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现有1#-7#反渗透装置所排放浓水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搜集整理浓水回收的相关技术,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探索最适宜电厂反渗透浓水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将反渗透浓水回用于循环补充水的可能性。针对反渗透浓水的水质情况,对循环水进行了长期监督运行,并详细介绍了浓水回用的经验及效果。结果表明:浓水回用不会造成不锈钢管道结垢和腐蚀,将浓水回收利用后,水利用率大大提高,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坏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将反渗透浓水回用于循环补充水的可能性。针对反渗透浓水的水质情况,对循环水进行了长期监督运行,并详细介绍了浓水回用的经验及效果。结果表明:浓水回用不会造成不锈钢管道结垢,将浓水回收利用后,水利用率大大提高,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及回用现场中试试验,经180 d运行,结果表明,经原水反渗透和浓水反渗透处理可实现系统整体回收率高达90. 5%,系统总产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标准,系统对COD、氨氮、总硬度及电导去除率均分别保持在97%、85%、98. 6%和98. 3%以上.  相似文献   

5.
石槽村矿井水处理,采用RO-75Z型反渗透装置,优化原有的RO-50Z型反渗透装置,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矿区的生产及生活用水标准,同时由于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压力比较高,如果直接排放将浪费大量电能,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将浓水的较高能量转移到一段浓水中,增加二段进水压力,替代增压泵,减少电能消耗.  相似文献   

6.
权滨  曾锋德 《甘肃科技》2009,25(15):63-64
在针对兰州石化公司除盐水装置反渗透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蕴藏的节水潜力进行分析和测算的基础上,对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论证,并在该装置实施应用。通过该水资源回收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总结了此类工艺的节水特点、能力和优势,为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水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技术的推广实施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理论和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压脉冲电场对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过程产生的反渗透浓水进行了处理,探究其分解浓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场作用方式为气相放电,电极距离液面为4 mm的条件下,脉冲电场处理反渗透浓水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脉冲频率为3 Hz,脉冲电压为10 000 V,脉冲处理时间为120 s.对处理效果影响最大的是脉冲电压,脉冲处理时间次之,脉冲频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石油炼化企业的污水回用装置反渗透单元浓水难以进一步生化处理的特点,用臭氧/活性炭法进行高级氧化处理。本文首先对活性炭进行吸附饱和试验,使其达到吸附/解附的动态平衡状态,以消除由于活性炭吸附作用对后续试验结果造成的干扰;在此基础上,考察臭氧/活性炭体系中其它因素对反渗透浓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O_3通入时间的增加,反渗透浓水COD的去除率逐渐增大,当反应时间为2h时,COD的去除率达50%以上;同时,COD的去除率随着浓水COD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大,单位COD消耗臭氧也逐渐增加,在反应后期COD的去除较难进行;综合考虑以上各试验结果,确定了臭氧/活性炭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最佳工艺参数:O_3=5.5mg/L,反应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浊度高、含盐量高的水质特点,采用澄清/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淡水含盐量小于20mg/l,满足锅炉预脱盐补充水的要求,可以作为锅炉补给水水源,浓水用于冲灰,实现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率处理反渗透浓水,采用改良Hummers法、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良好的吸附以及光催化性能的氧化石墨烯/具有高能暴露面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GO/TiO2),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并以模拟反渗透浓水探究其性能、较佳反应条件及具有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纳米材料中二氧化钛粒子的高能暴露面增多,有助于有效地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粒子的晶化度有所增加且均匀附着在氧化石墨烯表面,不仅增大了粒子的比表面积,还降低了二氧化钛粒子的宽带隙能,有助于提高其光催化效率;同时,由于氧化石墨烯接收的二氧化钛受激发释放的光生电子的存在,氧化石墨烯对重金属离子的静电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提高了氧化石墨烯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率;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具有高能暴露面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处理反渗透浓水性能,氧化石墨烯含量为80 mg的纳米复合材料与pH调节至4的模拟反渗透浓水在室温下避光搅拌3 h、光催化反应1.5 h为较佳反应条件,该纳米复合材料的Pb2+、Cd2+、Cr6+去除率分别为32.2%、19.8%、11.7%,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温国花 《山西科技》2013,(6):89-90,105
通过对反渗透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运行参数变化的分析,推断出停机时冲洗的时间长短对机组结垢情况和运行参数存在着影响。着重论述了反渗透机组在停机时对残留在机组内的浓水冲洗的重要性,通过冲洗时间调整前后数据比对分析,指出了反渗透机组日常科学运行的方向,对延长机组寿命、降低机组运行成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海水经反渗透脱盐转化为净化水为例,讨论了影响反渗透过程中浓差极化的因素及降低浓差极化程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垢是反渗透过程中最普遍的膜污染。由于水不断透过膜,使膜的进水中的那些微溶盐在浓水中超过其溶度积而在膜表面沉淀析出导致水垢的产生,有时甚至在系统的管路内部也会发生,进而严重影响反渗透脱盐率、回收率等重要指标。水垢是反渗透过程中最普遍的膜污染。碳酸钙沉淀作为反渗透最普遍的垢型,对其进行判断及防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高盐废水反渗透脱盐过程中的浓水回收率,降低反渗透成本,可以先去除浓缩液中高浓度成垢离子,再将处理后的浓缩液进行循环利用。通过电导率法研究了阻垢剂作用下碳酸钙结垢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消除阻垢剂影响的方法。结果表明,10mg/L MDC220阻垢剂对碳酸钙沉淀具有明显的阻垢效果。通气条件下,在"阻垢剂-CaCl_2-Na_2CO_3"体系中投加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或者MgO,可以显著消除阻垢剂对碳酸钙的结垢影响,且相同投加量下DDAB对阻垢剂的消除作用优于MgO。试验条件下,最优阻垢剂消除药剂为20mg/L DDAB,最优通气时间为30min,最优空气流量为0.2m~3/h。  相似文献   

