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草地羊草种群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种群生态水平,探讨了在人工管理,而且连年刈草这一特定生态环境下,羊草种群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子生产动态。在人工控制其它杂草竞争的条件下,播种当年每平方米仅有10~30株幼苗的羊草种群,通过无性繁殖其数量在第二年出现急剧增长,第三年和第四年增长的速度逐年减缓。羊草所依靠其无性繁殖特性,使个体呈群聚型分布,但在单优种群落中,又容易呈高密度的随机分布。连年刈草对羊草种群的种子生产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牧草是草地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改善草地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羊草是吉林省西部草原主要的牧草之一。本次实验通过对实验样地进行盐碱胁迫、土壤紧实度、施肥三种干扰处理,对样地内羊草的根密度季节平均值、根密度峰值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出适于羊草根茎生长的土壤环境,对改善西部草原的退化和盐碱化、改良草地草原和人工种植羊草均具有指导作用。本次实验结果表明p H9.19~8.08、土壤容重1.25 g/cm3以及施加NPK混合肥是促进羊草根生长发育的三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理种群羊草的形态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994年从中科院草原定位站栗钙土,内蒙呼伦贝尔盟尔塔拉黑钙土和从吉林盐碱土上采集的羊草种子行栽培试验,然后分别对这3个不同地理种群羊草的根,茎,叶的横截面和表面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发现:原生境为不同土壤类型的羊草,其内部的形态结构在根,茎,叶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其生境有相当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退化草原封育改良过程中植物种的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冷蒿为建群种的退化羊草草原变型封育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趋势,12年的研究结果如下:以冷蒿为建群种的退化羊草草原变型尽管单位面积上的物种丰富度较低,但由于原有优势种群的生长受到抑制,因而比原生羊草草原具有较高的均匀性和多样性。退化草原12年的封育过程中,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具有峰值的总体下降趋势,其中峰值产生在群落组合发生根本变化的封育后第7年。物种分布的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省松嫩草原资源十分丰富。在广阔的草原上生长着几十种优良牧草。特别是根茎型禾草草原-羊草分布的很广,在草甸草场中多为建群种。羊草的侵占性,适应性很强,抗寒、抗旱,耐碱、耐践踏,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质野生牧草,素有性畜的细粮之称。所以羊草草场对这一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丰美的松嫩草原,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东北师大草地研究所从1986年开始由刘庚长副教授承担了国家下达的“羊草草原碱斑治理方法的研究”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解决了在严重(pH10.5以上)光碱斑上播种羊草,羊草种子不发芽、烂芽和幼苗旱死两个难题,并取得了新突破。使严重的光碱斑草地在一年内长出羊草,把已经毁灭多年的羊草草原恢复起来。这项成果对保护我国羊草草原资源不减少、不毁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项科研成果也解决了羊草草原碱化、退化的问题。从研究中得出羊草的个体寿命和根茎繁殖形成的群体年龄结构和生产力结构,发现羊草具有百年高产的遗传特性,为建设百年高产羊草草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羊草草原内亚气生藻类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草原生态系统内,亚气生藻类是常见且重要的组分之一.亚气生藻类在羊草草原内的分布规律与羊草草原的植物群落类型、自然地理状况,尤其是草原受到的干扰强度有直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状态下的割草草场分布有较多的亚气生藻类(28种),其次是火烧草场,而重牧状态下的草场亚气生藻类的种类最少,只有10种.亚气生藻类在草原中生长时往往形成藻类结皮,藻类结皮的存在对土壤温度、土壤的含N量、土壤的保水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58——1976年野外调查和定位观测的资料,综述了我国羊草草原的生境条件、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对羊草草原的植物生活型、生态型、层片结构、发育节律和动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建群种和优势种的差异把分布广、面积大、经济价值高而发育又此较稳定的羊草草原划分为三个基本群丛;1)羊草十杂类草群丛;2)单优种的羊草群丛;3)羊草十丛生禾草群丛。对上述三个群丛特别注(乙心)动态的研究,根据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防止羊草草原退化和今后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呼伦贝草原选取5种代表性草原群落类型,采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探讨自然状况下草原植被群落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旨在为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草原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大针茅+糙隐子草群落、羊草+克氏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羊草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与生产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羊草+寸草苔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生产力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群落生产力受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环境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不仅仅是由物种多样性决定.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植被》一书中,对于“白羊草群落”在植被分类系统中位置的意见有所分歧,把这一群落分别列在草原和灌草丛两种不同的植被类型中,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本文试从白羊草分布区的自然条件、群落成员的生物学特性和它的演替等方面来论述这一群落是灌草丛的一部分。由于对白羊草群落的性质理解不同,因此这一群落的主要分布地区在中国植被分区中长期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把它分别划在草原及森林两个区域中。作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它应该属于森林区域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退化羊草草原浅耕翻处理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退化羊草草原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群落恢复演替动态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11年的变化结果如下:处理群落种的丰富度增加.群落种多样性指数在11年中的分布符合方程D=2.43-0.49t+0.04t2,均匀性指数分布符合方程E=1.43-0.85t+0.027t2.群落密度和生物量均较处理前有显著的增加.羊草是造成群落密度和生物量变化的最主要种群,其重要值在11年中分布符合方程I=202.9-78.4/t-0.22/t2,表明在演替开始的前几年羊草恢复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变缓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11年的恢复过程可划分为羊草+少年生杂类草、冰草群落(1—4年);羊草群落(5—8年)和羊草+冰草+多年生杂类草群落(9—11年)三个群落阶段.11年的恢复处理群落并未恢复到原生羊草草原群落的水平、演替将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2.
1.推广试验的内容和方法 羊草作为一种抗旱、耐寒、耐盐碱的优良牧草,在试验推广区草场上分布面积约140万亩,集中分布面积约38万亩。集中分布地区多在丘间凹地、沿河阶地以及一些季节性洪水冲击地带。在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实施中,从1994年开始,我们选择在羊草群落集中分布的查干补力格、白音朝克图、查干敖包、白音花和红格尔五个苏木进行浅耕翻技术推广试验。每苏木选择1.-3块300-500亩有羊草分布的地块,在雨季用T654型拖拉机牵引三铧犁进行带状浅耕翻,带宽15-20米,耕翻深度10-15厘米,翻后耙平镇压休闲,逐年扩大浅耕翻面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退化草场浅耕翻撩荒处理后群落演替动态进行了研究,9年的结果如下;群落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在9年中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状发布,植物种的均匀性指数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状分析,群落的稳定性呈波动状态,演替过程可分为羊草11-12年生杂草,羊草群落和羊草10多年生杂类草原群三个阶段,从第7年开始,演替向原生植被方向进行,羊草重要值在九年中分布符合方程y=202.9-78.4/x-0.22/x^2,表明在演替开始的前几年,羊草重要值增加较快,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变缓并保持在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天然的草原是我国的重要资源财富,在其上牧养着亿万头牲畜。我们必须设法提高草原的生产力,以便满足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解决这项建设任务中,应当从不同的学科,对草原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但是,不管怎样去研究,总是首先需要了解我国草原的基本概貌。本文试就笔者近十年来在辽、吉、黑和内蒙及陕、甘、宁以及河北等地考察草原植被所见,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从草原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草原的类型、分布及其基本特征等项,作一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以呼伦贝尔克鲁伦克流域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区域,以不同放牧梯度上草原群落代表性物种羊草为研究对象,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不同放牧梯度上羊草根系的形态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放牧强度对羊草根系深度、总根表面积、总根投影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和根平均直径都有明显影响;中度放牧处理下,羊草根系深度、总根表面积、总根投影面积、根系总体积和平均直径都高于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轻度放牧的根尖数高于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处理;羊草的根系直径和根系体积是反映其对环境干扰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非生长季降水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选取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放牧管理历史下的2块样地(中度和过度放牧样地),测定丰雪年份和一般年份的主要植物物种组成、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以及降水利用效率,分析内蒙古羊草草原生产力与降水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降水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  相似文献   

