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产力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教育思想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弘扬、创新发展。两者关于教育方向、教育目标、教育地位的思想具有共同性;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两者对教育功能、教育改革、课程教学的思想又各有倾向。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都是中国特色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对毛泽东若干重大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与毛泽东相比较,周恩来经济思想的特点之一是善于将原则具体化,理论实践化,目标步骤化,另一重要特点是注意处理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注意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反对急躁冒进。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都认识到权力的腐蚀性会给执政党带来危机。但毛泽东邓小平的权力制约思想有明显差异,毛泽东认识到了权力的腐蚀性,而时权力的扩张性的危害则认识不足,他主要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防止权力的腐败。邓小平既看到中国共产党有被权力腐蚀变质的危险,也深刻认识到权力扩张性的危害,他主要以制度制约和监督权力。  相似文献   

5.
6.
杜威的实用道德理论强调了德育的人性基础与经验维度,注重道德教育的过程性与反思性,反衬出我国学校的德育在尊重人性、经验、过程性与反思性上的不足。有鉴于此,我国学校的德育创新也应以尊重人性、尊重生命个体为旨归,立足经验,回归生活,培养反省思维。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教育观则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主要有总纲与分则两大方面.在教育总纲中,毛泽东阐述了教育方针、性质、指导思想、地位、政策等;在教育分则中,毛泽东论述了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原则及组织形式.这些基本理论对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地位、内容、重点、方法、形式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我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和倡导和执行,但是二人对它的认识有不同。毛泽东从政治角度理解这一方针,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强调这一结合的单向过程;邓小平则侧重于从科技、经济角度理解这一方针,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强调这一结合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9.
孔子和老子的德育思想各有千秋,他们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了我国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古代“德治”传统的重要理论渊源。对孔子与老子的德育观从哲学基础、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三方面加以比较,为批判继承我国传统德育思想,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实用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流派。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他总结和发展了资本阶级的道德教育经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今令人堪虞的德育方式与现状,注重隐性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势。隐性德育是指学校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对学生进行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具有渗透性、潜隐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在教育载体中的渗透进行隐性德育,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中美两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渊源以及两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比较分析,同时略抒加强我国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实现培养高素质质量人才目标的己见。  相似文献   

13.
实用主义是产生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流派。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是实用主义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 ,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他总结和发展了资本阶级的道德教育经验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给高校的德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德育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做到科学化、规律化、高效益,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美国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体系的分析,归纳了美国道德教育的四个主要特点。同时,结合我国道德教育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四点“洋为中用”的借鉴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应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道德的基础上,并重视理论基础的多学科性、坚实性、系统性及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政治、思想与道德教育为主题,从“德说”切题引伸到“德育”,并提出,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要通过德育向“德化”转化,举校突出“德化”精神,付诸强化,最终着力构建“德学”学科,用以治学。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德育模式。其目标建构既有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有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容易导致青少年堕落的陷阱,体现在价值冲突、文化渗透、网络污染、心理受害等方面,所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应以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为主渠道,辅以媒体宣传和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在大学网络道德教育中,要在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意识培养、心理健康几个方面有所加强,结合网络管理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发挥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谈网络化生活环境与高校德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敏 《科技信息》2008,(6):218-218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通讯手段,更是形成了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化生活环境”。本文对网络化生活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这对高校德育工作更好的解决由于网络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师德育素养作为德育课程的一种核心资源,它的提高有赖于"德育社团"这一重要资源。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德育社团"是建设德育课程资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结合我国德育课程资源的现实困境以及当前德育社团发展的历史机遇,借鉴国外教育社团建设德育课程资源的历史经验,尝试探讨我国德育社团建设课程资源的可行之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