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于童 《科技信息》2010,(33):I0059-I0059
氧化还原电位(Eh值)的变化是影响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壤中氧化条件和还原条件对重金属镉吸附解吸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与土壤组分及含量相关:氧化条件时氧化剂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会导致土壤镉活性降低;而还原条件下抗坏血酸也可有效的降低镉的活性;为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镉的污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闽江河口湿地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生物量和土壤环境因子的观测及其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芦苇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其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关联度达到0.938 66;影响互花米草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盐度,关联度达到0.616 13以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土温的关联性较小.这可能是由于互花米草在入侵的初始阶段,在环境适应机制上与本地种芦苇采取不同的策略,因而对土壤环境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湖泊岸坡带是湖水与周边地下水及其溶质交互作用的重要区域,湖泊水位变化对岸坡带渗流及其氮素运移转化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户外土槽试验,研究了湖泊水位变化对地下渗流中氧化还原环境及其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升高,地下水位坡降和渗流速度相应下降,水力停留时间增加。随着湖泊水位的上升,岸坡带土壤内氧化还原电位总体呈下降趋势,氨氮衰减速率减小,硝氮衰减速率升高。地下渗流流速的降低导致地下水及其氮素渗流通量的减小。湖泊水位的周期变化使得岸坡带内土壤湿度、氧化还原环境和硝化反硝化反应的交替变化,从而影响了地下水及其氮素入湖渗流通量。  相似文献   

4.
在本研究中硫化铜矿石无捕收剂浮选取得了与加捕收剂浮选相同的选别指标,含铜1.88%的浸染铜矿无捕收剂浮选小型闭路试验,获得品位26.15%,回收率95.3%的铜精矿。研究结果表明,无捕收剂浮选中,黄铜矿的浮选速率比黄铁矿高,对铜-硫矿石的优先浮选有利;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矿浆中容易实现硫化铜矿石的无捕收剂浮选;黄铜矿在酸性或碱性矿浆中的可浮性都比在自然pH状态下好;用石灰调浆能获得硫化铜矿浮选所需的pH值和稳定、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对黄铁矿又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加入硫化钠时,矿浆的氧化还原电位相应降低,但当充空气浮选时,随即上升为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适合于无捕收剂浮选,本研究不用硫化钠处理,也能实现硫化铜矿石无捕收剂浮选。  相似文献   

5.
无菌和有菌体系下砷黄铁矿氧化的电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菌和有菌酸性体系下,对砷黄铁矿电化学氧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砷黄铁矿首先被氧化为As2s2,覆盖于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发生钝化;随着电位升高,As2S2被氧化生成亚砷酸及亚砷酸被氧化为砷酸,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细菌作用后增强了砷黄铁矿的反应性能,降低了其开始氧化的电位,砷黄铁矿被氧化的趋势增大,腐蚀反应速度有所提高,但细菌对砷黄铁矿电极的阳极反应过程机理并没有产生影响;在相同电位下,有细菌时的阻抗明显低于无细菌时的阻抗;在不同电位下,电极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也不同,测定结果与线性扫描研究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有菌和无菌体系下磁黄铁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菌和无菌酸性体系下,对磁黄铁矿电化学氧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磁黄铁矿被氧化过程中伴随元素S的生成,覆盖于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发生钝化;随着电位的升高,元素S被氧化成SO42-,钝化膜被击穿;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后增强了磁黄铁矿的反应性能,促进了磁黄铁矿氧化反应速度,腐蚀反应速度明显提高,但细菌对磁黄铁矿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机理并没有产生影响;在相同电位下,有细菌时的阻抗明显低于无细菌时的阻抗,细菌的存在加速了表面物质的扩散,电极过程受电化学步骤控制,测定结果与线性扫描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Catechol,CAT)和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在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etylpyrid Bromide,CP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在CPB水溶液中,CAT和HQ的氧化峰电位正移,还原峰电位负移,氧化还原峰电流增大;在SDBS水溶液中,CAT和HQ的氧化峰电位负移,还原峰电位正移,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CAT和HQ共存体系的伏安行为,当体系中无CPB存在时,CAT氧化峰与HQ氧化峰发生严重重叠;当体系中加入1.0×10^-3mol/L CPB时,CAT与HQ氧化峰电位相差100 mV,从而实现了CAT和HQ的选择性测定,以此提出了同时测定生活用自来水样中CAT和HQ含量的电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问:农膜育秧为什么能增产?答:农作物都有季节性的,它的生长和季节的温度有关。为了种植双季稻、早稻必须在谷雨时落谷,立夏以前插秧,在这时期,气温尚寒,雨水较多,容易造成烂秧、死苗等现象。用农膜覆盖育秧,能保持温度,防止寒流的袭击,造成一个小气候,有利于种子的出苗秧及  相似文献   

9.
