国书纪》十卷  相似文献   

6.
民国三十六年台湾大学出版 神田氏专辑印煌秘籍留真二册,复取渠在巴黎所照写本残卷三十三种全部影印之其中亦有数种为留真所己收者。书未订成而日本投降。台湾大学因缀拾所存散业,排次装订为二册,颜曰敦煌秘籍留真新编。上卷收古文尚书孔氏传(五种),今字尚书(二种),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孝经注(不知撰人),礼记郑玄注,范杀梁集解,杜预左传集解,史记虞世南帝王略论。下卷收老子(三种),老子化胡经,成玄英老子开题,庄子郭象注(二种),道经(二种),丈选(二*,颜之推还灵记蕨谱,徐过毛诗音,智秦楚词音,尔雅郭璞注,文选音(不知撰人),玄应一切经…  相似文献   

7.
孟宾于(约897—983),字国仪,因仕水部员外郎,时称孟水部,广东连州(今连县)人。五代晋天福九年(944)进士及第,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诗人,孟宾于与李昉、马致恭、徐铉等名诗人相友善(他们均有诗赞孟,见《全唐诗》)。作有五部诗集:《金鳌集》、《湘东集》、《金陵集》、《玉笥集》、《剑池集》。诗集在元代后失轶,民国末修《连县志》称《万有文库》载有《金鳌集》,不实。解放后,研究孟的资料甚少,仅见周汝昌、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陈永正《岭南历代诗选》,黄志辉、龙思谋《粤北历代名人诗选》。身为粤人的我们,今天知道孟乡贤的为  相似文献   

8.
世界第一部词典是我国的《尔雅》,作者不可考,周祖谟先生认为“大约是战国至西汉之间的学者累积编写而成的”(见周祖谟著《尔雅校笺》)。此书将词汇按意义进行分类,并加解释,有晋郭璞注,研究《尔雅》之学世称“雅学”。让人吃惊的是《尔雅》当年是靠着豹鼠才为世人所重视。从而风行天下的。豹鼠对于世界第一部词典《尔雅》的贡献大矣哉,应当嘉奖才对。  相似文献   

9.
宫室宫、室两词可以互训。《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郭璞认为,宫、室是“同实而两名”(见《尔雅·释宫》注)。古时候,“贵贱皆称宫室”(《尔雅·释宫》郝懿行义疏),帝王的住宅也可称室,平民的住宅也可称宫。如《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赵岐注:“巨室,大宫也。”《吕氏  相似文献   

10.
两晋之际,今河南籍儒者干宝所撰《周礼注》,是河南三礼学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原书虽大致于北宋仁宗宝元二年前后亡佚,但南朝、唐宋时期的若干学者皆有征引。清代,王谟、马国翰、黄奭加以辑佚。现存干宝《周礼注》对《周礼》中的字、词、句进行释义、校勘、音读等。它具有因袭、完善、修正郑众、郑玄等前儒学说、注重创新、微观问题与宏观问题并重、简约注经风格、多用今制诠释《周礼》、未受佛教或道教思想影响等特点。其后世影响,既体现于后世儒者对干宝《周礼注》的征引、赞成、完善、批评等方面,也体现于对古代实物的鉴别指导意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人嘴里没有‘您们’”(见《中国语文》1982.2.P.152.),这可能是事实。“您们’不见于知名作家的作品”(同上注),恐怕未必。早在四十多年前,驰名中外的剧作家曹禺同志的《北京人》(1940年创作)一剧中,就有“您们”之例。(1)曾霆姑姑,姑丈,爷爷请您们二位敬祖宗去。(《曹禺选集》,人民出  相似文献   