15.
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后浓海水为原料,探究蒸发浓缩过程中常量元素的析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浓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常量元素变化规律和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常量元素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利用蒸发浓缩的方式可以从浓海水中依次获取硫酸钙和氯化钠,而镁盐应在析出硫酸钙和氯化钠之后采取沉淀等其他方式获得。  相似文献   

16.
胡练伟 《科技资讯》2012,(15):89-89
反渗透浓水COD在200mg/L左右时,同时采用2%浓度石灰水及50g/h臭氧发生量共同处理,其效果比较理想,COD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完全可以达到COD<100mg/L的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反渗透是纯水处理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采用PLC控制可实现产水的自动化.介绍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的组态等.  相似文献   

18.
以添加了Ca2+、Mg2+的一级反渗透(RO)产水为原水,采用淡水一级两段、浓水一级一段的新型EDI模型制备高纯水.通过改变浓水流向,使其与淡水流在不同部位构成逆流,以达到提高淡水水质和防止硬度离子结垢的双重目标.研究表明,淡水第一段逆流模型较淡水第二段逆流模型在分离性能、过程能耗、预防结垢等方面更具优势.应用优选模型,在进水电导率为33~35 μS/cm,进水硬度为11.7 mg/L(以CaCO3计)的条件下,EDI的总脱盐率为99.8%,Ca2+、Mg2+的去除率均接近100%,耗电量为0.26 kW·h/m3.持续85 h的实验过程运行稳定,产水电阻率17.4~17.8 MΩ·cm,膜堆未结垢.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垃圾渗滤液反渗透膜的处理负荷和运行成本,对渗滤液生化出水分别进行超滤和混凝-Fenton预处理,并对其出水进行反渗透膜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超滤出水的膜通量由27 L/(m~2·h)降至14 L/(m~2·h),混凝-Fenton则由40 L/(m~2·h)降至30 L/(m~2·h);超滤出水的脱盐率仅有50%左右,混凝-Fenton则稳定在80%以上,后期略有下降;混凝-Fenton出水的COD去除率由72.6%逐渐上升至90.4%,超滤出水的COD去除率则由89.3%下降至76.1%;反渗透对两种处理的浊度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可见混凝-Fenton对水样的预处理效果优于超滤的,并能削弱浓差极化现象,提升反渗透的处理性能。"混凝-Fenton+反渗透"深度处理渗滤液是一种有效降低反渗透膜负荷、延长膜运行周期的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20.
反渗透是纯水处理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采用PLC控制可实现产水的自动化,本文介绍了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的组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