17.
我校生物系杨靖春、倪平、祝廷成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祖元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大珍五位研究人员在《生态学报》1988年9月第8卷笫3期上,发表了题为《东北羊草草原微生物在能流中作用的研究》副题为常微分方程稳定性在能流上的应用一文。这是一项中国科学院基金资助的研科课题。本文内容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天然羊草(Leymns Chjnesis)草原上测定了羊草凋落物生物量、热值含量和分解速率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呼吸作用速率,并将测定结果换算成能最。结果指出,在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中,羊草凋落物中的能量含量为206.57千卡/平方米·年;土壤微生物分解羊草凋落物中的能量为83.79千卡/平方米·年;  相似文献   

18.
羊草草原经过 1 7年的割草 ,群落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主要种群的重要值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羊草和 艹洽 草种群的变化尤其明显 .在不同频率割草的实验系列中 ,群落生物量和羊草种群的重要值随割草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在不同时期割草的实验系列中 ,群落地下生物量随着割草时期的后移呈上升趋势 ,地上生物量和羊草种群重要值则是 8月份刈割受到影响较大 .艹洽 草种群重要值的变化趋势与羊草基本相反 .  相似文献   

19.
羊草草原经过17年的割草,群落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主要种群的重要均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羊草和落草种群的变化尤其明显,而不同频率割草的实验系列中,种群生物量和羊草种群的重要值随割草的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时期割草的实验系列中,群落地下生物量随着割草时期的后移呈上升趋势,地上生物量和羊草种群重要值则是8月刈割受到影响较大,落草种群重要值的变化趋势与羊草基本相反。  相似文献   

20.
锡林河流域近15年植被空间结构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85年与1999年TM遥感影像,通过地面详查,对锡林河流域植被类型及空间结构在近15年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过度放牧与草原垦殖,锡林河流域各植物群落类型面积在近15年发生了变化。1999年与1985年相比,羊草、大针茅、旱中生杂类草草原与大针茅、羊草、中旱生杂类草草原,分别减少了20.17%与28.4%,冷蒿草原面积增加了46.6%,草原植被开垦的面积增加了34.8%,总体上,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呈明显退化受损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