12.
二、宋元时期 周渭三首 周渭(923一999年),字得臣,原籍桂阳(今广东省连县),司马光《沫水纪闻》指明为连州人。唐五代时,连州隶属长沙(今湖南),而楚与南汉对峙。渭被南汉俘获,其妻子流离昭州(今广西恭城西北),于是落籍在恭城。后脱身北上,归于宋。建隆(960一963年)初,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初任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主簿,后历官右赞善大夫、殿中亚,加监察御史。并曾通判兴州(今陕西省略阳),知棣州(今山东省惠民县)、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毫州(今安徽省毫县)、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等地,又任过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转运副使。所至诛暴锄奸,正直清…  相似文献   

13.
《山海经》是《五藏山经》《禹本纪》《秦水经》的合编,刘向、刘歆(秀)父子校书之时才题名为《山海经》。《禹本纪》是《海经》部分(不包括《秦水经》),包括两个版本。刘歆等人的校进本只有13篇,即《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数。《大荒经》等5篇是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时才收录进来的,《山海经》由此变成了18篇,后人根据这个篇数把刘歆《上山海经表》中的数字“一十三篇”改成了“一十八篇”。《山经》与《海经》是不同时代的作品,不能等同对待。  相似文献   

14.
元好问(1190—1257),金朝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他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杰出的一位大诗人。自宋以来,他的诗名与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相媲而毫无逊色。在文学批评方面,当时南方有严羽,是以佛学论诗出名的诗论家,著有《沧浪诗话》;在北方有元好问。主要是以儒学论诗的杰出诗论家。在元好问的文集和诗集中,保存着不少的论诗的篇章。如他研究杜诗的专著《杜诗学》一卷虽已亡佚,但其序文《杜诗学引》却仍然使我们知道他对于杜甫具有相当深刻而透辟的认识。但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论诗绝句》三十首。  相似文献   

15.
正【名诗回放】少年行唐·王维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作者名片】王维(701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  相似文献   

16.
冀西太行山区,是指太行山的中北段。它是我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山地之一。“北京人”和“磁山文化”的发现,说明很早以前,就是人类活动的地方。传说黄、炎二帝联合战胜蚩尤后,定都涿鹿。此后尧都冀州(今河北),舜都历山(今山西阳城)。距今3700年前的祖已迁都邢(今河北邢台)。可见,古代文化、政治活动的中心均在太行山周围。往后,列子又著《愚公移山》遂使太行山传名海内。但是,冀西太行山区(以下简称太行山区),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优势发挥不足,劣势却有抬头,以致出现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生产效益不高,人民收  相似文献   

17.
杜诗赵次公注为宋金间曾噩、刘克庄、元好问等人所极力推重,但长期以来仅赖各种集注所引,存其吉光片羽,后人无缘窥其全豹。今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①出版,普通学人方得以知其概貌。杜诗赵次公注的全面评价,当然不是笔者所能胜任,今仅就赵注所引《水经注》...  相似文献   

18.
《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各家注汩字读音不少于四种:注做越笔反或于笔反(yù),如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注做(yì)音,如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楚辞注释;注做觅(mí)音,如马茂元先生《楚辞选》;注做骨(gǔ)音,如陆侃如诸先生《楚辞选》。⑤注音歧异如此,读者莫衷一是。至于释义,自汉王逸起,通行注本都解作“水急流貌,喻时光迅逝”,(重点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似乎皆无异议,其实尚有商榷之处。本文就此句“汩”字读音、释义略作疏证,并顺便对现代辞书注释读破提一点建议,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9.
虚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绝句的作者是唐代名诗人王维(701—761),诗题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作者年十七。时逢重阳佳节,作者独游长安、洛阳,未能回故乡—华山以东(不是今山东省)的蒲(今山西永济县)和亲人团聚。思乡思亲,满怀愁绪,因而借诗咏怀。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初中第一册《乐羊子妻》”捐失成功”下注:“意思是失去成功的机会.”如此注释,问题有二:(一)“成功”二字注而未注忽略了古今意义的差别;(二)增加“机会”二字有悖于原文的结构.“成功”古书并不多见,注家也很少作注.辞书或不收(如《辞海》),或虽收而语亦不详(如《辞源》),甚至有误释者(如《中文大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