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而新闻是对现在事实的记录,因此对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而言,它提供的资料能够很好地反映历史上的华侨,展现华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研究华侨历史的重要的依据,可以说,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就不得不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史。本文试图对20世纪印尼华侨华人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概括和梳理,以展现印度尼西亚"华侨报纸"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2.
在亚非会议和会后应邀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我国代表团曾先后在乃隆和雅加达驻留。当时,印废尼西亚政府和人民、华侨、各国政府代表团、各国记者等人士热情地欢迎、会晤和招待了我国代表团,盛况空前热烈。雅加达出版的中文报纸“新报”曾详细地报道了当时的盛况。本文辑自该报当时的记载,略有删改.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国内华侨教育,制定了华侨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积极为归国华侨学生在国内举办华侨教育,这不仅为华侨学生提供了教育,突出了政府的教育职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发展。此外,还为国家建设争取了侨汇和培养了人才。但由于华侨教育缺乏相关的教育法治精神,在思想教育方面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及忽视多元文化并存交融所起的作用,导致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之一,其华人教育有着较早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华文教育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历经曲折和坎坷。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国际地位的高低以及华人的文化认同都影响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是华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支撑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中国唐宋以来一种重要的地方教育设施,介绍了梅州书院的概况,阐述了梅州地区书院的演变历史,勾画出了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清末到民国是梅州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清末,梅州女子学校教育以西方教会在通商口岸开办的女子学校作为开端,至民国得到较为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残疾女子教育均有所发展的基本架构,为新中国女子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梅州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大众传媒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社会发展影响了传媒的发展,另一方面传媒反过来也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大众传媒在梅州农村的变迁,通过分析其受众特征,阐述大众传媒在梅州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从印度尼西亚前副总统兼总理哈达与荷兰签订圆桌会议协定以后,印度尼西亚陷入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互相竞争的各政党与集团之间的经常争执造成了政局的不稳定。外国资本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政治与经济生活,印度尼西亚腐败情况日趋严重,而人民的生活条件则激剧恶化。姗姗来迟的1955年选举无疑给民主党派带来巨大胜利,而帝国主义者及其仆从——当时在印度尼西亚起决定作用的政党,主要如马斯友美党、印度尼西亚社会党右派,却遭到可耻的失败。但是这次选举没  相似文献   

9.
在辛亥革命中,海外华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孙中山先生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学术界对此也已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认可。但辛亥革命对海外华侨社会的影响,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近乎空白。本文拟就辛亥革命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下简称“新马华侨”)社会的影响作初步探讨。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辛亥革命促使新马华侨更加积极地支持祖国革命与建设;促进新马华侨的联合与团结;有力地推动了华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广泛地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这几方面的影响是在新马华侨增强了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的作用下产生的,反过来,它们进一步增强了新马华侨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这是辛亥革命对新马华侨社会最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印尼三宝庙     
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和西亚一些国家也广为流传。当年三宝太监所到之处,如今都由华侨、华裔和当地人兴建起许多三宝庙,纪念这位中国明朝杰出航海家郑和。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会三宝垄市西南十余公里处的三宝庙便是其中一座。  相似文献   

11.
广大海外侨胞是中国的独特资源,是中国发展的"友好使者"和"重要桥梁"。他们通过华文教育、华文传媒和华侨社团传递和扩散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加深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增强了海外侨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张辉 《科技信息》2011,(34):203-203,205
伴随着1972年中日友好条约的缔结,1978年名古屋和南京的友好城市关系的确立,来名古屋工作生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华侨社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分析名古屋华侨的发展史、人口构成、经济生活、社会组织、民族认同等问题,对名古屋华侨社会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华文教育在内涵、对象、任务、特征等方面必须适应先进文化的需要,先进文化必须贯穿于 华文教育过程之中。华文教育是面向广大华侨华人的大众性教育,由于受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给学生 的知识必须是能适应社会、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4.
华文教育在内涵、对象、任务、特征等方面必须适应先进文化的需要,先进文化必须贯穿子华文教育过程之中.华文教育是面向广大华侨华人的大众性教育,由于受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能适应社会、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会市陆续发现多处华侨义冢,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文章介绍了几处华侨义冢的发掘情况,并论述了华侨义冢与新会侨乡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以及海外华侨社团、国内慈善机构与华侨义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奉天实业学堂的建立与发展折射出人们当时的教育意识和思维活动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以及统治阶级的社会价值取向。只有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二眷的对立统一,才能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管理,建立了包括行政系统、法律制度及架构、管理机构在内的三位一体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的社区参与救灾制度和先进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普及灾害教育和演习,提高国民防灾减灾意识.有效的自然灾害管理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吸引了国际合作.本文立足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灾害管理...  相似文献   

18.
黄国烽  窦可 《广东科技》2009,(18):105-106
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梅州建设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切实提高城市品位.针对梅州城市垂直绿化品种单一,覆盖率低的现状,介绍几种适宜梅州城区绿化的藤本花卉品种及合理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爆发了保钓运动,随即该运动转化为中国统一运动。在此期间,留学生编印了大量的刊物,对钓鱼岛问题、两岸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介绍,对当时的北美华侨华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则就以上问题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以承认人的智力差异为前提的。天才与教育、智慧与知识以及天才的教育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中居于核心的地位。陶行知的天才教育观是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结合的结晶。这说明陶行知在当时的体用之争中兼容了传统与西方,但以服务于当时社会现实为目标,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