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物体本身有其固有的生物周期,一天之内,各种生理指标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对此,我国古籍中就有“子午流注”之说,现代生物学中称之为“生物(时)钟”。“生物钟”学说与药理学结合,产生了新兴学科——时辰药理学。时辰药理学研究证实,每种病症在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13):13-13
<正>夫妻之间的性欲望存在着一种规律,即性节律。这是继生物钟之外的另一大节律发现。英国学者研究认为,男性性节律是以15天为一循环周期,女  相似文献   

3.
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节律调节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进程和功能。其中,关于近日节律的研究成为核心。在时间生物学方面,近日钟的发现以及对其分子机理的研究,对牵引及相位应答的研究等使得生物节律对生物体生命进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明晰,时间医学的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疾病的诊断、发病与恶化均受近日节律影响。因此,传统的"体内平衡"概念得到修正,时间治疗学发展出多种服药方法和药物缓释系统,配合近日节律,以得到更大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小副作用。这一领域现已发展出多个分支,包括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毒理学、时间治疗学等。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是研究有生命的东西的一門特殊科学。当然,它与研究非生物的物理学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是自然界的反映,它来源于对象的历史过程的不同。用两种特殊科学所具有的知識来彼此互相帮助,不用说是很好的事情,就是在技术方面也可以直接利用另一种特殊科学所用的方法。然而,生物在实质上不同于非生物,所以生物学首先应該好好认清生物学的方法。在自然界中,只有生物学规律和物理学规律,而没有“中间规律”。生物所以部分地遵从物理学规律,那是因为生物是以非生物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緣故。也就是,支配生物的规律,确切地說,就是以物理学规律为基础的生物学规律,而不是它们的“中间”的规律。如果把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放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中间,想在这里开辟一门新的特殊科学,那么这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和评论了近40年来国际上众多科学家研究生物能量沿蛋白质分子传递的机理、理论及其实验验证情况。生物能量传递理论是迅速发展的非线性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和结晶,是生命科学中第一个从微观原子分子水平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系统理论,也是分子生物学和复杂生命现象作定量描述的第一次试验,从而引起了国际科学界极大和广泛的关注。可以说,生物能量传递理论是生物学向理论生物学迈进的重要一步,它将推动生命科学从实验生物学向理论生物学发展,不但可推动包括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电磁学和电磁医学等在内的生命科学的发展,而且能加快高分子物理、波谱学和现代物理仪器的发展步伐,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宣称,找到了一种强而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时差问题: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以修改睡眠周期主导基因的药物,来帮助这些憔悴的旅行者调整时差.不仅如此,所有的睡眠问题都可能得到解决. 有Lhx1才有时差反应 机体中每个细胞都存在一种特殊的“生物钟”,即一种含量丰富的蛋白质,其水平可以随着时间有节律地升高或降低,负责建立循环生理节律及维持机体细胞同步的主时钟位于大脑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中.视交叉上核(SCN)是大脑下丘脑中一块较小的紧密型区域,该区域包含有大于2万个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2):54-54
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外科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如软骨移植及人工替代材料植入存在供体来源不足、免疫排斥反应、无生物学功能等缺点与不足。组织工程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法,它可以将具有软骨潜能的细胞与可降解生物支架材料结合,在体内或体外再造具有正常软骨生物学功能的软骨组织。然而,种子细胞来源不足、软骨构建技术不稳定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软骨组织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物机体的理論,对于解决现代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恩格斯曾指出,有机体是把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结合为一个整体的高度的統一,生命——这是自动进行的化学过程,而生物組織具有主动的特性。在研究生物机体理論时,碰到了許多困难。辯証唯物主义者提出“生命”这个概念来克服这些困难。他們认为,在生命过程中,較簡单的运动形态(物理的、化学的)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保留在較高级的、生物的物质运动形态当中。唯物辯証法在强調注意生物运动形态的特点、以及它同其他运动形态的继承性的联系时,克服了把生命特性簡单归結为个别原子或分手规律性的“机械论”,和把生物学本身的规律同在有机体内进行的物理、化学过程絕对割裂的“活力论”这两个极端。所有现代生物学証明:研究生命同物理的、化学的物质运动形态的联系是必要的。现代生物学为生物机体这个辯証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驗和理論的資料。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化学成分和细微的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是由于生物机体和外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现代自然科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社会科学(人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广泛涉猎各门新兴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的交叉科学专著。