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游戏寓教于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在“学”中“得”。  相似文献   

2.
科技小词典     
《遵义科技》2006,34(4):56-56
1、“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即“富、学、乐、美”。其中“富”是基础,“学”是条件,“乐”是动力,“美”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对于“乐”进行了详尽的美学阐释。孔子从“乐”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首开论“乐”的先河,公孙尼子的《乐记》则是对于孔子有关“乐”美学阐释的理论总结,荀子则从“乐”的本体和“乐”社会功能等方面对“乐”进行了系统的美学阐释。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08,(5):4-4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对于自己心中认为美好的事物,人们用钟鼓琴瑟表达倾慕和追求,而钟鼓琴瑟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对德的追求,正如对音乐的喜爱一样,要求的都是和谐。“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琴瑟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的夫妻关系的最经典的比喻,而“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也早就被人们用来比喻良好的社会、政治和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5.
史载陶渊明“性不解音”,其实陶渊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是不拘泥于具体的曲调、音符,而只寻音乐的真谛的。他去掉琴的弦、徵,手抚素琴,独与宇宙精神相往来,追求的正是“乐之至”的“无乐之乐”。  相似文献   

6.
贾谊的《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切中当时事理”。贾谊认为,国家的安危关键在于君王如何进行治理,采用什么样的治国方针。要在充分发挥法令刑罚等强制手段的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德教,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发挥仁义礼乐的作用,“礼义积而民和亲”,“德教洽而民气乐”,形成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从目录学的角度,主要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初步探究郑樵对《通志·乐略第一》中乐府曲调类例既分的分类方法,从他的“部伍之法”和“核实之法”这两方面进行论述,以考察郑樵编写《通志·乐略第一》的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8.
直销法规颁布后,真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乐”的是中国直销从此走上法制化轨道,“愁”的是“高门槛”难进。  相似文献   

9.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中的七十二“巫”名称,麽公以古壮字抄写、传承因而相对稳定,巫者因靠“阴传”而容易留下个人主观痕迹。“岑大将军”应为泗城岑氏土司历史上有领兵打仗经历的英雄人物,“岑老太官”可能是泗城岑氏土司的族人或者家属,其地位和作用都不如“岑大将军”。在当地建立七十二“巫”微缩景点和对巫调音乐进行再创作,可以很好地把七十二巫调音乐发扬光大,并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0.
王直华 《科技潮》2009,(5):44-45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聪明之人、智慧之人喜爱水,那是孔子在大约2500年前的判断。今日“知者”乐什么?近读《中国湿地百科全书》,深感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列子》的《天瑞》、《黄帝》、《仲尼》等篇,认为人性无智无情,要求达性之人“美恶爱憎不滑其心”,提出“无乐无知”是“无所不乐无所不知”的“真乐知”,反对逐情循欲而求生避死,体现了前期玄学——道家思想的特色。然而在《杨朱》篇中,《列子》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思想。在这里,人性不再是无情无欲的,而是有情有欲、有乐有苦、有爱有憎的,“从性而游”就是“欲无不尽,情无不达”的享乐主义,体现了后期玄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常换芳 《太原科技》2003,(5):92-92,94
针对旧的语文教学方式的“背”,提出了开放时代教师要通过兴趣教学将“死背”搞活,让学生在“乐”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郭忠 《凉山大学学报》2000,2(1):88-90,101
“礼”的法律化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主流思想,但它却违背了其创始人孔子的“仁”,“乐”,“智”,“非刑罚”等思想的精神,论落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我们从中应深入思考道德应如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杜中理 《科技信息》2008,(17):287-287
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今天,中学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依然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科学性、增加情感性、渗透趣味性和增强实用性.并分别在“透”、“活”、“乐”和“用”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梁田 《科技信息》2012,(31):338-338
在日语中,“嬉しぃ”和“乐しぃ”都可以表达愉快的心情。翻译成中文,意思非常接近。因此有许多日语初学者无法正确区分二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大量例句,总结出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工作千辛万苦,然而,“转差”工作更是苦中之苦。做得好,可以事半功倍,苦中有乐,否则便是事倍功半,前功尽弃,甚至手忙脚乱,使班级工作陷于“山重水复”的困境。因此班主任应该从“五心”做起:  相似文献   

17.
“孔颜之乐”与“曾点之乐”所呈显的儒家“乐”的境界,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两者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儒家理想境界追求心灵的安顿过程中,它们代表的是先秦儒家“乐”的境界的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8.
为真正惠农强农,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激活农村的消费潜力,“家电下乡”活动必须立足于不同区域农民的需求。通过分析浙江丽水农民对“家电下乡”产品的需求特点,以及从农民视角剖析“家电下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发现: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监管、服务和引导,进而完善“家电下乡”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小品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人之所以爱看小品,是因为小品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的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小品中“乐”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谐”代表着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这一直是人类社会向往和追求的美好境界,然而洪水、地震、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灾难却总是不期而至,突然来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