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地是一种物质资源,是自然综合体,它既可作为生产资料,也可作为消费资料,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在特殊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按照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进行的勘测、规划、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等活动,统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PSR模型框架下,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使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福建省及其9个设区市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土地生态系统已受到一定的破坏,服务功能和生态结构尚能维持,但抵抗干扰的能力有所下降.内陆地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明显高于沿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利用方式、经济发展实力和人文因素共同影响生态安全水平.人口压力、工业和农业对土地的污染、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是福建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4.
以茂兰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为例,从生态经济角度探讨保护区土地的合理利用途径,提出了行政、经济、景观生态相结合的综合对策,为保护区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及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黄石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粗放开采,致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从系统论思想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建立起黄石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代表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权重,利用1996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对该市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黄石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2004年较1996年稍有改善.主要影响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区位熵、均匀度和优势度基本原理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化研究,并结合土地利用率、垦殖率、森林覆盖率三个指标对土地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引入以区域平均产量为计算标准的区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广西地区2004年生态足迹,定量分析研究广西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广西2004年的生态足迹赤字达到0.654954hm2/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区域内土地的承载能力.建议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做出调整,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广西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和军 《工程与建设》2008,22(1):106-107
当前我国正进行大规模的高速公路施工,其中相当一部分工程处于山区.甚至处于风景名胜区,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很大.六(安)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结合六武高速公路在施工中采取的措施,探索高速公路施工中的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评估海南岛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海南岛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ArcGIS10.3软件与InVEST模型分析海南岛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2020年人造地表面积的增加来源于耕地、草地与海域面积的减少;草地转出、耕地转出、人造地表转入和森林转入这4种地类的转移最为显著;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海南岛的平均生态环境质量总得分为0.409,0.431,0.404,表现为中等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且呈逐渐下降的态势;由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土地利用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差异性.海南岛的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未来应以土地低碳利用为目标,推动土地减排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方法,生态环境保护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约束条件。笔者通过建立多因素综合判别模型,分析并量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约束,以此作为SLEUTH模型的限制因素层控制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变化,从而实现了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与生态环境分析的松散耦合,有效模拟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变化。将该模型应用于滇池流域,对比分析2005年土地利用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结果表明,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但仍存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总体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系统地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山西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1994年、2002年徐州市的土地利用图为主要信息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剖析了近八年来徐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城市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徐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从自然、半自然景观用地向人工景观用地转变的趋势;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了城市整体生态效应的下降;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对城市整体生态效应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阳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的分析,指出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达到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发展旅游业是靖西县脱贫致富的新经济增长点,该文概述了靖西县旅游开发的现状,中外专家认为靖西的旅游资源品位合等级非常高,可以开发成为全国一流面,向世界的景区.并通过分析靖西县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期为实现靖西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西省存在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提出了包括土地生态环境整治战略、农田污染总体防治战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总体战略、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战略以及土地盐渍化、沙化治理战略等项内容的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总体战略,它对山西省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恩施市六角亭—舞阳坝片区城市用地规划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市六角亭—舞阳坝片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布局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片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推动了恩施市城市用地布局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利用变化会引起区域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响应.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根据重庆市2001-200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出发,以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为前提,测算重庆市近6年来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表明重庆市2001-2006年期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度经济价值量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总体来说是基本合理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论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理论、方法及应用亟待深入探索和研究.辨析了土地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规划 3个基本概念,讨论了土地生态规划的本质特征、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介绍了国外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模型或模式),提出了我国近期内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方向.对促进土地生态规划设计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推进土地生态学的发展和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