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化学传递学说,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而实现的.这种化学物质统称为神经递质.就目前所知,每种神经元一般从其末梢只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而这种神经元就按其释出的递质命名.如释放乙酰胆碱的称胆碱能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称肾腺能神经元等.许多脊椎动物神经肌肉接点的乙酰胆碱是目前可以肯定的中枢神经递质,其他递质如各种外周和中枢突触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HT,GABA,谷氨酸,甘氨酸,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脑啡肽等,仍吸引着研究者继续努力.现已了解,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都需要钙离子(Ca~(2 )参与. 1967年,路斯(Ross)使用了对Ca~(2 )具有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换钙电极(pCa电极).所谓pCa即离子化钙浓度的负对数,它由pH类推而来.在处理低浓  相似文献   

2.
王殿勋 《科学通报》1983,28(20):1279-1279
所谓配位化合物必然是伴有参与络合的给体原子与受体原子间配位键的形成,Mulliken曾从理论上指出这种配位键是给体分子的非键电子到受体分子的空轨道的电子电荷转移的结果。而XPS所测  相似文献   

3.
与实物大小一样的机器飞虫已在美国哈佛大学正式启航。这种机器飞虫只有60克重,翼展3厘米,所有的飞行动作均模拟实物。此项发明的后续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发明者声称这种小飞虫将来可以用于侦察,或用来探测有害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4.
赖寒健  谭璞  何凤 《科学通报》2021,66(25):3286-3298
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已超过18%.为了进一步推动其发展,有必要从原子层面上了解材料的堆积信息,来帮助设计和开发性能优异的受体分子.通过单晶X射线技术可观察到的分子在固态下的堆积排列方式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通常被用来指导设计具有预期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本文主要讨论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在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中的应用进展,着重强调受体材料结构设计、堆积排列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发现了受体分子"三维网络堆积"的现象,对比了其在A-D-A体系和A-DAD-A体系中的不同,研究了其在氯取代、氟取代、溴取代和三氟甲基取代体系中的特性.对三维网络传输的理解可为高性能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通过单晶分析理解和调整材料的聚集状态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开发新型受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鼠肝癌细胞系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晓峰 《科学通报》1995,40(6):561-561
近年已发现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外,其它肿瘤也能分泌神经肽和经典的神经递质,某些结肠癌的癌细胞已被检出-羟色胺(5-HT).而且有人证明,5-HT能刺激结肠癌细胞的分裂增殖,5-HT1受体介导了这种作用.然而,5-HT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的定位尚未见报道.我们以大鼠肝癌细胞系FSK 790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5-HT及其受体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5-HT在肝癌细胞中的意义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最令科学家们着迷的恐怕要数热液和冷泉.所谓热液,是指从火山活动频繁的洋中脊山顶喷涌而出的高温液体,这种液体中含有大量的丰富的化学物质,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养料.所谓冷泉,是指从洋底缓缓渗出的冰凉液体,这种液体当中也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7.
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最令科学家们着迷的恐怕要数热液和冷泉。所谓热液,是指从火山活动频繁的洋中脊山顶喷涌而出的高温液体,这种液体中含有大量的丰富的化学物质,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养料。所谓冷泉,是指从洋底缓缓渗出的冰凉液体,这种液体当中也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8.
MoS_2微粒对二十二酸LB膜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科学通报》1993,38(18):1671-1671
LB 膜由于其分子级超薄、膜内分子高度有序等特点,很早就被用来作为边界润滑剂研究.近年来,随着 LB 膜制备技术的不断改进,用这种技术制备的各类有机分子多层膜引起了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兴趣.日本、美国已开始研究用这种技术解决磁记录中的润滑问题.由于有机分子多层膜低的热稳定性和较差的力学性能,为获得良好的稳定性,研究者进行了多种探索,包括复合膜技术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跨膜传递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的研究成果深化了我们对某些疾病本质的认识。信息跨膜传递是指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等信息分子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在信息传递链里引起一系列连  相似文献   