全书以天体、地球、生物、人类社会组合而成的“自然社会综合体”——天地人巨系统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了“天地人巨系统”的主要内涵,形成演化序列、结构与功能、运动与节律特征,进而概括出天地人巨系统的八条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生物学教学》2000年第6期刊登了《生物与生物学辨析》一文,就中学生物课程应叫“生物”还是“生物学”从名词辨析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接着,该刊2002年第5期又刊载了《生命科学的教材取名<生物>名不副实》和《中学生物学课程不能以“生物”作为教材名称》两篇文章,也一边倒地认为中学生物课程应取名“生物学”而不是“生物”。于是,生物学科名称之争再度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兴趣。虽然如此,但教育界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仍非常混乱,人们似乎并没有理会这些争论。二、问题的讨论其实,关于“生物”与“生物学”的名称之争,历史上也曾有过。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不少大学教授就“生物系”的称谓提出过批评,当时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要求使用“生物学系”。但事实上,到今天为止国内各高校使用“生物系”称谓的还是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改用“生物学系”、“生物科学系”或“生命科学系”等。在英文中,“生物学”(biology)与“生物”(living beings或organism)是很容易区别的,前者指一门科学,后者指一种有生命的物体。但在中文里,使用就有些复杂。笔者认为,生物与生物学两个概念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互用,但有些情况下则需要严格区分开来。(一)可以互用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多,比如生物系——生物学系;生物教育——生物学教育;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生物教师——生物学教师;生物课程——生物学课程;生物实验——生物学实验;生物课——生物学课等等,是经常被混用的。按照英文的翻译,当然后者更准确,比如“biology teacher”直译就是“生物学教师”;“biological education”直译就是“生物学教育”。那么在前者中使用“生物”是否算错呢?笔者认为,不能算错。一方面从约定俗成的角度讲,叫“生物”有其便利性(简单顺口),比如生物教师、生物系、生物课等已在口头语和书面语中被固定下来。另一方面,使用“生物”的表述也是解释得通的,而且这里的“生物”仍可以指有生命的物体。比如“生物课程”是意指研究生物的一门课程;“生物实验”意指研究生物的实验;“生物教师”意指教授生物课的教师。当然,这样互用的话,又很容易给科研和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进行文献检索,假设你到图书馆查阅一本名为《生物学教育心理学》的书,如果输入“生物教育心理学”就有可能查不到。(二)需要严格区分开的情况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生物”与“生物学”都是可以通用的,关键是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一种是作为专业,应称为“生物学专业”或“生物科学专业”,不应称为“生物专业”;二是作为科学,应称为“生物学”。如果作为学科,既可以称为“生物”也可以称为“生物学”,但作为科学,只能称为“生物学”而不能称为“生物”,比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大学生物学等。生物科学是对客观现实的生命自然界及其规律的逻辑反映,生物学科则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生物科学中选取的教学内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物科学的体系囊括了人类积累起来的一切有关的生物学知识成果;生物学科则是旨在实现教学的课题、目标,从生物科学中选择和组织的最基本的知识而构建的体系。生物学教材的选择、排列不应当仅仅凭借生物科学的逻辑关系,还必须受学生的心理发展条件的制约。生物学教材排列的系统性就是生物科学的逻辑体系经过教学心理学改造后的变形。所以,就教科书而言,中学教科书是科普性质的,科学体系并不严谨,称为《生物》比较合适;大学教科书是专业性的,科学体系非常严谨,应该称为《生物学》。当然,也有些情况下只能使用“生物”而不能用“生物学”,比如“生物工程”、“生物分类学”、“生物心理学”等,这里是将“生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将“生物学”作为研究对象。(三)前后使用需要一致对于第一种情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论著或同一体系中应前后一致。比如不应当时而称“生物教师”和“生物教学”,时而又叫“生物学教师”和“生物学教学”。其实这种情况在专业论著和国家课程文件中也时常出现。关于课程文件,“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学教学大纲”在过去都同时使用过,现在我国新的初、高中则统一改用“生物课程标准”的称谓。但是作为“生物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叫法又不一致起来,有称《生物》的,也有称《生物学》的。比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教科书使用的是《生物》;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教科书则使用《生物学》。更有意思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与初中《生物学》配套的高中教科书又改称《生物》。事实上由口头语和不规范书面语的顽固性造成的混乱在专业性的表述中将会长期存在。这正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尴尬。对此我本无权置喙,但终觉这里面的确有些问题值得探讨,故不揣深浅,权作巷议,期专家斧正。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激活癌细胞内部失灵的生物钟,能削减营养供应、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不损害正常细胞。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节律不仅在宏观上影响着生物的行为,还在微观上调控着每一个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此前研究发现,两种蛋白质REV-ERBα和REVERBβ是细胞内部生物钟的核心部件,控制着细胞的脂肪合成,以及对内部破损部件回收利用的自噬过程。在健康细胞里,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每天有12小时处于较低水  相似文献   

12.
