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载的学思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始自《中庸》;遍读佛道;返求六经,归宿《易》学。儒家《中庸》的“性与天道”是张载一生学术求索的起点和方向,对道教与佛教的学习与思考则深化了张载的形上思辨,以《玄纲论》和《楞严经》为例可见这种影响。针对儒家的“知人不知天”和佛道的“知天不知人”的各自弱点,最后张载以《易》为宗,为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理想建构起一个形上本体和终极真理的依据,形成既“知天”也“知人”的理论体系,表现了他“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张载是关学的开创者,也是宋代道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献《中庸》思想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道学系统,通过对诚、性、中等范畴的阐述,构造了以《中庸》为体、本天以言人的宏观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张晔 《科技信息》2013,(23):180-180,240
仁是孔子儒学的核心观念。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对仁的内涵的阐发和定位不尽一致,如汉唐时期的儒家学者在论仁时,大多仅仅将其看作是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人与人、以及物之间的情感之爱。而到了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受到佛、道二教关于终极本体的超越性的思维方式的激发,把仁提升为宇宙或人生之本体层面,或者为其建构宇宙论哲学基础,同时也以体用不二之方法论来阐发仁。张载作为北宋理学之奠基者之一,张载有着丰富而独创的仁学思想,可谓是有破有立。他为仁建立起宇宙论哲学基础,贯通天道与人道,形成以"仁体义用"为内核的道德性命价值体系,以及"好恶并举"的仁学结构。另外张载建构了一个以"明礼以践仁"为核心的多环节而又统一的践仁体系。  相似文献   

4.
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从宋代政治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找内政外交的指导思路,对《春秋》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其《春秋》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确立《春秋》在五经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以天理作为研习《春秋》的理论指导;第三,积极参与处理夷夏问题,为解读《春秋》提供现实政治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淳的代表著作《北溪字义》形式上以字义人手,从四书中选择关键的概念、范畴,结合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人理学思想进行概括、诠释,进而分析《北溪字义》涉及《中庸》的文本,无论是作为章节名的“中庸”,还是引用四书中的《中庸》言论,或者以子思之言代替《中庸》之意,或者从书中所体现出的道统传承,这些都是陈淳以“庸”解师的一种径路,从而归纳出《中庸》对《北溪字义》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皆以生言性,讲天道下贯为性,人亦当尽性以回证天道,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故孔子言践仁以知性;孟子言尽心知性知天;《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易传》言穷神知化,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思想发展理路是一脉相承的。牟宗三正是依据宋明儒者是否沿先秦儒家此一理路进学而将宋明理学分为五峰蕺山系、象山阳明系、伊川朱子系,并将伊川朱子视为"继别为宗"。  相似文献   

7.
<正>古来人们不乏对月的关注,《淮南子》有"积阴之寒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1]的说法;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天部》记载"月者,太阴之精"[2]。现代人们熟知有关月亮的神话,有月主"嫦娥"、吴刚伐桂,于传统节日"中秋"赏月,也是我们流传至今的习俗。而"梦月"现象,也常见于史料之中。一、生育文化与感生神话生育文化,有学者从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方面对其进行界定,[3]也有学者强调生育的"技术系统",即生育现象出现的基础。[4]本文所涉及的"生育文化"概念,是存在于历史  相似文献   

8.
学界近年来关于张载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于挖掘张载"井田制"思想的价值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孟子第一次记载井田制以来,历代不乏有欲复行"圣王之制"之士想要复行井田。同李觏、朱熹一样,张载复行井田的立足点也在于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但是他不再仅仅局限于保一国之平,而是把眼光放到了"为万事开太平"的伟大理想上,而坚决地实行井田制便是实现这个理想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毛诗谱》三卷久佚,幸赖唐孔颖达采其文字部分入《毛诗正义》,故《毛诗谱》文字部分得以留存至今。近年,郑玄的《毛诗笺》、"三礼注"之注释语言作为研究汉末语言的重要语料逐渐为学界重视,并已经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但《毛诗谱》文字部分的语言研究论文尚付阙如。笔者近读《谱》文,发现其诸多复音词颇可补《汉语大词典》词条、义项之阙漏与书证不足、偏晚之弊,遂以札记形式条陈于后,以窥其语料价值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9,(12)
圣人之教现存最早的中医典藉《黄帝内经》是以"圣人之教"为张本的:"是故上古圣人之教下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圣人之教"以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究心于天人之间,以一种整体的、联系的、有机的信念来观察和理解宇宙与人类。《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天地人是按一个统一的"大道"来运动的,人类是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人生也只是"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即使是圣人也只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疾病则只是生命"浮沉"的偏离状态而已。  相似文献   

