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变异与鳅鮀亚科鱼类系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鳅鮀亚科(Gobiobotinae)2个属8个种10个个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全序列进行了测定.以鮀亚科斑马鱼为外类群,对鳅鮀及鲤科(Cyprinidae)一些亚科代表种鱼类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鳅鮀鱼类是一个单系类群,与鮀和细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系统发育的角度看,鳅鮀亚科应归属于鮀亚科(Gobioninae).研究结果支持鳅鮀亚科分为异鳔鳅鮀属(Xenophysogobio)和鳅鮀属(Gobiobtia).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变异与鳅Tuo亚科鱼类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鳅Tuo亚科(Gobiobotinae)2个属8个种10个个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全序列进行了测定。以Dan亚科斑马鱼为外类群,对鳅Tuo及鲤科(Cyprinidae)一些亚科代表种鱼类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鳅Tuo鱼类是一个单系类群,与Ju和细鲁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系统发育的角度看,鳅Tuo亚科应归属于Ju亚科(Gobioniae)。研究结果支持鳅Tuo亚科分为异镖鳅Tuo属(Xenophysogobio)和鳅Tuo属(Gobiobtia)。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四川省条鳅亚科鱼类分类研究的第一部分,对分布于四川省的副鳅属(Paracobitis)、条鳅属(Nemacheilus)和山鳅属(Oreias)鱼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这3个属分布在四川共有5种和亚种,其中乌江副鳅(Poracobitis Wujian gensis sp. rov.)为新种.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地区11个县(市)的地下河进行野外调查工作,共采集到典型洞穴鱼类标本488尾。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对采集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及分析,结合实验室馆藏标本的检视,共确定典型洞穴鱼类34种,其中: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有20种;高原鳅属(Triplophysa)有8种;岭鳅属(Oreonectes)有5种;副鳅属(Paracobitis)有1种。发现待定种13种,其中:金线鲃属7种,高原鳅属5种,岭鳅属1种。利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对贵州省南部和西南部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南部地区为0. 825 8,高于西南部地区的0. 570 8。根据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及Gen Bank下载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基于线粒体基因ND4、ND5和Cytb,使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发现物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须盲高原鳅(Triplophysa longibarbatus)和佳荣盲高原鳅(Triplophysa jiarongensis)应为岭鳅属物种,建议变更为长须岭鳅(Oreonectes longibarbatus)和佳荣岭鳅(Oreonectes jiarongensis);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洞穴型高原鳅单独聚为1支,与非洞穴型高原鳅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向,贵州采集的高原鳅属鱼类均为洞穴类群;贵州的金线鲃分属于3个不同种组,分别为"驼背"组、"角"组和"抚仙"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鳅科(Cobitidae)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结构特征和系统发育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知的40种鳅科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鳅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在16 553~16 937 bp之间,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基因排列顺序与其他硬骨鱼类一致。(2)鳅科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一致序列长度为17 483 bp,变异位点数为8039(45.9%),Kimura双参数平均遗传距离为0.19。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ND2的变异程度(58.9%)和平均遗传距离(0.28)最大,变异程度最小的是12S rRNA(30.5%),tRNA拼接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07)。(3)Cox1、ND5、Cytb基因是进行鳅科鱼类系统发育分析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NJ系统发育树显示,条鳅亚科(Noemacheilinae)是最早分化出来的一枝群系,位于祖先位置,沙鳅亚科(Botiinae)和花鳅亚科(Cobitinae)亲缘关系更近,互为姐妹群系。本研究为鳅科鱼类进化学研究和分子标记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16SrRNA基因序列变异和中国野鲮亚科鱼类单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鲤科中的鲃系是一个单系类群,由鲃亚科、鲤亚科、裂腹鱼亚科和野鲮亚科组成,但它们各自的单系性及相互关系还没有系统发育证据.采用PCR方法获得了27种鱼类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其中包括18种野鲮亚科鱼类,代表了中国野鲮亚科13个属.