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的干燥花蕾,是药食两用植物。丁香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类、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等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经研究丁  相似文献   

2.
三宝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戟科三宝木属植物中含有二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防腐、化痰、解毒等药理活性.本文综述了三宝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萝芙木属植物吲哚生物碱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药用植物萝芙木是我国重要的南药.萝芙木属植物含有很多具有药理活性的吲哚类生物碱,本文就已报道的萝芙木属植物中吲哚类生物碱成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青梅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对青梅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青梅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白藜芦醇类、三萜类、异香豆素类等化合物,具有抗HIV、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青梅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有效成分和相关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公丁香挥发油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微波预处理-水蒸汽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公丁香(丁香花蕾)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主要含有丁香酚(相对含量62.21%),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乙酸酯(相对含量17.7%)和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烯(相对含量15.29%).公丁香挥发油对供试的6种细菌和4种真菌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25 mL/L,普通变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12.50 mL/L,枯草芽孢杆菌25.00 mL/L;黑曲霉、青霉6.25 mL/L,黄曲霉、酵母菌12.5 mL/L.  相似文献   

6.
松属植物中普遍含有挥发油类、萜类、木质素类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且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抗衰老活性、抗肿瘤和抑菌作用.对松属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该属植物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茜草科鱼骨木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200种,我国有4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糖苷类、三萜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等.本文综述了鱼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林下资源生长在纯天然的环境中,受污染情况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广泛的营养价值和较强的生理功能.因此,提取林下资源活性成分和开发功能性产品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由于具有无毒、无害、环保、无污染、对活性成分不破坏不氧化、产能大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亚临界水技术是将水加热到100~374℃临界温度范围,通过改变温度,改变了水中的氢键强度,从而使水的极性发生了改变,实现了水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的连续性和选择性提取.该技术常用于萃取蛋白质、多糖、酚类、醌类和挥发油等天然功能性成分.重点阐述了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林下资源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情况,为林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微波预处理-水蒸汽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公丁香(丁香花蕾)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主要含有丁香酚(相对含量62.21%),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乙酸酯(相对含量17.7%)和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O]-4-烯(相对含量15.29%).公丁香挥发油对供试的6种细菌和4种真菌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25mL/L,普通变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12.50mL/L,枯草芽孢杆菌25.00mL/L;黑曲霉、青霉6.25mL/L,黄曲霉、酵母菌12.5mL/L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菱叶丁香蓼、圆叶节节菜、苹作为试验材料,对植物生长量、水体TN、NO3--N、TP、PO43--P进行测定,研究了三种适应性较强的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对TN、NO3--N、TP、PO43--P均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其中,在去除TN、TP上,圆叶节节菜>苹>菱叶丁香蓼;在去除NO3--N上,菱叶丁香蓼>圆叶节节菜>苹;在去除PO43--P上,苹>圆叶节节菜>菱叶丁香蓼。三种植物株形优美,适应性强,对富营养化水均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以在水体修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近年来木兰科玉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87种,我国有1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蒽醌类、酮类、酚类及其他一些常见的糖苷、萜类等化合物。文章综述了厚皮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甾醇具有抗炎、退热、抗癌、降胆固醇等多种功能,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活性成分。本文对甾醇的来源,甾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甾醇的抗氧化机理等方面的作系统的概述,为将来化学工作者通过修饰甾醇的结构来改变其生理功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Com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也是六味地黄丸等常用中成药的原料.现代研究证明马钱苷是山茱萸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本文以山茱萸中马钱苷含量变化为依据,RP-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不同产地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正>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也是六味地黄丸等常用中成药的原料。现代研究证明马钱苷是山茱萸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本文以山茱萸中马钱苷含量变化为依据,RP-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不同产地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对NaHCO3胁迫下5种木本植物苗木Na+、K+的吸收和积累及其与木本植物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5个树种苗木地上部分Na+含量、地上部分Na+/K+总体上逐渐增加,地上部分K+含量逐渐降低.地上部分Na+含量依次为枸杞樟子松丁香南蛇藤白榆;Na+/K+含量依次为樟子松南蛇藤丁香枸杞白榆.研究表明,地上部分Na+含量可以作为评价不同树种抗盐性的有效指标,但对于非盐生植物与盐生植物应该区别对待,即非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负相关,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正相关.地上部分Na+/K+与抗盐性没有普遍联系,不能作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抗盐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药理学手段探讨"当归-益母草"药对抗Ⅱ型糖尿病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以口服利用度(OB)、类药性(DL)为指标,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评估,筛选"当归-益母草"药对活性成分及抗Ⅱ型糖尿病特异性靶点,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在数据库共收集到"当归-益母草"药对有170个化学成分,以OB、DL为评估参数共筛选出135个活性成分."药物-靶点"网络包含135个活性成分,相应靶点438个.进一步以OB、DL为评估参数共筛选出32个抗Ⅱ型糖尿病的活性成分,进一步利用MCODE插件富集到43个Ⅱ型糖尿病关键靶点.显示该药对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确定了"当归-益母草"药对与Ⅱ型糖尿病的物质基础及关键调控靶点,并采用文献挖掘方法为药对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黎劼 《河南科技》2013,(12):223+235
植物病原菌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引起各种植物病害,并对植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产生影响。部分病原菌是具有宿主专一性的。病原菌在植物从种子到成树的各个阶段都会对植物进行侵染,并且每个阶段的病害,对植物寿命和繁殖产生影响效果是不同的。病原菌对植物的作用很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光、热、水是构成环境的主要因子,也是影响病原菌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树皮和叶片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重阳木树皮和叶片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中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个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从重阳木树皮挥发油的26个峰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12.45%)、糠醛(10.43%)、十五酸(9.46%)、十七酸乙酯(8.98%)、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7.51%)等;从重阳木新鲜叶片挥发油的16个峰中鉴定出14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1-己醇(26.94%)、十五酸(10.8%)、环己酮(10.63%)、十七酸乙酯(10.2%)、月桂酸(6.11%)等.  相似文献   

20.
<正>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别名虎杖苷元,简称芪三酚,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等天然植物中。在植物中通常以稳定的反式形式存在,紫外照射可以使反式异构体转变为顺式异构体。生物学及医学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多方面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如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病,抗炎抗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