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眼于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差异及其语言表现,通过英语学习者的汉译英实例,从句、句层面上分析了汉语思维模式对汉译英的负迁移现象,指出汉译英时要进行思维模式的适当转换.  相似文献   

2.
从语用学中常规关系的角度出发,讨论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如何避免写出汉译英式的作文,而写出易于被英语族人理解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本文专论科技英语汉译时译文词语的选择问题,提出除了受到原文词义选择的制约外,译文词语的选择还直接受到原文语法结构、专业内容、汉语表达习惯和逻辑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诗英译活动的目的是向英语语言区传播中国文化。这一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唐诗英语译文能否被英语文化区读者理解并接受。应当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对唐诗英译活动进行分析。着重讨论英语文化区唐诗英译读者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唐诗英译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英语里有些否定句表达的却是肯定之意,从而造成了汉译中的“是非”误区.在其汉译时,既要立足于原意,又要用地道的汉语译出.对汉译中的种种“是非”误区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不同文化的人描述事物的视角往往不同。翻译是一种文化间的交流,因此翻译过程中视角转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向某人抛个飞吻”的英译为引子,分析了汉译英过程中视角转换的必要性,讨论了在汉译英过程中如何先破后立以便确定合适的视角,并指出厚实的文化知识是确定合适视角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汉译英文电影片名的时候,需要以英语意境为主要支撑点,根据中外语言文化背景,同时结合极具时代色彩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等诸要素。通过重新审视翻译的一般标准,分析了汉译英文电影片名的主要特征,初步探究了汉译影片所需要的语言翻译要点,为英文影片的汉译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作者在实践教学中所发现高中学生和教师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语料库语言学在高中英语教育中的指导性、工具性作用。以期为高中英语教育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所有的外国文学著作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生文学典故最多的著作是《圣经》。从我们收集的材料来看,光是进入英语的出自《圣经》文学的典故成语就有3o个多条,而通过多种语言译介到中国的源自《圣经》的外国文学典故也有300多条以上,其一中有一些已进入了中国文化。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类汉译外国文。学典故。一、从汉译《圣经》文学典故的译出语来分析基督教的《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39卷,后者I7卷。《旧"约全书》本是犹太教的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公元前285年至公元…  相似文献   

11.
浅析英语新闻句子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侠 《甘肃科学学报》2004,16(2):126-128
根据英语新闻中大量的实例,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即信息量大、结构简单、语法手段丰富和名词修饰语前置,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必须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科学规律和使用习惯,准确、生动、全面地传递信息,努力增强译后作品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对英语新闻句子的汉译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古文观止》一书,每篇文章之后均附有译文.这些译文为读者读懂原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然而,译文中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影响读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13.
<正>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本文主要就英语谚语中的比喻修辞进行探讨,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讽喻、换喻和提喻。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汉英翻译中能否把两种语言的差异统一起来是译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英语要求形式上的严整,汉语则不要求处处做到形式上的严整,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在汉语中,有的句子省略了行为主体,这在语法上称之为无主句.在汉语科技文献中,常出现无主句.在英译这类句子时,应根据英语和汉语的具体特点和表达习惯,在充分理解原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英语句型进行转换,尽可能使译句在语意、语气和句式上接近原句.本文归纳了无主句英译的几种方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作者 /读者显现度和不同词频等级的词汇分布两个参数 ,运用对比分析语料库的方法 ,回答三个问题 :1.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口语化倾向 ;2 .口语化倾向是否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弱化 ;3.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中的确存在着很强的口语化倾向 ;这种口语化倾向并没有预期地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弱化 ,作者 /读者显现度各个特征的发展很不均衡 ;需要从母语影响、大学英语大纲、教材、教法、学习策略、中介语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采取对策 ,促使学生正确使用英语书面语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传教士的《圣经》汉译在清末民初中国翻译史的第三次高潮期达到顶峰,而晚清姗姗来迟的一群在华美国传教士在所有西方教士中后来居上,他们以独特的翻译手段中西合壁地演绎了西方经典之作《圣经》,其《圣经》汉译的成就无不让他们的外国同行叹为观止,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对比分析,阐述了英汉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区别,英语名词化和汉语动词化的不同趋势,以及两者在无灵主语运用上的差异。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视,从而熟练运用英语,达到英语写作水平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孙贻红  徐承生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119-121,131
从提高大学英教学效果的思想认识出发,对艺术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继而从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优化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构想了如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和有效率地实施文化教学,实现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教学机制.结合实践,提出了艺术院校跨文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不同类型的语料库和语料库工具的开发为语料库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语料库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语料库建设横向合作、功能强大的语料库工具软件的开发和丰富的文本库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应用使得语料库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但目前,要全面地共享语料库资源还有一定的困难,语料库资源共享应解决好语料的来源的真实性、代表性以及各种语料所占和合理比例;语料分析工具的兼容性、易操作性和统一性:建立语料库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普及语料库语言学知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从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两方面,可找出英语习语汉泽与汉语习语英译方法的相似点与差异。英汉习语翻译若干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