11.
张载的"学即能移"包括丰富的内容.首先,是学什么的问题,即学习圣贤之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领恶而全好者,其必由学乎""苟志于学则可以胜其气与习".其次,是"移"什么的问题,即恶向善的迁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性不美则学得亦转了""气质恶者迁移为贤者""善反之"等.从"学"中,张载即使"终日危坐一室",甚或"至...  相似文献   

12.
张载的圣人观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其为儒家沟通天人关系和反对佛老思想的学术使命密切相关。张载的圣人观包括成圣工夫、圣人境界和圣人职能三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在他的“变化气质”、“至诚得天”和“神道设教”诸思想当中。  相似文献   

13.
"诡道",作为源于《孙子兵法》的中华文化关键词,其文化意向在中学西传、中外对接的概念转换中由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而招致误读。基于历史文化语义学之视角,西方译者英译之误读涵盖"诡道"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诡道"概念所反映的意向世界及"诡道"概念的基本文化内涵。其误读有三:不尊重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而导致的常识性误读;理解了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而英译用词之意向性却有悖于源概念文化意向之理解性误读;理解了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及源概念文化意向却基于实用主义的立场赋予其有意图的意义之功利性误读。  相似文献   

14.
一、腐败的概念"腐败"一词源于《辞海》,在《汉书·食货志上》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此中解释为腐烂、败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包涵有“天”或“天命”、“天道”,以及“天下”、“天子”、“天禄”等概念。其中的“天”,既有能让四时在其中运行、百姓在其中化育生活的“自然之天”,又有具备道德、命运等判断和掌控能力的“主宰之天”。孔子与其弟子顺天安命、以天为最高准则,而又重人事胜过重天。这是先秦儒家主张仁治、礼治的一种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的认识。它与《论语》中的其它思想一起,共同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讨论郭象《庄子注》中的心、性概念及其关系问题。从个体的角度探讨了郭象哲学中的心、性基本涵义,认为郭象引入了"性"的概念以规制"心"的运用。郭象"性"的概念具有形式化的特点,有比较明显的道家色彩。需要注意的是,圣人之心、性不同于普通个体,圣人之心、性的运用在郭象理想政治的构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旨在重新认识北宋张载所著《正蒙》对古宇宙论宣夜说的特殊贡献。采用文献考证,诠释、比较等研究方法,结论认为:张载对气的运动特性注意一分为二地看待并且从其运行不息的自身原因去探究,从而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对天地关系的认识,则突破传统宣夜说不论及天地关系的说法,给出了一个新的宣夜说宇宙模型;抛弃传统宣夜说回避天左旋,右旋的做法,明确采纳左旋说。  相似文献   

18.
余靖以严谨、客观之治学态度刊校"三史";以实地勘测所得数据为基础,著《〈海潮图〉序》;以开放的观念,学习、接纳和传播外来文化,著《契丹官仪》;以唯物主义之思想批评和揭露"舍利"等虚妄迷信,表现出伟大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梳理、分类20多部与民族国家相关的电影,发现最受关注的非主旋律电影都以民族认同和个体伦理的冲突为叙事主线。简要界定"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两个概念的内涵,并分析民族认同与个体伦理冲突的起源,再结合《五月的四天》和《色·戒》两部影片,具体探讨民族主义与个体伦理之间的张力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影《时时刻刻》以"主题并置"叙事模式,呈现了不同时空的三个女人一天的生活和情思,由她们及与之相关的生命体对"自由与囚禁"压抑与抗争"和"生的虚妄与死的狂舞"的对立矛盾的演绎,生发出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广阔而深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