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雷德里克·塞茨(Frederick Seitz),著名的科学家、作家和学科带头人,同体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参与者,国内国际颇有影响力的科学代言人,厄巴纳-尚佩恩的伊利诺伊大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固体物理学研究小组的奠基者,于2008年3月2日在纽约去世.  相似文献   

2.
纽约印象 纽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当看完自由神像在归途中我从海上瞭望曼哈顿密集的高楼大厦时,深感纽约的确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在短暂的200多年中,她居然集中了这么大量的财富、文化、商业、经济、建筑、科技和来自五洲四海的上千万的人。著名的时代广场、洛克菲勒中心是纽约人重要的活动场所,每逢节日和发生重大事件时,这里都是人山人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永难忘怀的是世界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 125年探索自然的盛典 位于纽约中央公园旁的这座古  相似文献   

3.
G·B·埃利昂(CertrudeBelleElion)是本世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仅有6位女性中的一位。尽管这位合理药物设计的先驱完全应该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但她一点不关心这类华丽词藻和周围气氛。她真正关心的是她认为会对疾病本身产生最有效治疗的最好技术。从她1983年退休到1999年2月21日81岁时突然去世为止,实际上她从未停止过工作,有不少人已认识到,她只是表面上退休而已。G·B·埃利昂1918年出生于纽约,她的父母来自立陶宛和俄罗斯。在10岁时她的祖父和母亲死于癌症,这是她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1937年她从亨特女子…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费米到了芝加哥大学工作,在物理系和新建立的核学研究所(该所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那时,大学里的学术研究工作和研究生教学正在恢复中,为战争所耽误的学生们蜂拥般地回到了校园。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研究生的注册人数特别的多。他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人为费米的名字所吸引而前来芝加哥,我们很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就我个人来说,即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当1945年11月由中国来到美国时,我便已经决心跟随费米或威格纳学习。但是我知道,战争工作使得他们减少了自己大学的人员。我记得有一天,在我抵达纽约  相似文献   

5.
弗雷德里克·塞茨(Frederick Seitz),著名的科学家、作家和学科带头人,固体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参与者,国内国际颇有影响力的科学代言人,厄巴纳-尚佩恩的伊利诺伊大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固体物理学研究小组的奠基者,于2008年3月2日在纽约去世。  相似文献   

6.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智能腕表,能够为癫痫患者带来福音。这款新产品可以在癫痫患者发作癫痫之前就发出警告。麻省理工学院的罗莎琳和她的团队通过测试皮肤电导在大脑深处的变化并结合多年的临床数据,建立了一套数据模型,来判断究竟哪些变化会预示着癫痫的发作,以此好提前作出预示。有意思的是,这个发现来源于一次偶然。当时,罗莎琳和同事正在进行自闭症儿童情绪状态的研究,在手腕上测量皮肤电导只是自闭症研究的一部分。不过,罗莎琳注意到,其中一个孩子在皮肤电导达到一个峰值后20分钟,发作了癫痫。这时候,她意识到,生物电可以预示癫痫的发作,由此研发了这款智能腕表。同时,这款智能腕表也汇集了其他智能腕表所具备的功能,如收集佩戴者的日常体温和运动数据,好让佩戴者能够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位友人向我描述过她大学时的一件奇事:上体育课时,有一位女生不慎跌伤了,体育老师跑上去抱起她送到休息室。在以后的几次体育课上,好几个女生竟接二连三地跌伤了。你也许会认为,以后的女生一定是故意这样做的。然而她们确实是真正地跌伤了,绝不是故意装的。原因在于,这个体育老师是个美男子,在女生心中非常有声望。第一个跌伤的女生被老师紧紧地抱起来之后,使其他女生猛然而生一种醋意,这种感觉激活了深层的无意  相似文献   

8.
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治京(DorothyCrowfoot Hodgkin)博士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女晶体学家、英国皇家学会沃尔夫森研究院教授,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研究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名誉校长。多·克·霍治京生于1901年。父亲J·W·克劳福特是一位研究古典文学艺术的学者和考古学家。母亲是一位有教养的人,但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是在巴黎一所精修学校学过音乐和法语。多·克·霍治京第一次偶然接触化学是在她十岁那年,  相似文献   

9.
天·地·水     
航空、水利、土木在一般人的眼里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3个专业,然而有人却在这3个领域中游刃有余,他就是现年36岁的王晋军教授。 从农村娃到博士后 王晋军1963年出生于山西寿阳县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羡慕翱翔的小鸟,对偶尔飞过的飞机尤其向往,成天琢磨;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呢?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去造飞机。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首选了北航,可惜成绩还差了一点,与北航失之交臂。1979年,年仅16岁的王晋军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接着读完了水利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1986年他进入  相似文献   