10.
杨晖  孟祥雪  于黎  靳伟  张鑫  张亚平 《科学通报》2010,55(10):849-856
生物对外界环境中化学物质信号的识别和感知对其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哺乳动物具有两条嗅觉通路, 主要嗅觉系统(MOS)用来感受普通嗅觉信号, 而犁鼻器系统(VNS)则从异常灵敏的程度来识别小范围内特异性的化学感应信号-信息素(pheromone). 信息素是一类在同种内个体间传递的物质, 可引发群体内与个体交流和生殖相关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变化. 本文综述了对哺乳动物犁鼻器信息素感知及犁鼻器系统特异(VNS-specific)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这些基因包括信息素受体家族V1R和V2R以及离子通道TRPC2,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哺乳动物信息素感知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谷氨酸(Glutamate,Glu)是哺乳动物神经元的主要兴奋性递质.Glu受体有N-甲基- 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酯(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AMPA)/红藻酸(kainic acid,KA)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mGluR)三种类型.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功地克隆了mGluR受体的7种亚型,制成了特异性抗体,并普查了大鼠全脑内mGluR5亚型和小脑内mGluR2、mGluR3亚型的分布.已知脊髓后根节内有许多含Glu的神经元,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Glu是将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传递的重要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AMPA)/红藻酸(kainic acid,KA)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mGluR)三种类型.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功地克隆了mGluR受体的7种亚型,制成了特异性抗体,并普查了大鼠全脑内mGluR5亚型和小脑内mGluR2、mGluR3亚型的分布.已知脊髓后根节内有许多含Glu的神经元,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Glu是将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传递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许多研究表明:人早期胎盘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我们已观察到人早期胎盘中不仅存在多种调节肽,而且存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它们在胚泡着床和早期妊娠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关人早期胎盘绒毛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受体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作者最近已成功地制备了DA和NE抗独特型抗体,并证实它们分别对DA和NE受体具有特异性免疫反应.本实验用以上两种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探讨了DA和NE受体在人早期胎盘绒毛中的分布,为研究该两种神经递质在胎盘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兔DA和NE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ic antibody)均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本实验室自制;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PAP),由第四军医大学组织胚胎教研室提供.1.2 胎盘绒毛石蜡切片的制备由人工流产胚胎取得新鲜的胎盘绒毛(7~8周)6例(由北京市海淀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室提供),立即用生理盐水洗去血液,剪成小块,然后用Bouin液固定;石蜡包埋,制成5~7μm的连续切片.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分子     
日本科学家已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即用八个不成对的电子作成一个分子。这种分子是实现所谓一维铁磁性的特殊磁性类型的一个步骤。简单说来,分子中的电子占据“轨道”空间区,每一轨道有一对电子。有时,两个轨道亦可能处于同一能级(简并)。在此情况下,电子不成对,但占据各自轨道。在新分子中,有两组四个简并轨道,总共有八个不成对电子。这两组简并轨道并不精确处于同一能量。然而,由于静电排斥,电子不倾向于成对。  相似文献   

14.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会走路的化学凝胶,它走起路来有点像毛毛虫,而且还会变色。它不需要通电,而是利用身上的聚合物随着身边化学物质改变体积大小的特性(也就是所谓的B-Z震荡反应),自行移动的。研究人员希望未来能将这种具有自我组织功能的化学物质运用在机器人身上,以省去机器人身上的额外线路和外部操控装置。  相似文献   

15.
尹其丰 《科学通报》1985,30(9):684-684
近来恒星形成爆发模型被广泛地用来解释若干活动星系的射电辐射。所谓恒星爆发是指星系中恒星形成速率比正常速率高得多的天体物理事件。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引起恒星形成爆发以及怎样引起这种爆发的。一种可能的起因是一个星系与另一个星系的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猜想已有某些观测证据支持,例如,某些有伴星系的旋臂星系,在射电波段比其  相似文献   

