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边塞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边塞诗在我国古代边塞诗歌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边塞诗语言研究在唐代边塞诗整体研究所占比重较小,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修辞三个方面.语音研究主要表现为用韵特点、节奏和双声叠韵的研究;词汇研究集中于对具体地名的考证和对词汇所体现的意象的分析;修辞研究则专注于辞格和风格研究.本文通过对唐代边塞诗语言研究现状的综述,以期为唐代边塞诗语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唐诗诗体一般性研究和边塞诗研究的现状出发,初步界定了唐代七言古体边塞诗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文字和电子文献,基本检索出了现存所有的唐代七言古体边塞诗,并对七古边塞诗人的戎旅经历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唐代七言古体边塞诗与诗人戎旅经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学与时代紧密联系,许多历史在文学中都能反映出来。李益的边塞诗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四个方面抒写了唐代的边塞生活。他的边塞诗也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将士们的生存表现出特别的忧虑和关怀。  相似文献   

4.
庾信在北朝期间,曾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边塞诗。依据其边塞诗表现内容的不同分两类,一类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中的边塞诗,反映了诗人感伤身世、思念故国的感情,基调悲凉激楚。另一类是庾信在亲历北方边地生活之后,创作出来一些深刻反映边地战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这些诗作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作了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5.
唐、清两代是古代西域边塞诗繁荣的两座高峰且各具特色 ,本文试图通过对唐、清两代西域边塞诗的比较分析 ,指出唐代主要开创了边塞山水诗 ,清代主要丰富了边塞风俗诗 ,两代都对西域的旅游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盛唐边塞诗的风骨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骨是中国古代论中一种审美理想的概括。唐代风骨盛行,盛唐时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和共同的美学标准。唐诗中最能体现“风骨”特征的是盛唐边塞诗。唐边塞诗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熔铸了盛唐蓬勃酣畅的时代精神和美学风貌,最富于唐诗高峰时期盛唐诗歌所焕发的盛唐魅力,闪烁着风骨美的光华。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歌的夸张在边塞诗和李白、杜甫的诗中得到了很典型的运用和发展。唐代边塞诗运用夸张很为普遍,展现了盛唐气象的阳刚之美。李白、杜甫诗中的夸张也是如此,但又有不同的特色。李白诗中的夸张随处可见,想象奇特,气势非凡,展现的是美妙奇异、无可仿效的天才美。杜甫诗中的夸张气象万千,沉郁顿挫,气势磅礴,又规范在工整的音律对仗之中,展现的是可学可至的人工美、规范美。这也说明了夸张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及其不同审美特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歌的夸张在边塞诗和李白、杜甫的诗中得到了很典型的运用和发展。唐代边塞诗运用夸张很为普遍,展现了盛唐气象的阳刚之美。李白、杜甫诗中的夸张也是如此,但又有不同的特色。李白诗中的夸张随处可见,想象奇特,气势非凡,展现的是美妙奇异、无可仿效的天才美。杜甫诗中的夸张气象万千,沉郁顿挫,气势磅礴,又规范在工整的音律对仗之中,展现的是可学可至的人工美、规范美。这也说明了夸张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及其不同审美特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北宋边塞诗的意象择取,既延续前代边塞诗的创作经验,关注关山、陇头、羌笛等语符意象,关注玉门、凉州、西域等地名意象,在意象中构筑意境,又开辟出烽燧斥候、塘泺方塘、壕林榆塞等军事意象,烘托意境,营造事境,折射出言意尚理、叙议相彰的特点。同样运用意象,唐代边塞诗喜欢借助意象的并置与叠加形成丰富的画面感,北宋边塞诗多不以画面取胜,往往由意象切入边事的交代与态度的回应,最终传输清晰的价值判断与深刻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0.
柯丽萍 《科技信息》2009,(13):152-152
唐朝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对我国五千年的渊源文化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我国整个文学史来看.唐代诗歌占有着毋庸置疑的特殊地位,其中边塞诗作为杰出的诗歌流派,在唐代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关于唐代边塞诗的讨论中,无论对边塞诗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各家,无不以初唐至玄宗一百多年对外用兵的性质作为评价边塞诗的前提条件。对于唐开元天宝以前的边塞战争,大家看法比较一致,认为基本上是唐王朝对外族侵略进扰的抵御、自卫。有争议的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边塞战争,历来古典文学工作者在接触这个问题时,很少能深入实际地认真研究,作出公允的结论,从而在这个时期的边塞诗和边塞诗人的评价问题上,造成了矛盾和混乱。吴学桓、王绶青的《边塞诗派评论质疑》(下称《质疑》,见《文学评沦》八○年第三期)有一段话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妨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其题材多样,内涵丰富,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唐代的政治经济也得到全面的发展,兼容并包的文化环境自然促进了边塞诗的创作.辽远的地域,奇特的风光以及独有的风情,为边塞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诗人由于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在独特的边塞风景描写中,也就寄托了丰富复杂的情感态度.本文旨在浅析边塞诗所表现出的独特地域特色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特征.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学界从各个角度对唐代西域文学展开研究,以前未被重视的文人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唐代西域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20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相比,近10多年以来的研究者善于利用和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挖掘出唐代西域文学新的文化内涵,加大了对唐代西域文学系统性、持续性、整体性的研究,出现了一批颇具成就的系列性研究成果。文章从唐代边塞诗中的西域研究、唐诗与西域文化、唐诗与西域地理、唐五代边塞词等几个方面对其成就做了回顾;同时,新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也存有明显的不足与遗憾,如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较多,这也是下阶段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亟待改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边塞诗是有唐一代的盛世强音,林庚将其作为唐诗高潮的标志之一,并首次提出“盛唐气象”评价盛唐诗歌。边将士卒是边塞诗主流的刻画对象,他们是后人了解唐代社会风貌的司南。盛唐多出现智将、飞将等积极形象,而中唐多将笔触放在下层士兵将领身上,高级将领则作为消极形象成为诗人批判的对象。盛唐至中唐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期,透过边塞诗中将士形象的变迁,能够看到这一变型期唐人风貌。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町人与中国儒商所处的历史时期相近,虽然各自伦理思想都具有儒家文化的背景,但是由于价值观、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异同,因而导致其各自伦理思想的差异性也较大,对二者的伦理思想等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更加准确的理解二者伦理思想之异同。  相似文献   

16.
高适、岑参是唐代边塞诗的两个杰出代表,并称为“高岑”.他们的边塞诗有相同之处,都描写了边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边塞战争,表达了自己投身边塞,建功立业的理想.但由于各自生活经历,个性气质,艺术手法,接受文学遗产影响的不同,使得两人的诗歌风格又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边塞闺情诗是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诗从闺妇的独特视角观照战争中闺妇的内心情感。唐代前期的闺情诗多表达闺妇盼夫封侯的愿望,到中后期则是盼夫生还,思妇情感上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一个缩影。边塞闺情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读这些诗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整个唐代社会的变迁、人生观的改变和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8.
边塞战争、军旅生活,是自《诗经》以来历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题材。唐代,尤其是盛唐,边塞诗歌和以写边塞诗见长的诗人,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多。其中,高适,岑参,习惯上被称为边塞诗歌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王桂香  田鑫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62-62,61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工程的最高限价,投标报价是投标时出具的工程造价,同为工程造价,二者有何异同?本文对二者在编制内容和方法上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对中西方传统科技价值观深入研究,比较中西方传统科技价值观的异同。研究二者的异同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科技的现代价值及其意义,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