滩涂围垦淋洗脱盐过程对土壤中几种不同形态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珠江口湿地滩涂土壤为研究对象,用蒸馏水对其进行淋洗,使土壤表层盐分含量低于0.2%.实验设置8个脱盐梯度,对滩涂土壤在不同淋洗脱盐阶段,不同深度的全硫、水溶性硫、酸可挥发性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淋洗脱盐过程的进行,土壤全硫含量呈递减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无机硫下降了40%,有机硫下降了30%;水溶性硫含量亦呈递减的趋势;淋洗后,土壤的酸可挥发性硫含量较淋洗前均增加,但各处理间酸可挥发性硫含量随淋洗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少,主要受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影响.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各土层不同处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酸可挥发性硫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733~0.933,p<0.0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铂电极表面上氯化钠对肾上腺素及其谷氨酸复合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肾上腺素及其谷氨酸复合物的氧化,使其氧化峰电位正移,还原蜂电位负移,峰电流减小,电化学反应电阻增大,氧化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水溶液中的物质若状态参数变化时可能会引起许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面讨论条件变化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情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介质的酸度对氧化还原电位是有影响的。介质的酸度不同,其电位也就不同。本文将着重讨论PH 值改变时半反应的电位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的原因,以及,介  相似文献   

12.
环糊精与中性红包结作用的循环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玻碳电极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中性红的包结行为.当电活性客体分子中性红被包结时.在循环伏安图上表现为客体分子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和峰电流的变化.固定中性红的浓度,改变环糊精的浓度.结果表明中性红分子低电位区间的氧化峰电位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负移,氧化峰电流则逐渐降低.依据电位变化和电流变化分别求出了β-环糊精与中性红形成包结物的包结比和包结常数.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化学萃取法研究长春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 分析其化学形态与土壤负荷水平、 理化性质的关系表明, 土壤中Pb和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 Cd主要以残渣态和交换态为主; Zn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 Cd的活性形态含量最高, 为31.98%. 交换态Cd和Zn含量及活性与土壤重金属负荷水平呈正相关; Cu和Pb铁锰氧化态的含量随负荷水平增加而下降; Zn和Pb碳酸盐结合态与负荷水平无关. 交换态Cd与土壤阳离 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Cd的活性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负相关; 在碱性条件下, Cd, Cu, Pb和Zn的碳酸盐结合态与pH呈正相关; 重金属铁锰氧化态含量随着氧化还原电位的增加而降低, 而残渣态相反. Cu有机结合态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外源砷在土壤中的毒性/迁移性主要受控于其结合形态,探明土壤砷结合形态的动态变化是准确评价其生态风险的前提。本研究主要通过室内土柱淹水-落干循环模拟野外土壤氧化还原环境的交替性转变,利用连续提取技术分析了土壤砷各结合形态的变化规律及相互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土柱的淹水-落干循环致使不同层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值( 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在-114 mV~615 mV范围内振荡变化并驱动着土壤氧化环境的交替变化。此外,ORP的振荡变化提高了与砷迁移性密切相关的氧化铁晶形化。在120 d的试验周期内,非专性吸附态和残渣态砷含量总体减少,而非晶质和晶质氧化物结合态砷含量增加。水溶性砷在水动力作用下向上层土壤迁移,导致非专性吸附态砷含量表现为上层土壤>底层土壤,其它形态则相反。