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老龄化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医疗费用迅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纷纷讨论老龄化背景下医疗保障制度所经受的考验以及应对.但是,不管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人口老龄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医疗费用的上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宏观层面通过对中国各省市医疗费用支出面板数据的分析,考察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医疗费用上涨的确切影响,从而为应对老龄化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洋洋  叶青 《科技信息》2011,(33):160-161
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中,由于前期只关注了城镇职工和农村合作医疗,因此,城镇居民成为医保的真空地带。新医改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而此前的2007年,各地已经开始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试点,本文通过对近年试点的考察,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在筹资,基金管理,补偿方式,救助程序等方面的衔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是阻碍医疗保障改革的拦路虎。而造成"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就是医疗机构的过度医疗。过度医疗不仅浪费医药卫生资源,加重患者医疗费用,还引发信任危机。本文从过度医疗的产生原因——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寻找出完善医保制度,促进医保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建宏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6):195-196,47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是关于人病有所依的问题。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和高福利国家带来医疗费用高支出问题,使许多国家医疗保险不堪重负,都在积极进行着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和改革。本论述提出应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将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转向社区,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使宝贵的医疗保险基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城镇医疗制度的改革与医疗保障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尤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行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保障医疗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制订一部长期适用的医疗保障法。文章拟就通过分析我国原有医疗制度的弊端和阐述医疗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来探讨将要出台的医疗保障法的有关法律问题,包括该法的立法原则、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关系及法律责任等。文章还探讨了医疗保障法在整个市场经济法律  相似文献   

6.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效果不佳,医疗费用不断攀升,不仅造成百姓医疗费用支付困难,而且不断加重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医疗费用增长有多种原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现行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具有刺激医方提供过度服务的作用。改变目前实行的按服务项目费用后付制为总额预算预付制,可以有效地约束医方的过度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使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得到可持续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尤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行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保障医疗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制订一部长期适用的医疗保障法.文章拟就通过分析我国原有医疗制度的弊端和阐述医疗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来探讨将要出台的医疗保障法的有关法律问题,包括该法的立法原则、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关系及法律责任等.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医疗保障法在整个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组成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但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结构在医疗资源投入、管理效率、医疗保障公平性等方面存在制度缺陷。政府必须拓展医保覆盖面,消除城乡居民的户籍限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障法规体系,均衡配置医疗资源,从而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医疗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现行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保险制度和国有企业单位的劳保医疗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难以为继 ,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结合医改试点取得的经验 ,分析了医疗保险改革涉及的各方面和矛盾 ,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医疗保险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原有的保障体制将受到冲击。目前,许多高校在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面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为此,笔者通过对医疗保险在苏北某高校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是有效的医疗保障方式,建议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增强大学生的保险意识,同时重视索赔工作,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整合发展态势愈加明确,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引领医学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医学的先导学科,针灸器具和技术的改革创新将成为促进中医针灸现代化的关键。从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的研发看整合针灸医学的发展趋势,“古术新知”的核心就是用现代科技知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运用自拟治带汤加减和佳丽康阴道泡腾片相结合治疗带下病的疗效.将270例带下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西药和中药3组进行治疗.中西药结合组运用自拟治带汤加减煎服,每日一剂,同时每晚睡前阴道内放置佳丽康阴道泡腾片1片;西药组口服替硝唑、阿莫灵或氧氟沙星等消炎药,并用同样方法放置佳丽康阴道泡腾片;中药组单用自拟治带汤加减煎服.3组均治疗10 d.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22%,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6.25%(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带下病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或中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的科研进展,包括近20年国内外中医药临床注册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在治疗传染性疾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及应用进展、新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及“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分析表明,近20年来的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创新成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保障,中医药历史性地进入了世界主流医学体系,其国际影响力正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视障《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旨在确立符合视障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其既要满足中医妇科学教育的要求与特色,又要与视障专业的教育特点、规律相适应。确立适合视障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药剂学实验中引入中药制剂,从药剂学实验的基本内容、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及考核制度四个方面加以完善,并对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成药生产紧密联系,它是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中药类专业学生和技能型中药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组成部分,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探讨了中药制剂技术传统教育的优缺点,指出了中药制剂技术课堂教学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医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和实践大多以西医为基础。基于安徽中医药发展现状,结合产学研知识共享的特点,构建了具有安徽特色的中医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为全国中医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于晓彤 《前沿科学》2014,8(3):33-41
综合集成医学是钱学森先生的系统科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医学的系统论,是中医的现代化。要将人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来认识。人体系统平衡人就健康。反之人就有可能生病。因此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将人体系统重新恢复平衡,疑难杂症和肿瘤(包括癌症)的治疗尤其如此。综合集成医学是从调理人体系统平衡入手来解决人体健康的,它是关于健康的医学,而不是仅仅针对病的医学。综合集成疗法主要使用的是STORZ公司研发的MP200型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为患者提供无毒、无害、无伤的非对抗性治疗。经过10年的探索,我们随机治疗了1196个患者,有效率100%。其中关节和肌肉运动损伤类的患者有612位,治愈率是100%;妇科囊肿和甲状腺结节等不同肿块的患者有241位,治愈率100%;2013年4月正式开始,接受癌症晚期患者6位。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有质量和尊严地生活着(肺癌晚期患者3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1位、胃癌患者1位、肝癌患者1位);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的患者337位,其中有46位还在治疗中外,其余的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19.
微循环是西医判断人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它和癌的转移、复发与恶化成正相关的关系。经络状态是传统中医辩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中医经络现代研究肯定了体表穴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关联系,当人体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经络穴位的伏安特性(V-A)也随之而产生明显的变化。郭林新气功的呼吸导引、势子导引和意念导引强调的正是在气功态下对人体经络有意识的锻炼疏通,所谓“经络通,百病消”。采用显微摄相机、MCIMPS系列微循环图象处理及多参数测量系统,连续三年对坚持练郭林新气功的数十名患者进行微循环参数和血液粘度的跟踪检测。自1995年起又增加了用JXT-2经络穴位图示诊断仪同时检测上述患者的经络V-A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望对郭林新气功疗效检测提供可靠的定量判据,从而为人体生命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加速中医药研究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中医药药理的研究,搞清楚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研究中医药药理生体效应检测理论,以及研究以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检测系统是开展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叙述了有关药理生体效应检测系统的设计思想,介绍了检测系统中生体活动度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系统,提出了评价活动度的指标,介绍了生体活动度测定仪的工作主流程及其输出结果,并分析了仪器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