16.
夜间人们常会在厨房地面上看到蟑螂匆匆溜走,墙后可能还有不计其数的蟑螂在活动着。要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只蟑螂藏在暗处,或者想知道周围是否还有蟑螂,这个问题昆虫学家们希望通过利用蟑螂自身的化学物质来解决。这种化学物质是一种性信号素,它是雌蟑螂用来引诱雄蟑螂的一种挥发性物质。将该物质放进捕捉机内,就会引来周围所有的雄蟑螂。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市拉特格斯大学的昆虫学家科贝·夏尔(Coby Schal)说:“没有比性信号素捕捉机更有效的了。”有几种蟑螂利用这些化学物质,但到目前为止,科  相似文献   

17.
L-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 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7在正常中枢神经功能和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mGluR7基因相关疾病的生物和遗传基础, 通过从BAC文库中筛选种子克隆和对酶切指纹图谱数据库查询等方法, 构建了覆盖mGluR7全长基因的基因组物理图谱, 并采用鸟枪法策略对图中BAC克隆进行测序与拼接组装, 最终得到准确度为万分之一的完整的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mGluR7基因是长达880 kb的超大基因; 其基因组GC含量为38%, 重复序列含量为37.5%; 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 其中5个内含子长度超过100 kb, 内含子1长达285 kb; 存在2个替换剪接转录本mGluR7a和mGluR7b. 通过比较mGluR基因家族3组8个亚型受体蛋白胞外区的基因组结构, 发现它们对应的基因组结构分为3组, 组内各成员的基因组结构较为保守, 而组间各成员的基因组结构保守性较差. 这种基因组水平的组内保守和组间差异是和蛋白质水平上的保守和差异一致的, 提示这些受体的基本功能在进化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分化. 在含mGluR7的组内, 尽管组内各成员的基因组结构趋于保守, 但大部分内含子长度变化幅度很大, 揭示基因组结构变化的程度高于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这种变化预期是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上体现其生物属性的.  相似文献   

18.
植物激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熊国胜  李家洋  王永红 《科学通报》2009,54(18):2718-2733
近年来, 随着大量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途径突变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应基因的克隆, 人们对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信号转导和降解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开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植物激素研究在激素受体分离鉴定、激素间相互作用以及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调控途径及其分子机制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激素如何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 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调控领域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李林峰 《科学通报》1993,38(5):421-421
分子的性质取决于分子的结构是化学中的一个中心概念。作为一级近似,我们将强调分子的拓扑结构,即一个分子中所包含的原子种类,数目以及其间的连接关系。化学家对此已有近百年的认识历史,但直到近几十年才能用较为定量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结构,这就是所谓分子拓扑指数。分子拓扑指数实际上是分子图的不变量。自1947年Wiener首次提出Wiener指数并用以关联烃类的沸点等数据以来,文献中约提出了百余种图参量。其中以Randic的分子  相似文献   

20.
L-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其代谢型丙氨酸受体mGluR7在正常中枢神经功能和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mGluR7基因相关疾病的生物和遗传基础,通过从BAC文库中筛选种子克隆和对酶切指纹图谱数据库查询等方法,构建了 覆盖mGluR7全长基因的基因组物理图谱,并采用鸟枪法策略对图中BAC克隆进行测序与拼接组装,最终得到准确度为万分之一的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mGluR7基因是长达880kb的超大基因;其基因组GC含量为38%,重复序列含量为37.5%,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其中5个内含子长度超过100kb,内含子1长达285kb; 存在2个替换剪接转录本mGluR7α和mGluR7b。通过比较mGluR7基因家族3组8个亚型受体蛋白胞外区的基因组结构,发现它们对应的基因组结构分为3组,组内各成员的基因组结构较为保守,而组间各成员的基因组结构保守性较差,这种基因组水平的组内保守和组间差异是和蛋白质水平上的保守和差异一致的,提示这些受体的基本功能在进化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分化。在含mGluR7的组内,尽管组内各成员的基因组结构趋于保守,但大部分含子长度变化幅度很大,揭示基因组结构变化的程度高于蛋白质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预期是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上体现其生物属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