10.
小英是一位高二的女生,平时埋头读书,与人交往不多,在学习上是个尖子。可是近半年来有一件事始终困扰着她,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源头发生在半年前,有一次她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讲错了一句话,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件事使得小英很紧张,开始害怕在同学面前讲话,怕自己说错话而被人嘲笑。一位女同学还开  相似文献   

11.
<正>她因嗅觉极其灵敏而苦恼,她也因此获得全世界最悠闲的工作。但好景不长,以色列,人发明的"人造鼻子"——纳米传感器,让她面临失业的风险。今年38岁的纽约职场女性珍妮特·琼斯,已经记不清她灵敏的嗅觉给自己和朋友带来多少窘迫和尴尬了。比如,同事在办公室给大家分发巧克  相似文献   

12.
8年前,纽约42岁的罗斯林·华盛顿女士因病切除子宫和卵巢,从此就失去了性欲。“没有那种感应,有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个不完整的女人。”她说。几年后,她参加了一项试验。她和其他受试者每周两次在腹部贴上一张薄薄的宝洁公司生产的“睾丸激素贴”。她不知道自己贴的是药物还是安慰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的最后一个傍晚,纽约警署32岁的女警范恩正驾车在纽约市中心一条繁华街区巡逻。突然,她感到心里一阵强烈的心悸。在此之前的数天里,她一直加班突审一桩抢劫案的嫌犯。因此,她以为是由于工作压力所致就没有太在意,继续沿街巡视。  相似文献   

14.
<正>高雨是一名文静、内敛的女生,各科成绩均衡。最近,有件事情却让她很纠结。原来,上周学校召开了高一学生"7选3"的年级大会。也就是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大家还要选择3门课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替她安排好的。可是这一次,一向很有主见的爸爸妈妈也显得有些迷惘和担忧。爸爸建议她学建筑专业,因为亲戚中有很多人都是从事建筑工作的,将来对她的就业有帮助。可是建筑类的东西,高雨一点儿都不喜欢。下学期就要"走班"了,高雨该往哪里去呢?  相似文献   

15.
<正>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中女生,心中一直有个苦恼,但从来不敢让人知道……先从我小时候说起吧。因为我的性格大大咧咧的,顽皮、好动,喜欢和男生混在一起,所以小时候大家都爱叫我"假小子"。长大后,我还是常和男生在一起玩,对女生喜欢的洋娃娃、漂亮衣服等都没有兴趣。上了中学后,我很羡慕周围那些"小情侣",也想和其他女生一样能有自己喜欢的男生。可是,我竟然发现自己反倒对女生有异样的喜欢。我喜欢的她名叫小怡。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想要接近她,希望常常和她在一起。看到她和别的同学关系好,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我都会吃醋。有一次做梦,我甚至梦到自己亲了小  相似文献   

16.
<正>她逃离了纳粹迫害,却迎来新的挑战:如何融入学术界?1939年,46岁的希尔达·盖林格(Hilda Geiringer)带着女儿玛格达(Magda)从维也纳抵达纽约时,她一定感到松了口气。盖林格这位出色的女数学家是一名犹太人。之前整整6年,她在欧洲躲避纳粹的威胁,期间逗留过土耳其、里斯本,也差点被纳粹集中营拘留,来到美国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纽约近代美术馆还给人以拥挤狭窄、杂乱不堪的感觉。如今,她却奇迹般地旧貌换新颜了。这座美术馆自1939年在纽约曼哈顿的米特多镇落成以来,多少年来就没有很大的改观和起色。只是进入21世纪,经由建筑界的巨匠们的出谋划策和大刀阔斧地实施增扩改建工程,她才成为一座现代  相似文献   

18.
家住纽约市郊今年35岁的哈尔太太在前两个孩子分别上幼儿园之后,白天一个人在家时常常有一种寂寞的感觉,于是她与丈夫商量想再要一个孩子。由于哈尔太太属大龄妇女,而且以前有过流产的病史,为保证怀孕成功,她接受了人工授精。但是不曾想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时,哈尔太太产下了  相似文献   

19.
前言从1983年1月13~19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召开了“与战争有关的除草剂、落叶剂的国际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rbici des andDeffoliants in War)。有“给人类和自然带来长期的影响”这一论题。除草剂、落叶剂作为化学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用于对日本的陆上作战而被研制成功,实际用于战争是1961年在南越。由美军使用落叶剂,此后,大概持续使用达十年之久。后因国际舆论高涨而渐渐中止使用,重又经历了十余个春秋。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中,落叶剂的目的是使广泛的森林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初冬,落脚点即是纽约。那是个寒风肃杀、浓云密布的日子,因为是初次踏入美国,好奇心驱使我在有限的时间跑了不少地方,除了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联合国总部,印象最深的恐怕要数世贸中心的双子楼了。 未曾料到,世事难测,在21世纪的太阳刚刚照耀全球的今日,这座屹立在曼哈顿岛的巍然建筑,竟然被恐怖分子用不可思议的手段摧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