微生物对土壤矿物的氧化/还原性溶解、微孔扩散、氧化物的吸附包裹等可能是土壤砷结合形态相互转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对比特定氧化/还原条件,氧化还原条件的交替转变明显延缓了土壤砷的“老化”并使其在各形态的(重)分配变的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ORP的测量及数显ORP标定的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氧化还原电位概念的分析,讨论了氧化还原电位的计算方法及测量原理,并以化学反应式的形式论述了数显ORP计的使用及标定原理。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说明。特别对氧化还原电位在环境检测中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土壤铁异化还原及其对铁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峡库区紫色土和黄壤在N2覆盖下进行淹水恒温(25℃)厌氧培养,对土壤淹水铁异化还原及其对铁形态转变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淹水厌氧培养过程,pH向中性转变,体系从氧化环境转入还原环境,黄壤氧化还原转换趋势更为明显。黄壤Fe(Ⅱ)增加趋势明显,Fe(Ⅱ)含量达到3 495.21mg/kg,紫色土为536.44mg/kg,而无菌对照土壤Fe(Ⅱ)含量无增加趋势,证实铁的异化还原过程是受微生物活动驱动。土壤铁从Res-Fe向Oxide-Fe活化,同时土壤Fe(Ⅱ)的含量与Oxide-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铁形态的改变是受铁的异化还原作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以蓖麻(Ricinus communis)盆栽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重金属污染处理组(Cd0Zn0,Cd1Zn0, Cd1Zn100, Cd1Zn500, Cd1Zn1000),研究添加无机肥和菌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探讨将菌渣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应用到镉和锌复合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144 h,添加5%菌渣的实验组,其累计水损失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减少了78.6%,同时土壤孔隙率提高了19.7%;相较于无机肥添加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65.5%~81.4%;此外,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了78%~126%.这表明,菌渣能够通过提高土壤孔隙率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考察丙二酸对铬冻胶的缓交联性能,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液相色谱表征、黏弹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硫脲抑制丙二酸破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高温下尽管丙二酸具有较强的延缓乙酸铬与聚合物成胶的作用,但形成的冻胶放置2~5 d后强度逐渐降低;体系中丙二酸含量越高,冻胶越不稳定,丙二酸的破胶作用可能与丙二酸水溶液具有较高氧化电位有关;硫脲的加入可有效减小丙二酸水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抑制丙二酸的破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环状磷酸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多功能添加剂倍受关注,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对于相关电解液的组成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15种环状磷酸酯的前线轨道能量、化学硬度、氧化还原电位等量子化学参数,从理论上预测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可能性。研究了环状磷酸酯分子结构与电化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苯环取代不仅可以提高还原电位,还可以显著降低氧化电位和化学硬度,提高分子的反应活性;氟原子取代可以提高分子的还原电位,对氧化电位和化学硬度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紫金山铜矿浸出过程黄铁矿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紫金山铜矿堆浸过程中,在辉铜矿和铜蓝等有用矿物浸出的同时,有黄铁矿被大量浸出,造成浸出液中Fe3 浓度过高的现状,研究了细菌浸出黄铁矿的氧化行为和机理,重点考察了Fe3 的化学氧化以及细菌浸出黄铁矿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有菌条件下,pH值为1.6时,混合矿浸出初期,黄铁矿的浸出率仅为5%~8%;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浸出15d后,氧化还原电位上升到500mV以上时,黄铁矿的浸出率可达25%.说明氧化还原电位是细菌浸出黄铁矿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机理研究表明,细菌浸出黄铁矿是以间接反应为主,细菌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对黄铁矿的浸出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