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皎 《科技信息》2013,(22):295-295,297
儿童画的辅导,其方法要科学、合理,依照儿童心理及生理状况进行,决不可以用成人的绘画标准来教导儿童。若过早地让儿童接触成人画,不但会限制儿童的思维、想象,而且会使儿童的心境受到压制,影响其童心艺术表现。在美术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科学有效地辅导儿童画,让儿童画出真正的儿童画?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种名目的儿童画大赛多如牛毛,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其目的、性质已非常令人担忧。对儿童身心健康和儿童美术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本文结合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对当前儿童画大赛的目的和性质提出质疑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儿童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其培养方法主要有:善于启发,引导观察、鼓励创新等。  相似文献   

4.
马科 《科技知识动漫》2009,(21):115-116
儿童画是人的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它属于美术的范畴,但它绝不是美术中的一个画种,也不是美术中的一个流派。不能简单地用美术的标准去衡量。对儿童画的赏析,需要我们去读懂儿童画,走进儿童画。而欣赏、评价一幅儿童画更应注重它的育人功能,从而唤起儿童通过画笔来表达心中的想法,诱发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欲。  相似文献   

5.
吴凡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6):177-178
在儿童画教学中,每天跟孩子们相处我发现这样的现象: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绘画特点,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时,落笔大胆,用色单纯,形象简练,随意夸张,不加修饰,忙着把自己的激情倾泻到画纸上专心地做一件"伟大的事业",将情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绘画创作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  相似文献   

6.
周静宜 《科技信息》2009,(8):259-260
真正的儿童绘画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着童真和稚气,可以让幼儿发泄感情、缓解紧张、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的“原生态儿童画”。它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儿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保护儿童的原创造就是保护人类的美好未来!本文就如何理解“原生态”儿童画,提倡学校、家庭共同保护孩子思维的创造性,保护孩子的原创造,以期抛砖引玉,旨在希望广大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能走进儿童世界去认识“原生态”儿童画。  相似文献   

7.
王方建 《科技信息》2010,(6):352-353
成人学习与儿童学习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这决定了成人教学的特殊性。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成人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将成为培养成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一次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来阐述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晶 《科技信息》2011,(23):I0307-I0307
当今,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教学则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现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儿童画创作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这种明显的优势是与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及绘画的特殊形式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苏红 《海峡科学》2006,(9):119-119
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千万别让语文课失去了“儿童味”。  相似文献   

10.
任大奇 《科技信息》2009,(25):I0241-I0241,I0275
在当今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倾向,即不论孩子大小,不管是涂鸦期、象征期、表现期,还是写实期的儿童,一律按老师自己的偏爱去教孩子,或以成人式的教学对待儿童,这无疑造成了儿童学画的心理障碍,摧残了美好的童心,致使儿童画教学进入了一个个的误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走出误区,纠正教学的成人化、功利化倾向,抛弃强制化、说教化的教学方式。“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尊重儿童、呵护童心,让孩子们的童心飞起来!  相似文献   

11.
陈瑶 《科技资讯》2014,(36):190-190
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学龄前美术教育课程的一部分,美感体验的多样化是幼儿审美需求的永恒主题,西泽克的教学方法提倡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儿童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龄前儿童审美能力。抽象画和儿童画在某中特质上所产生的共性和契合点,即艺术家惊人的创造力和斑斓缤纷的色彩是刺激学龄前儿童认知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2.
游爱学 《科技信息》2011,(2):177-178
成人外语学习者作为一个外语学习的群体与其他外语学习者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对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提供给语言教学一些新思路。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对成人学习外语;儿童习得母语;儿童学习外语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探索适合成人学习外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根据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采用成人学习心理调查问卷,以四个专业的200名成人教育学生为样本,调查结果表明:成人学习最主要的心理特点是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诺氏成人学习观基本符合中国成人学习心理;目前成人教学仍然存在儿童教学模式的影响。建议发展适合成人学习心理特点的灵活、自主、务实的现代教育与教学制度。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农作物和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模型和成人、儿童暴露参数,计算细河流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Ba、Cd和Hg的成人、儿童暴露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群暴露主要来自食物途径,食物摄入暴露量明显大于呼吸摄入暴露量,皮肤接触暴露量则更小.5种金属的成人与儿童食物日暴露总量分别为0.121 mg/kg/d和0.185mg/kg/d,不同重金属的食物日暴露量为:Zn>Pb>Ba>Cd>Hg:呼吸与皮肤接触暴露中儿童的重金属暴露较成人明显,儿童与成人呼吸日摄入总量分别为1.01×10-2mg/kg/d与1.08×10-3mg/kg/d:皮肤接触暴露量分别为1.82×10-5mg/kg/d与1.08×10-5mg/kg/d.在3种暴露途径中,儿童的平均体重日暴露量均明显大于成人.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一旦产生,它面临的不仅仅是儿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老少皆宜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人也有读儿童文学的习惯,成人阅读儿童文学的原因总的说起来有两种:外因与内因,外因即教育儿童的需求,内因即内心精神慰藉的需求。成人阅读儿童文学除了因为指导儿童阅读的必要性-~-J'h,还有成人自己内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先灵觉 《科技信息》2010,(22):I0184-I0184
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少儿英语教学不同于成人英语教学。在少儿英语的听、说、读、写教学中,教学方法和语言环境非常重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英语语感,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儿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儿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为今后较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而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民俗文化是其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零起点儿童班的汉语教学既是基础又是难点。面对这一独特的汉语学习群体,应遵循一条不同于成人汉语教学的既能为学生打下良好汉语基础又能让其正确认识中国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在泰国曼谷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零基础儿童班的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传播的意义和现状作简要分析,探寻零基础儿童班的民俗文化输入的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8.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出发 ,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日常生活、课堂、游戏、劳动等情景中 ,在与成人、同伴共同活动中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内化。心理发展的源泉是共享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验系统 ;心理发展过程是儿童与同伴、成人积极的社会互动过程 ,外部的、间接的社会影响以文字或非文字符号为中介 ,在“指导性参与”中被儿童认知、模仿、认同并内化 ,在头脑中形成个体独有的表征系统。儿童在相互指正 ,尤其是成人的示范讲解中 ,可以形成对自身学习的反观与控制能力 ,提高学习水平。维果茨基大胆提出的新概念 ,诸如“指导性参与”、“最近发展区”、“教学有效期”、“认知中介和元认知中介”、“知识的内化”等被现代认识心理学理论所吸收并实验证实 ,可以说为教育教学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根据Schmidt和Bialystok等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儿童母语与成人第二语言语用能力习得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础阶段学生语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在教学中相应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儿童文学读者的双重结构和读者特点,阅读动机的分析,廓清儿童读者的特质对儿童文学的要求和作为儿童阅读引导者的成人应履行的责任,强调了成人在儿童阅读过程中应“慧眼识珠”,站在儿童的角度“为儿童”甄选优秀作品,期望儿童阅读能在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的交互配合下得到健康发展,引导健康的儿童文学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