应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Bayesian法分别构建其分支系统图.结果表明,野鲮亚科鱼类形成了一个单系类群,并且包括两个主要分支类群:其中一支包含鲮属、缨鱼属和墨头鱼属;另一个支系包括野鲮属、拟缨鱼属、异华鲮属、卷口鱼属、唇鲮鱼属、泉水鱼属、直口鲮属、盘鮈属、纹唇鱼属和华鲮属.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传统分类学中使用的一些形态特征,如口唇及其相关结构等,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并不完全与其系统发育进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的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高原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是已知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鱼类. 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3个水系30个地点22种高原鳅属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高原鳅属鱼类不是一个单系群,赫氏鳅亚属Hedinichthys的种类嵌入到其他条鳅亚科鱼类分支中,而依据第二性征划分的高原鳅亚属Triplophysa是一个单系群.在高原鳅亚属中,最先发生分歧的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的似鲶高原鳅T.(T.) siluroides, 其次是分布于南盘江上游的抚仙高原鳅T.(T.) fuxianensis. 将骨质鳔囊和鳔后室的形态特征图解到分子系统发育树中时,并没有呈现出共近离征的改变.高原鳅亚属内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关系的远近,即相同和相邻水系的物种之间通常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进而在生物地理过程中反映了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北部水系与青藏高原主体及东南部水系在9.5—7.2Ma出现分离,这一事件可能与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在8Ma左右发生的地质构造事件及气候重大转型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的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高原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是已知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鱼类.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3个水系30个地点22种高原鳅属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高原鳅属鱼类不是一个单系群,赫氏鳅亚属Hedinichthys的种类嵌入到其他条鳅亚科鱼类分支中,而依据第二性征划分的高原鳅亚属Triplophysa是一个单系群.在高原鳅亚属中,最先发生分歧的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的似鲶高原鳅T.(T.)siluroides,其次是分布于南盘江上游的抚仙高原鳅T.(T.)fuxianensis.将骨质鳔囊和鳔后室的形态特征图解到分子系统发育树中时,并没有呈现出共近离征的改变.高原鳅亚属内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关系的远近,即相同和相邻水系的物种之间通常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进而在生物地理过程中反映了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北部水系与青藏高原主体及东南部水系在9.5-7.2 Ma出现分离,这一事件可能与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在8 Ma左右发生的地质构造事件及气候重大转型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开展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的分类鉴定、系统进化等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37种高原鳅属鱼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系统发育信息.通过Clustal X对线粒体DNA(mtDNA)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然后用MEGA7分析mtDNA的序列差异,并用邻接法生成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1)高原鳅...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北江平鳍鳅科鱼类二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平鳍鳅科鱼类的两个新种:异尾爬鳅Balitora heteroura sp.nov.及多鳞原缨口鳅Vanmanenia polyulepis sp.nov.分别属于平鳍鳅亚科Homalopterinae及腹吸鳅亚科Gastromyzoninae.其中,异尾爬鳅的发现不仅扩大了Balitora属在国内分布区限于西南的见解,而且对有的作者关于Balitora属鱼类的演变和分化意见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1.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鱼类区系和资源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6年~2007年4次调查结果,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共分布25种鱼类.其中土著鱼类16种,由裂腹鱼亚科、条鳅亚科及鮡科3个类群组成,属典型的高原鱼类区系.高原裸鲤、兰格湖裸鲤和黄斑褶鮡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干支流新纪录种.渔获物主要是由拉萨裸裂尻鱼、双须叶须鱼、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等组成,构成鱼类产量的9...  相似文献   

12.