深海蕴藏着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是深海微生物,但这些生物大部分还鲜为人知,深海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是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太空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和重要基础,是早期生命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metapopulation”的概念和中文译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metapopulation”的概念和理论在天然类群的生态学、种群生物学和保育生物学中已经迅速地建立和使用 ,尤其近两年 ,论文数目成倍地增长 ,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metapopulation的空间结构乃至时间动态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都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metapopulation研究的迅猛发展 ,目前已经出现了“metapopulationgenetics”[1,2 ] 、“metapop ulationdynamics”[1,3,4] 、“metapopulationevo…  相似文献   

14.
化学生物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化学与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化学的工具和方法,包括合成的、结构的和分析的,被用于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民被用来解决化学问题。其主要策略是采用天然的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小分子作为探讨,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探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分子识别和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得到的知识不仅有助于阐明细胞过程的细节和调节机制、增进在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的认识,而且对于创制和发展新颖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物学调查研究机构的建立,中国生物学家认为研究本土生物是自己份内的事.为维护国家的主权,民国年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始对西方人在华的生物学考察收集采取限制行动,改变了以往西方人在华恣意收集和掠夺生物标本的状况.这对保护本国的生物标本资料和一些珍稀动物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我国生物学家群体成长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6.
大眼睛、高鼻梁、高智力……众所周知,生物遗传会影响后代的很多特征,但生物对环境压力产生的适应性应激反应也会遗传吗?8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烨课题组发表于《自然一细胞生物》的研究给出的答案是:会. 这次,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跨代遗传现象——神经元线粒体的应激记忆可通过mtDNA水平升高来遗传.它赋予了后代更强的抗压能力以及更长的寿命.不过,这样的遗传优势也会让后代付出其他"代价".  相似文献   

17.
尽管比较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运用,然而通常比较的对象(如方言、社会方言等表层的语言变异)并非真正适合阐明人类物种语言机能的生物学基础。近年来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对语言生物基础的研究揭示了遗传水平的深层次变异,对"普遍语法"提出了质疑。以进化发育生物学为工具的比较生物语言学研究是实现"普遍语法"和深层次变异有效调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物语言学”及术语考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语言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进行理解。从广义上来说,生物语言学研究涵盖了从进化生物学、基因科学、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等角度展开的语言研究。从狭义上讲,生物语言学主要指的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法学派关于语法属性的研究。文章研究发现国内外百科全书或词典等工具资料书对生物语言学的界定更多地倾向于广义生物语言学;而学术论文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狭义生物语言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三亲”并非社会意义上的,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是指一个爸爸和两个妈妈与孩子有生物遗传关系。那么,“三亲婴儿”真的能从源头上阻断母系遗传病吗?据媒体前段时间的报道,在监管环境中、线粒体捐赠治疗(MDT)背景下,英国首批体内含有三人DNA遗传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三亲”并非社会意义上的,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是指一个爸爸和两个妈妈与孩子有生物遗传关系。那么,“三亲婴儿”真的能从源头上阻断母系遗传病吗?辅助生殖的线粒体捐赠治疗技术又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它是人体细胞中促进氧化还原的重要物质之一,还参与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并有维持正常视觉机能的作用,人体如果缺乏核黄素,就会影响体内生物氧化的进程而发生代谢障碍,继而出现口角炎、眼睑炎、结膜炎、唇炎、舌炎、耳鼻黏膜干燥、皮肤干燥脱屑等。 核黄素还与人的性生活质量有关,当人体缺少核黄素,尤其是严重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