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①。任何以强制手段,非法剥夺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都是违背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违法犯罪行为。非法拘禁是指以拘禁或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譬如,1997年6月下旬,河南省洛宁县王村乡派出所在查办马某等涉嫌嫖娼一案中,在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的情况下,派出所长韦万兴指使干警采…  相似文献   

2.
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我国宪法和刑法都对侮辱、诽谤罪作了规定。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又重申了这一规定。一、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它包括公民的品格、名誉、姓名、肖像、形象等内容。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是公民作人的起码权利。它既是法制建设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有着密切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在我市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科技进步,加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科学技术奖励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的原则。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攀枝花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软科学研究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第四条科学技术奖励的推荐、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第五条…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第 41条规定了公民享有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民法通则》第 1 2 1条规定了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 ,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此 ,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享有控告权和索赔权 ,实行权利监督。上述根本大法和基本法律的规定 ,是公民、法人对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行权利监督的法律依据 ,因此 ,实行权利监督的权利是宪法权利。文章针对目前权利监督严重弱化、甚至虚化的事实提出了应当强化和实化权利监督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解决产权残缺问题,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产权残缺的内涵产权残缺是指完整的产权权利束里的某一部分被删除或受到限制。天下没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产权 ,因为当一方完全自由地行使其产权时 ,有可能妨碍他方完全自由地行使产权 ,所以世界各国法律都对产权的行使作了种种限制 ;但从相对的时间和地点考虑 ,有些限制是合理的 ,有些则是不合理的。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第二章第544条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是 :“所有权是对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但法令所禁止使用的不在此限”。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第三编903条对所有权的规定是 :“物的所有人 ,在不违反法律和…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一章第三条也规定:“各机关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均由本机关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根据这一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的改革和建设,不但要培养训练大批干部,还要努力做到干部民族化。去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七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其他人员的组成,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第十八条还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惨案处置中对中国公民在海外生命安全的领事保护《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5条第1款规定:领事职务包括“于国际法放许可之限度内,在接受国内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个人与法人——之利益”。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亦有类似条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第5条第1款规定,驻外外交人员应当根据职务和工作分工,履行“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不受侵犯是文明人的基本需要,加强隐私权保护是人类进步文明的表现.注重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有助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本文以"艳照门"事件为视角研究如何构建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法国是西欧国家中禁烟最积极的国家。以前卫生部长姓名命名的《克洛德·埃万法案》禁止法国公民在任何公共场所吸烟:禁止在公共汽车、地铁、飞机等交通工具内吸烟,公民也不得在机场、车站、教育机构、医院和文化中心吸烟。荷兰规定,荷兰航空公司的大部分飞机和火车内都禁止吸烟,政府公共部门只  相似文献   

11.
任晓灿 《科技信息》2012,(31):492-492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中只是规定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等,从这些规定以及联系整个《体育法》来看,我们只能读出全民健身活动是国家推行的一项政策,至于它是否是由公民享有健康权、体育运动权这种权利导引而出,以及是否国家具有相应地维护和保障公民这些权利的义务,我们确实不知。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对于行政执法是非常有效的监督手段。行政机关对每一起案件作出处罚,采取每一种行政管理强制措施,都存在通过行政诉讼检验其执法行为正确与否的可能。因此,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增强对新形势下行政诉讼的认识,切实做好应诉工作。一、理性直面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该法第十一条受案范围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除不可诉的行为外,只…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关于公民肖像权的保护规定存在疏漏,从而导致了一些本应属于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被排除在侵权行为之外,受不到法律制裁。为此,提出重建侵害公民肖像权行为的构成理论,在具体分析肖像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的基础上,将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定义为,“未经本人同意,再现、使用本人肖像的行为。”同时还对肖像权法律保护的限制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住宅权作为宪法规定的一项自由权,尚未扩张到生存权意义上的公民“对住宅”的权利。对自由权意义上的住宅权的保护.我国的行政法也存在很多缺陷: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在保护公民的住宅免受他人非法侵入上还存在住宅范围不清、“非法侵入”的标准不明等缺陷;二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土地管理法》在尊重公民住宅权上也存在不少疏忽;三是住宅权事实上是一种没有救济的权利,目前只能将住宅权降格为财产权并依据《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获得很少的救济。  相似文献   

15.
<正>依照《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及中国国内法律规章,除了"可应双方当事人的申请,为在本馆登记结婚的海外中国公民办理离婚登记"之外,中国领事还可为海外中国公民在居住国或者中国内地办理离婚手续提供公证或领事认证服务。在中国内地结婚的海外中国公民办理离婚的情形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1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相似文献   

16.
李明宝  张岭梓 《科技信息》2009,(25):376-377
一个立法的过程,可以看出国家对法律的态度,这也是法律对人民的态度。治安管理处罚法在重要程度上是一个关系公民人身、财产等诸多基本权利的大法,同时在适用范围上,这一法律也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据统计,全国每年的治安行政拘留有数百万起,这一数量远大于刑事拘留。强制性教育措施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体现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6条的规定中。强制性教育措施的规定略显含糊,不明确,与《行政处罚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诸多不同,本身存在些许问题和不足,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本文拟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理论和实践角度谈谈个人观点.寻找恰当的法律依据.达到学以致用.用法维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青年科学》2008,(6):38-38
●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时,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被委托人是否应与监护人负连带责任?甲雇用未成年人乙帮他搬家并给付报酬,乙肩上扛的床枋掉下来,正打在丙的头顶,致使丙受伤。丙能否要求甲和乙的监护人连带赔偿损失?律师解答:《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130条规定"二人以共同侵  相似文献   

18.
首先,我认为传销受害者也是公民,公民的利益就应该受到保护。 与传销行为直接相关的法规就是2005年颁布实施的《禁止传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一条即开宗明义地指出其制定原则是“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版权”(Copyringt),也就是抄录、复制科学、文学、音乐、艺术、摄影和电影等方面的作品的权利。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2)将“版权”规定为“人人对由于他们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第八十条规定:“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1997年9月,国家科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并印发了《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