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正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激活癌细胞内部失灵的生物钟,能削减营养供应、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不损害正常细胞。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节律不仅在宏观上影响着生物的行为,还在微观上调控着每一个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此前研究发现,两种蛋白质REV-ERBα和REVERBβ是细胞内部生物钟的核心部件,控制着细胞的脂肪合成,以及对内部破损部件回收利用的自噬过程。在健康细胞里,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每天有12小时处于较低水  相似文献   

2.
1时:人进入浅睡眠阶段,易醒,对痛觉特别敏感。2时:体内大部分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时刻。肝脏在加紧产生人体必需的物质,清除人体内的毒素。此时工作,人的视力最差。3时:全身处于休息状态,肌肉完全放松。4时:血压最低,人体脑部供血量最少,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3.
王国卿  童建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0):17-20,23
在中枢核团、外周细胞、整体行为、细胞信使和基因表达等不同水平上,较系统地开展了对生物钟的结构和功能的解析工作,继而深入探讨生物节律的内在控时机理。主要内容是(1)采用电生理、行为测定、形态学观察、生化检测和cAMP/cGMP及其相关酶分子昼夜活性测定等多种方法,探讨了中缝背核(DR)对视交叉上核(SCN)昼夜节律的调节机制。(2)围绕中枢核心钟组织SCN和松果体(PG),观察了PG释放的第一信使褪黑素(MT),作用SCN上不同MT受体亚型→调制SCN昼夜节律性放电、引起SCN中第二信使cAMP、cGMP、Ca^2+和核内第三信使c-fos改变,检测各个信使昼夜节律性含量变化及其代谢调控的生物节律;探讨SCN和PG在昼夜活动度、体温调节功能上的差异;同时将cAMP/cGMP的周期性变化与细胞分裂的昼夜节律相联系,通过多种节律间的参数关系和位相性调控比较,在细胞水平上解析生物节律性活动的振荡特征、SON与PG间的跨膜信号转导及其对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3)研究昼夜模型动物中枢核团(SCN、PG)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核心钟基因、钟相关基因和钟控基因在昼夜节律调控中的作用,明确在中枢生物钟系统中,SCN和PG的昼夜基因表达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同时,通过筛选和鉴定钟基因下游的目的基因,寻找中枢和外周组织中能够特征性表达或者共表达的钟控基因,从而为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中枢和外周昼夜节律生物钟间的机制性联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