摇蚊科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现行分为11亚科.本文整理了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摇蚊科中的9亚科(不含智利摇蚊亚科和乌桑巴摇蚊亚科),除前寡角摇蚊亚科外,其余均为单系;直突摇蚊亚科与摇蚊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寡脉摇蚊亚科与长足摇蚊亚科为姊妹群.在摇蚊亚科中,摇蚊族(Chironomini)、长跗摇蚊族(Tanytarsini)都是单系群.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18SrDNA和28SrDNA适合研究从界到科所有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部分类群可以进行属间分析;CAD基因能较好地解决从亚科到属之间各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ITS和EF-1α可以解决种或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COⅠ和COⅡ适合研究属、种及种以下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但不能很好地解决较高的阶元如族间、亚科以及科的系统发育关系;16SrDNA适用于种、属阶元水平的系统学研究,但不适用于种内;Cytb适合研究种内到种间甚至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鳅科鱼类的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调查采集到的河北省16种(其中14种)鳅科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测量和比较解剖,另2种依据前人资料的描述记录,根据亚科、属、种间的明显特征区别,相近种在几项形态结构上的数量差异,列出了检索表,便于对河北省鳅科鱼类进行确认和辨别。  相似文献   

14.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2009年9月对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鱼类调查,结果发现大瑶山有鱼类37种,隶属4目13科31属,鲤科鱼类是最大类群,优势种为瑶山鲤(Yaoshanicus arcus)、横纹南鳅(Schistura fasciolata)和溪吻鰕虎鱼(Rhinogobius duospilus).主要为山区溪流性小型鱼类,以杂食性和底栖鱼类为主,底栖鱼类占总数的64.86%.杂食性占43.24%,植物食性占16.21%,动物食性占21.62%,碎屑食性占18.92%.生境丧失和过度捕捞是造成鱼类多样性下降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鱼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原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由于种间形态差异较小,高原鳅属鱼类一直是物种鉴定的难点类群.早期相关鱼类志和本课题组近期研究显示河南省分布有赛丽高原鳅、贝氏高原鳅、达里湖高原鳅和粗壮高原鳅,但早期文献野外调查范围较小,所用标本较少,描述也较为简单.在前期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6.
广西平鳍鳅科鱼类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广西平鳍鳅科鱼类有16种和亚种,隶属2亚科8属,与相邻的地区相比,分布于广西的平鳍鳅科鱼类较为原始,因此,广西可能是平鳍鳅科鱼类的起源中心。平鳍鳅科鱼类起源后,演化出2个分支,一直保留在原地或向东低海拔地区发展,另一支向西、北高海拔地区发展,导致腹吸鳅亚科和平鳍鳅亚科2大类群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利用三种沉淀反应方法研究属于三个亚科的鲤、草鱼、鳙之间的亲缘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鲤和草鱼之间关系最近,鲤与鳙之间关系较远,鳙与草鱼之间关系更远,从而论证了我国四大家鱼在系统发育上乃属异元类群,并进一步分析和比较草鱼,青鱼,鲢,鳙,鲤,鲫这几种养殖鱼类进行亚科间杂交在遗传基础上的相对难度。  相似文献   

18.
在浈江上游亚历河采集到鱼类41种和亚种,既有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的后裔种类,又有南亚暖水性鱼类.东陂拟腹吸鳅,侧条光唇鱼,宽鳍等适应山溪急流生活的生态类群占明显优势,分隶于5目13科31属,以骨鳔类为主,其中鲤形目种类占56%,鲤科占鲤形目82.6%,根据该地鱼巴亚科占鲤科种类26.3%,以及东洋区鱼类占全部种类的36.2%,而鳊、鲴、鱼句、鲢、雅罗鱼五亚科种类仅占19.5%等特征,认为将南岭作为全北区与东洋区的分界线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对全省鱼类资源调查过程中,于河南省林州市采集到多种高原鳅属鱼类,经初步鉴定,其中一种为达里湖高原鳅.为进一步确认,2019年5月在模式产地赤峰市达里诺尔湖采集到一批达里湖高原鳅,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鉴定,确认待测物种为河南省鱼类新纪录种—达里湖高原鳅(Triplophysa dalaica).目前,标本存放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鱼类标本室.对达里湖高原鳅的主要鉴定特征、分布区域、资源现状、生存环境等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收集和整理各地区的鳅鮀亚科鱼类标本,据查,关于该亚科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迄今未见有报导,特作此文。材料和方法咽骨自新鲜标本摘取后,盛水加热,除净附着的肌肉和结缔组织,若咽骨取自液浸标本时,则盛于0.5~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直至把附着的组织去净为止。咽骨咽齿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