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桔青霉发酵生产核酸酶P1的适宜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桔青霉生产核酸酶P1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其组成为:葡萄糖7%,蛋白胨1%,玉米浆0.2%,磷酸氢二钾0.05%,磷酸二氢钾0.05%,氯化钙0.04%,硫酸锌0.02%,硫酸镁0.03%,硫酸锰0.05%,pH5.4,30℃发酵66h酶活达最高值,粗酶液酶活力400IU/mL。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桔青霉发酵核酸酶P1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芯颗粒吸附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rum)孢子,再用1.5%的海藻酸钠包埋吸附固定化细胞玉米芯颗粒,于摇瓶中进行分批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化细胞产酶的条件下,培养基中淀粉水解糖浓度为9g/L,蛋白胨浓度为1g/L,摇瓶转速为180r/min,产酶发酵周期为50h,发酵液中核酸P1的活力高达503U/ml。双载体固定化细胞经30批次连续重复发酵产酶稳定在较高水平,固定化细胞粒子机械强度高。  相似文献   

3.
气升式发酵罐生产核酸酶P1发酵过程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L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初步研究了桔青霉分批式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核酸酶P1的发酵动力学过程。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菌体的生长动力学规律,Luedeking-Piret则比较好地描述了发酵过程中的核酸酶P1的活力与菌体生长的关系,并利用此模型可以判断桔青霉发酵生产核酸酶P1的过程中,核酸酶P1的产出与菌体的生长是属于部分耦联的,其发酵过程属于部分耦联型发酵。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桔青霉气升式反应器生产核酸酶P1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芯颗粒吸附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孢子,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海藻酸钠包埋吸附固定化细胞玉米芯颗粒,于摇瓶中进行分批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化细胞产酶的条件下,培养基中淀粉水解糖浓度为9g/L,蛋白胨浓度为1g/L,采用气升式反应器,产酶发酵周期为50h,发酵液中核酸P1的活力高达8.43mmol  相似文献   

5.
洪亦武  曹郁生 《江西科学》1995,13(4):224-228
以核酸酶P1产生菌桔青霉AS.3.2788为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处理,获得了产核酸酶P1的变异株H1015。该菌株在葡萄糖培养基上直接发酵72h,核酸酶P1的酶活力达到345u/ml,比出发菌株酶活力提高了20多倍。  相似文献   

6.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生产菌株,在蔗渣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对腐植酸发酵过程中接种量、通气量(搅拌次数)、温度及时间4个因素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有效且可信度高,回归方程为:y=4.6844+0.03251+0.0208A-0.041 9θ+0.202 5D,其中发酵时间、接种量和通气量与腐植酸产量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关于黑曲霉生产纤维二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研究了C源、N源、磷酸盐及吐温-80对纤维二糖酶产量的影响,并对温度、时间、pH值和培养基含水量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使黑曲霉生产纤维二糖酶的酶活量由343.1U/g增至908.2U/g,提高了165%。  相似文献   

8.
对细脚拟青霉进行液态培养,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为:4%葡萄糖,2%蚕蛹粉,0.15% KH2PO4,0.15%MgSO4·7H2O;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温度25℃,初始pH值6.5,摇床转速140 r/min,250 mL三角烧瓶中装液量为80 mL.细脚拟青霉的菌丝生物量优化后产量提高了18.9%.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到蝉拟青霉优良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对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K2HPO4,MgSO4.7 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按质量分数为葡萄糖3%,蛋白胨1.5%,K2HPO40.1%,MgSO4.7 H2O0.0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7℃,培养基起始pH6~7,接种量6%,摇床转速为150 r/min,50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100 mL,发酵周期为7 d.  相似文献   

10.
对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XE-13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固体发酵条件下最适培养基组成、料水比以及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碳源(m(麸皮)∶m(玉米芯)=4 g∶6 g);氮源(NH_4)_2SO_4;碳∶氮=(m(C)∶m(N)=1 g∶0.05 g);料∶水=1 g∶1.5 mL.最适合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1.0×10~7个/mL孢子悬液/培养基干料=0.3 mL/10 g.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91.5 U/g.  相似文献   

