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保护财产是建立国家的根本,是法制的基础。20多年中国改革的实践证明,实行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有私有财产,必然要承认私有这个概念,就必然要保护私有财产权利。观之我国,宪法虽承认公民财产权,但保护依旧不周全。本文试图通过对宪法条文的分析,提出对宪法中财产权保护的更好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为我国将来修宪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虚拟财产不等于电磁数据,刑法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应当区别于对电磁数据的保护;虚拟财产具有价值,属于财产的范畴;对于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可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3.
诉讼诈骗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并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它具有比诈骗罪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由于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诉讼诈骗罪,而诈骗罪、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敲诈勒索罪等现行罪名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惩戒措施等均不能对诉讼诈骗行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为了打击严重的诉讼欺诈行为,维护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保护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在刑事立法中增设诉讼诈骗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健 《科技信息》2009,(9):391-391
抢劫行为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财物,而对公私财物的概念和范围各国刑法中大多未作界定,由此产生众多争议,本文主要对公私财物的范围界定问题作一下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中心。本文认为虚拟财产具有法律意义上财产的特点,应承认其所具有的财产性,并在此前提下,对于运用现行刑法如何保护虚拟财产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6.
公民私有财产权是公民其他权利赖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从法律保护的方式来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分为民法的保护和宪法的保护。在宪法的层面承认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是通往法治社会和宪政秩序的起点,不但关系到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宣示能否真正落实,并且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高效运行、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度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第347条规定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概念及刑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还有辍学、下岗、失业等原因以及追求享受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此类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此类犯罪除了对他人的人身健康及至生命构成潜在危险外,也对社会治安和公私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罪是一个选择性的罪名,本文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件对贩毒罪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权是模糊残缺的、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是脆弱的,要完善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权。加强对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的保护,就要改革土地的出让方式,明确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权利,完善对土地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和补偿制度,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以及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游戏中与虚拟财产相关的纠纷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虚拟财产指网络游戏中玩家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数据,它以电磁记录的形式存储于网络游戏运营商系统设备中,在游戏中体现为虚拟人物账号、装备、宠物以及宝物等,是一种具有物权与债权双重属性的财产权。在玩家与运营商之间,是一种债权关系,违反义务的一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在玩家与玩家之间,是一种物权关系,违反义务的一方应该承担侵权责任。通过完善民法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来保护虚拟财产,为更好保护虚拟财产,当条件成熟时需制定虚拟财产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10.
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私有财产的物权法律保护.本文结合社会实际全面分析了私有财产物权法律保护的原则和具体内容,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是确认和保护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优越性的重要措施。它的颁发将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公民日益关注的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的理念,最终在这部法律中得以充分体现和真正明确。本文将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显著特点、主要内涵、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供政府、研究部门和企业等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各类犯罪中盗窃罪发案率最为频繁。为了准确、有力地打击盗窃罪,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两高”颁发了《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盗窃罪的法律适用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然而,本文认为该“解释”对被盗物品的数额认定和划分盗窃既遂、未遂的标准与司法实践有冲突,可操作性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不科学性,有待作出修改,以求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只有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和各种经济自由的权利,才能为人的尊严和自由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论述了我国保护私有财产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一种认为主要客体是信用证管理制度,理由是金融秩序是整个经济秩序的核心。另一种观点对信用证管理制度说提出批评,并认为主要客体应该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刑法理论中的主要客体认定标准是立法者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侧重点。公私财产所有权说对信用证管理制度说的批评不能成立,其对自身观点的论证也缺乏说服力。因此,信用证管理制度说应当获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盗窃罪也面临一些新的课题。作为网络游戏的QQ金币、盔甲、魔剑、武器装备等能否成为刑法意义上的财产范畴,如何定性,是否应受到刑法保护,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揭示马克思的财产理论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之上。首先对自然法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阐明在自然法的视阈下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看法,之后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反对私有财产的原因。最后,笔者试着对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进行了短评。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作者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法规定的不同年龄阶段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视野下的财产权是自由与个人自治的客观基础,更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然而我国“大公无私”的文化传统导致现实中私有财产处于十分脆弱的地位,经常遭到所谓的公权力的侵袭。有鉴于此,私有财产的充分保护理应成为我国所致力构建的市民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在当前形势下,正在制定过程的物权法也实需对此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哲学角度揭示了人的异化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肯定了人性的回归与人的解放的积极意义。因此,从现代性视域重新审视马克思早年的《手稿》,人的解放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息息相关,人的解放是人的异化的克服、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并且马克思进一步把这些命题看作现实的运动,认为它们是从现实运动本身产生出来的,特别是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现实运动过程产生出来的。《手稿》中这种财产、人性与现实的联系,对于我们今天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财产犯罪的客体一直是刑法理论界争议的主要问题。我国刑法学界虽然存在不同的学说,但最终没有定论。在反思我国现存的所有权说和占有说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理论与案例,认为财产犯罪的客体是不能仅靠一种理论就能全面分析的,需要依所有权与占有的关系具体区分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