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容器技术为复杂系统仿真应用的快速灵活部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容器支持对仿真应用的服务化封装,可以大大降低仿真应用在不同运行环境上部署的难度。目前主流的容器镜像封装技术主要依赖手动编写Dockerfile文件,导致封装效率低且容易引入人为错误。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容器的复杂系统仿真应用自动封装技术,定义了支持重用的库组件模板,并将仿真应用与库组件模板融合生成组合镜像模板,组合镜像模板在通过语法优化与错误检测后自动生成Dockerfile。基于SUPE仿真引擎的复杂系统仿真应用封装实验证明了该自动封装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多制造商、多分销商和多零售商的三级网状随机性库存系统,难以用数学方法求解其最优的库存控制策略.基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原理,建立了具有顾客到达时间服从泊松分布、随机顾客需求量、随机顾客购买行为、随机订货时间和生产容量有限制等特点的仿真模型.运用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将仿真方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来求解问题.通过仿真实例的比较分析,表明了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SUN Zhanshan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英文版)》1995,(3)
CombinatorialMethodofSimulationandOptimizationandItsApplicationonTransportationSystemSUNZhanshan(InstituteofSystemsEngineerjn... 相似文献
4.
5.
7.
8.
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产品往往由多个子系统通过复杂的耦合方式组成。针对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需求,将复杂产品分解成为分布式层次型系统,建立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优化模型,包括了系统级优化模型、子系统优化模型和子系统分析模型。为解决不确定条件下的复杂产品优化建模问题,在确定性条件下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不确定分析,得到系统目标函数与不确定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不确定条件下的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优化模型。最后,给出了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优化建模过程。Abstract: Complex products are often composed by a number of subsystems which coupled by some complicated wa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esign optimizati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complex product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ystem, including system-level optim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model subsystem and subsystem analysis model. To solve the problem under uncertainty, complex product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esign optimization modeling under uncertainty was conclude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uncertainty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ystem of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certain variables. Finally,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modeling process of complex product was provided. 相似文献
9.
群集智能特性分析及其对复杂系统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人彬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3(3):10-19
鉴于直接以一般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运行机制,难度太大,本文提出借助一类具体的复杂系统——具有群集智能涌现特性的生物蚁群和鸟群系统的行为规律研究,作为认识一般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的桥梁和过渡。在论述蚁群觅食、蚁群墓地构造、蚁群劳动分工和鸟群觅食这几类典型的群集智能行为的生物学原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群集智能的系统特征和所蕴涵的分布式、自组织和正反馈等重要特性,并给出了翔实的论述说明。进而根据文中阐述的群集智能特性,从多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其对复杂系统研究的意义,包括揭示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促进人脑复杂性的研究、推进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提升智能科学的发展水平。最后对群集智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有待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11.
在现有复杂社会系统的组元、结构、功能的系统概念基础上,增加系统运行、产品和进化等概念,为认识、理解复杂社会系统提供了准确而完整的系统概念架构;提升与完善系统认识方法(“物理-事理-文化”系统方法论)与企业建模理论,使其成为对复杂社会系统的认识方法与系统研究方法(系统模型方法论),为复杂系统的运行与进化的认识、描述和研究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复杂系统的模型研究、系统仿真成为复杂系统研究和发展的科学手段。以系统模型作为系统知识模型,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系统知识的转化、传输、共享、使用、存储的有效管理,使我们的社会在逐步实现信息化的同时真正建成知识化社会、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反馈系统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维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3):29-35
负反馈是控制系统中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环。负反馈可以使控制系统的过程按一定的轨迹运动,有着广泛的应用。至于正反馈,人们常常联系到不稳定。其实正反馈系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应用范围。本文将通过一些例子。论述正反馈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3.
线性反馈及部分变量非线性反馈控制陈氏混沌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陈氏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证明了线性反馈控制同步规则。基于Lyapunov函数提出了几种基于部分变量的非线性反馈控制同步规则 ,其特点是仅需对响应系统部分变量施加控制就可以实现同步 ,而且同步速度较快。仿真结果证实了几种同步规则的可行性。通过与已有控制方法的比较 ,验证了同步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数据进行非监督聚类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主流和难点.提出了一种非监督的复杂系统熵聚堆算法.它改进了关联度系数,不但能实现自组织非监督聚类,而且可以实现一个变量分在不同的类里;提出并证明了N-class相关的概念,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它运用到中风病临床数据中,非监督地提取出了中风病中常见的证候,结果十分符合临床; 参考数据的辨证结果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得到算法的敏感度为97.3%, 这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它为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的规范化奠定了数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复杂决策系统研究——框架及其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界定了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复杂决策系统 ,其中影响个体决策的环境正是由大量个体决策结果构成的 .我们对它的构成、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建立了复杂决策系统的一种面向对象的模型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17.
系统多层次灰色熵优选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建立了综合评价梯级水电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系统多层次灰色熵优选模型,由系统论将决策水利水电方案的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相应的评价指标组成.首先根据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由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得到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关联度矩阵,类似求出各子系统的权重,最后由子系统权重和关联系数求出系统的综合评价关联度,由关联度的大小对水利水电系统中的方案排序.将模型应用于西藏尼洋河流域规划建设的7座梯级水电站,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电站建设顺序. 相似文献
18.
JIANG Hui|lin YANG Hua|min XI Hao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Changchun China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英文版)》2000,(3)
1 TheEvaluationIndicesofPhotoelectricSystem(PS)′sOverallPerformanceTherearemanykindsofphotoelectricinstrumentsusedforvariouspurposeswithdifferentoverallperformance ,buttheystillhavelotsofcommoncharacteristics .IntermsoftheessenceofPS ,PS′spurposeismostly… 相似文献
19.
Chen混沌系统的反馈控制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线性反馈、非线性反馈、微分反馈、延时反馈等反馈方法,设计了五种不同的反馈控制器,对Chen混沌系统进行了控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了各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各反馈增益k的范围,且对各控制器的效率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复杂网络与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人们感兴趣的、在不同领域中所进行的有关“复杂网络”的研究,以及新兴的从整体出发研究问题的其它学科,认识它们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综合集成法之间的联系。更进一步阐明,处理与开放复杂巨系统相关的问题只能用综合集成法,它提供人文与科技的沟通,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