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智能天线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SDMA技术的阐述,详细描述了智能天线技术,总结了在3G系统中网络实现智能天线的几个主要应用,其中把软件天线归于智能天线在3G中的一种应用,对3G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提出的3G系统标准(TD-SCDMA)的技术规范,提出了一种用于3G系统基站的智能天线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引入了智能天线的概念,采用了圆形阵列结构形式,利用优化算法和矩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阵元及阵列的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且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符合设计指标要求,从而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的提出对于指导3G系统中智能天线的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然后说明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并可以简化系统控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全自适应天线阵列中的经典自适应算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3G移动定位技术,智能天线技术使得系统对3G系统中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更加简单。通过上行同步接入过程可以确定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与DOA估计相结合,能够精确地估计出3G系统中移动终端的具体位置。最后对MUSIC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智能天线对消除TD—SCDMA系统中用户间相互干扰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天线具有自适应地跟踪用户信号,消除干扰的技术特点.本文深入研究了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重点研究了最小均方(LMS)算法和最小二乘法(RLS),实现了智能天线在干扰消除中的设计与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其在抑制TD-SCDMA系统中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迅速增加的业务量和越来越紧张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3G中采用了一种关键技术——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可以在现有频谱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通信容量,进而提高通信质量。本文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原理与优势,并简单阐述了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徐宁宁 《科技资讯》2009,(11):15-15
在已经商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正在酝酿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为提高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以及通信质量,这2种系统都涉及到了MIMO多天线阵列无线传输物理层体系结构这项关键技术。凭在提高频谱利用率方面的卓越表现,MIMO和智能天线成为4G发展中炙手可热的课题。本文采用智能天线与MIMO系统结合,讨论了MIMO技术的优点和未来智能天线的发展趋势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4G通信技术中的正交频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IPV6等关键技术问题,与3G相比,4G技术有着更大的发展优势,更能适合不断发展的通信潮流。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 ,然后说明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应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并可以简化系统控制。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全自适应天线阵列中的经典自适应算法。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智能天线的起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智能天线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动向及其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联合抗多址干扰技术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将智能天线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相结合可抑制相干干扰,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优化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了采用智能天线接收后进行多用户检测的CDMA系统模型,并引入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来消除窄带干扰.Matlab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抗干扰模型较好地提升了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2.
智能天线技术是应用于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智能天线系统从接收信号中获取方向信息,通过DSP算法动态地产生波束,实时地跟踪移动用户的运动,从而达到有效抑制干部,增加系统容量的目的,与传统的天线系统相比,智能天线能有效地消除邻近小区的干扰,简要介绍智能天线的概念,并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智能天线系统的时空联合检测算法,同时给出该算法对于TD-SCDMA系统上行链路在室外环境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评述了移动通信在三个阶段的演进,介绍目前移动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功率控制技术、软切换技术、PN码技术、RAKE接收技术、话音编码技术、MC-CDMA,OFDM, 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展望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通信业务范围和业务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把目光越来越投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而智能天线就是4G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就SA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分类作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阵列天线是如何实现波达方向估计的.  相似文献   

15.
智能天线中的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智能天线能够自适应地跟踪用户信号,抑制干扰,增加通信容量,提高频谱复用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智能天线的核心技术之一,波束形成算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着重讨论了智能天线中波束形成的各种算法,根据算法对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把它分为三大类,并对其中比较典型的算法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波束形成算法中的一类比较重要的盲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16.
TD-SCDMA智能天线发信波束形成实现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证明了现有TD-SCDMA智能天线系统的发信部分只能用于基带波形的预均衡,根本不具备信号来波方向(DOA)检测、波束形成、空分多址这些智能天线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将形成一个上行容量大于下行容量的特殊系统,不能达到3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给出一种在TD-SCDMA系统中实现DOA检测,波束形成的基本方法,可以起到空分多址的作用.若使用该技术改造现有的TD-SCDMA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TD-SCDMA系统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fourth generation (4G) has emerged to move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3G), with increased bandwidth, enhanced quality of services, and reduced costs of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4G and focus on surveying the ongoing research in 4G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The 4G technologies under investigation include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multiple antenna techniques, carrier aggregation, relays, cognitive radio,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network convergence, and network self-optimization. These technologie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4G and contribute largel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Advanced (IMT-Advanced). For each technology, its benefits, research topics, and some existing approaches are examined. Finally, we briefly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issues in 4G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TD-SCDMA标准缺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出发说明使用智能天线时很难实现小区的分扇区应用、多频点天线公用,因此可以证明智能天线还不是一项可供商用的实用技术;考虑相邻小区/扇区时隙的不对称分配所产生的相邻小区/扇区收发干扰时,可以证明上、下行时隙实质上是不能按需分配的。3G使用的频段是2GHz,具有传播衰落大、穿透能力差、不易做大范围覆盖。TD—SCDMA标准很难提供3G标准所规定的在车栽、步行、静止环境下分别达到144 kbit/s、384 kbit/s和2048 kbit/s的无线接入速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天线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重要技术 ,也是当今电信十大热门技术之一 ,它是在软件无线电基础上提出的天线设计新概念 ,是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与软件无线电结合的产物 ,它对提高系统容量具有巨大潜力。着重讨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的结构和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