11.
产胞外木聚糖酶青霉菌发酵条件的正交设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青霉菌(Penicillium sp.m8) 胞外木聚糖酶活力达92.96 U/mL,合适的产酶发酵条件为:培养基(g/L),麦草粉40,(NH4)2SO4 4.44,KH2PO4 1.0,MgSO4 ·7H2O0.5,NaCl0.3,Tween 80 3.0,CaCO3 1.0;每亳升培养基接种2.0×105 个孢子,28 ℃,水浴振荡培养4 d(120r/min)。  相似文献   

12.
Rhodococcus sp.HUST-1在Co2+的诱导下产腈水合酶,催化丙烯腈水合生成丙烯酰胺.对菌株HUST-1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氮源、诱导剂浓度以及培养条件影响腈水合酶的高效表达.在葡萄糖20 g/L、酵母粉10 g/L、Co2+0.08 mmol/L、酪氨酸0.2 g/L、pH7.0、培养温度28℃时,HUST-1所产腈水合酶总酶活达1 012.7 U,比优化前提高了47.1%.  相似文献   

13.
对新西兰青霉(Penicillium novae-zeelandiae)红色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组分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西兰青霉红色素的最佳发酵条件是:用1mL的接种量(孢子悬液浓度为2×10~7 mL~(-1))接种于300mL的初始pH为6.0的PD培养基内(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8g·L~(-1)),30℃150r·min~(-1)振荡培养40h,之后将其静置于30℃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经过优化后,红色素的最高产量达到2.834 4g·L~(-1).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层析分析表明,在260nm的检测波长下,该红色素分别在16.667min,18.120min,19.895min,21.022min处出现4个显著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14.
L-缬氨酸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初糖浓度、葡萄糖及氮的补加方式、补加玉米浆和溶氧对L-缬氨酸发酵过程中产酸率、转化率、发酵周期等参数的影响。确定了L-缬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最佳条件,在最佳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下,L-缬氨酸产量达52.71g/L,糖酸转化率迭26.8%。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1株产中性蛋白酶的工程菌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中性蛋白酶工业生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AS1.398的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获得中性蛋白酶基因npr,与高拷贝质粒pWB980连接并转入蛋白酶缺陷型菌株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得到重组工程菌WB600/pWB980-npr.在初筛平板上工程菌蛋白酶活力明显高于工业生产菌AS1.398,工程菌发酵活力可达1,398.3,U/mL.通过对其发酵工艺进一步优化,在接种量5%、装液量100,mL/5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34,℃的条件下发酵48,h,发酵液的酶活力可达2,487.5,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8%.  相似文献   

16.
从淀粉加工厂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普鲁兰酶高产菌株,编号为Z-13,其初始酶活达到5.7 U/mL.通过对此菌株的16S rDNA比对,以及生理生化鉴定,鉴定此菌株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通过发酵条件优化,确定最佳发酵产酶条件为:玉米淀粉1.5%,蛋白胨2.0%,KH2PO40.05%,MgSO4·7H2O 0.01%.装液量为70 L/250 L,培养基最初pH为6.0,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48 h,优化后菌株产普鲁兰酶的酶活高达67.8 U/mL,是优化前菌株产普鲁兰酶活性的11.89倍.  相似文献   

17.
以胶体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和DNS酶活鉴定法从烟台近海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壳聚糖酶菌株,初步鉴定为白色链霉菌.经发酵培养组分与条件优化,获得最佳培养组分(g.L-1):葡萄糖55,壳聚糖0.5,胰蛋白胨1,尿素8,(NH4)2SO42,NH4Cl 1,KH2PO43,FeSO4·7H2O 1,ZnSO4·7H2O 2,CaCl2·6H2O2,MnSO4·H2O2,NaCl2.最适产酶pH 7.0,温度28℃,装液量50 mL,接种量2%.优化后菌株培养48 h时产酶量为51.65 U.mL-1.  相似文献   

18.
结合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将实验室收集保存的产柠檬酸菌株11株,进行初筛、复筛后,选取产酸量相对较高的2112菌株进行了正交实验、稳定性实验。得到的较好发酵条件为:玉米淀粉16%,(NH4)2SO40.1%,麸皮0.6%,pH4.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96h。经5次稳定性实验,该菌株产酸率最高达9.92%,已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为开展柠檬酸发酵系列实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