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不可逆过程的基本方程和熵增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热力学系统内进行的不可逆过程——热传导和扩散等输运过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的熵的变化从熵流密度和局域熵产生率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给出了具体的不可逆过程求熵流密度和局域熵产生率的具体表达式,这对研究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的进行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将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中的熵产生率概念推广应用到稳恒电路,给出了Prigogine最小熵产生率原理可适用于稳恒电路的电动力学证明。  相似文献   

3.
将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中的熵产生率概念推广应用到稳恒电路,给出了Prigogine最小熵产生率原理可适用于稳恒电路的电动力学证明。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相对论热力学中熵是一个Lorentz不变量。在超相对论能量下的重离子碰撞中,体系的熵又和完全的状态方程有关,并与发射的不同种类的粒子的比率相应。因此我们选定熵作为一个膨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演化参数,并建立包含膨胀和不可逆味动力学的熵方程;从带有源项的动力学方程和热巨配分函数的关系,带有熵产生项的熵方程被等同地导出,在源项中,我们试图充分地包含所有的粒子,即除了少量强子是在碰撞初产生的外,主要是来自于体系膨胀期间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的贡献,夸克-胶子相向强子相的演化是采用了强唯象学模型来描述的。源的区域在双曲线t2-X2=τ=1(fm/c)以上,在该区域内,和,在源区域以外,TμSμ=0,体系仅作绝热膨胀。自此人们清晰地看到,在源区域内,熵是如何被强子和重子物质产生出来的。相变过程中的熵密度的演化是通过对熵方程积分的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能够用来评价获得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可能性,也一样可用以讨论对它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用刘维空间反常朗之万方程取代刘维方程作为统计物理的基本方程,由此得到了平衡态系综,推导出了吉布斯非平衡熵和玻耳兹曼非平衡熵的变化率、非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及熵增加原理。自扩散张量是决定熵产生和扩散熵流的重要参量,但在非均匀的远离平衡态系统内不能证明熵产生密度各处都为正或等于零,而在某些局部可能为负。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团簇尺寸下的纳米Gd材料的磁热熵效应,结果表明在纳米尺度下,Gd材料具有增强和磁热熵效应并尖于最佳纳米尺寸,实验结果直接证实了用统计力学理论及Monte Carlo方法处理模拟结果,当纳米团簇尺寸减小时,伴随着磁热熵变△S的增加,超铁磁-超顺磁转变温度tsc发生下降偏移,采用分子场理论,导出了增强磁热熵变△S与温度偏移因子(1-t)^-1/2满足很好的标度关系△S~(t)^-1/2  相似文献   

7.
熵产生和自然灾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是不稳定能量积累的释放过程,它是一个高强度的耗散过程,耗散强度用局域熵产生来描述。根据地表温度和能量通量纬度分布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局域产生的纬度分布,发现它与自然灾害的伟度分十分接近。据此研究了自然灾害纬带群聚性的成因机制。同时,对地球系统熵的收支分布和熵产生作了计算,给出了它们的整体动作图象。  相似文献   

8.
应用Glimm方法证明具有初始弱激波流的均熵流,在任意有限时间内不会产生真空,且其比容v(x,t)不会超出初始比容v(x,0)的界  相似文献   

9.
应用Glimm方法证明具有初始弱激波流的均熵流,在任意有限时间内不会产生真空,且其比容υ(x,t)不会超出初始比容υ(x,0)的界。  相似文献   

10.
在熵的讨论中,学术界有一种有人根本上否定“熵”和“熵理论”的倾向。本文从热力学熵的引入,含意和熵增原理在有关的不逆过程中的应用,说明熵是一个真实而合理的物理量,熵增原理是反映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质的定量表述;并提出了熵的泛化不能违背熵概念和熵增原理的基本界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用系统的观点,侧重于矿井系统的特性特别是模糊与随机特性的分析与描述,提出了矿井系统的广义熵理论的概念、研究与应用方法.并对不同的矿井系统结构进行了结构熵──有序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熵(Ⅱ)     
介绍了解决遍历理论经典问题的Kolmogorov熵,以及为研究拓扑动力系统而产生的拓扑熵等概念,进而引导读者对这一引人入胜的领域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侧重于矿井系统的随机与模糊特性的分析与描述。给出了矿井随机模糊系统的定义,提出了新的矿井随机模糊系统我熵理论研究的研究领域,基本概念,函数表达式等对不同的矿井系统结构进行了结构熵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般文献中对熵概念理解的混乱的失当之处,对物理学中的熵概念的基本含义进行了疏理.文章讨论了克劳修斯熵和波尔兹曼熵的差别、联系和意义;证明了一般文献对热力学熵公式中作为积分因子的1/T的T的解释的失当之处;区别了作为体系结构组构方式变化过程中熵值减少程度和作为体系结构方式偏离标准值的程度的两种不同意义的负熵规定  相似文献   

15.
物理熵与信息熵的辨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和狭义角度,论述了物理熵与信息熵的不同物理内涵,并根据熵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并论证了二熵的辨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熵(Ⅰ)     
一般不确定性问题所包涵的“不确定”的程度,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用数学来定量地描述的,关于不确定性的数学度量,我们称之为熵.这里,首先介绍物理学家、化学家早已熟悉的热力学熵,并对古典的Boltzmann熵作数学描述,进而对随着信息理论的需要而出现的Shannon熵作一番论述.并对熵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Prigogine熵变公式和Shannon信息熵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体熵变的概念.指出人头脑中信息或知识的更替应成为人体熵变的一部分.给出了广义熵变公式,并讨论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义熵与样本熵差渐近计算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引进(k,s)阶广义熵,q阶Shannon熵及q阶Renyi熵。考察其极值性,单调性等基本特性,论述其作为随机模式在主观先验知识条件下不肯定性度量之特征。通过与数据方差的比较,阐明数据熵差作为数据差异性度量的一系列性质。最后利用对数Г函数给出样本熵差的渐近计算。  相似文献   

19.
熵的泛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熵是热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也是近年来一个发展特别活跃的基本概念.自1865年克劳休斯提出熵以来,随着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科学综合化发展,熵概念已经远远超出物理学的范畴.信息熵的出现,成为了熵正式泛化的标志.目前,熵的概念在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熵已成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引进(k,s)阶广义熵,q阶Shannon熵及q阶Renvi熵。考察其极值性,单调性等基本特性,论述其作为随机模式在主观先验知识条件下不肯定性度量之特征。通过与数据方差的比较,阐明数据熵差作为数据差异性度量的一系列性质。最后利用对数(?)函数给出样本熵差的渐近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