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杰 《科技资讯》2015,13(1):253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以及管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和管理策略。结果通过不同时期的随访,对所有患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例医护人员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加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和自我防护意识并建立全面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126-128
艾滋病(AIDS)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护人员由于职业技术操作常直接与病人的血液、体液接触,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本文通过分析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提出在医疗护理环境中,医护人员必须熟知HIV暴露的自我防护措施,增强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认识,主动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争取病人的配合与支持,避免和减少HIV职业性感染对医护人员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和操作护理技能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实习期间,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使护生常处于高危暴露情境之中,需要接触高危暴露器械或物品以及进行高危暴露操作,易发生职业暴露。本文分析了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原因,阐述了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以期减少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维护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宋月华 《甘肃科技》2014,(4):136-137,130
回顾2010—2012年检验科工作人员出现的职业暴露情况,并对其构成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3年期间在职业暴露的16人次中,采血针头刺伤比率是37.2%;标本管裂划伤是22.1%;仪器针头刺伤是10.5%;血液、体液污染皮肤、粘膜是30.2%,这些都造成了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污染而发生的感染,发生各种各样的职业暴露事件。检验科人员长期暴露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也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根源。所以,要强化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提高自身防御危险的能力,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维护医疗环境的安全,是我们每个医学检验人员应当承担的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何爱萍  张丽艳 《甘肃科技》2015,31(3):143-144
探讨基层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从本县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检验科工作人员选择6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检验科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检验科人员出现职业暴露与诸多危险因素有关,其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为针头刺伤,占91.6%,工作环境污染占83%。其他还有颈腰椎劳损、视力损伤和接触性皮炎以及其他生物、心理因素等。基层检验科工作人员出现职业暴露与诸多危险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基层检验科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华慧英 《科技资讯》2013,(2):224-224,226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口腔门诊要求也日益提高,做为口腔科的护士,压力也随之增大.[1]口腔门诊护士工作的重点。包括了交叉感染,口腔器械的清洗、诊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诊疗环境的消毒等等,这些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医务人受职业损伤的相关研究发现,口腔科医务人员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2]。其中,如何预防院内感染,也成了口腔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口膛科消毒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分析,讨论如何进行自我防护,从而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赢染的发生。在口腔科,各类器械直接接触病人血液、唾液、护士在回收、清洗、消毒过程中很容易被锐器划伤,从而对健康抽成潜在威胁。随着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因而医护人员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已经成为我们护理作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16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我院16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类型、经过、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暴露后实施预防措施及进行防护的方法。方法:结合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16例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职业暴露人员在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经过暴露后预防措施(PEP)的实施,进行4年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极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防护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8.
韩伟 《天津科技》2011,(5):94-96
苯及苯系物(BETX)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原料和有机溶剂。研究表明,主要职业危害为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汽引起的急性中毒和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的慢性中毒。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苯系物在致病机理和职业防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护士职业危害的原因、对策、意识培养等方面的介绍,加强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增强其职业防护的技能,为其安全顺利、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张慧 《科技信息》2010,(4):358-358,353
文章针对图书馆工作环境污染的现实,从多方面阐述了图书馆职业面临的各种危害因素,呼吁图书馆各界应重视图书馆工作的职业健康,加强职业防护意识,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健全图书馆立法体系,保护图书馆员的基本权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防医院中HIV的职业暴露感染.方法抽取吉林市14所医院的572位医护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调查.结果251位中级及以上级别的医护人员和114名初级及以下级别的医护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国家对于艾滋病的重要策略,207名医护人员不知道关于艾滋病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的处理及报告程序,不知道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吉林市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药品储备库.结论有必要对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HIV的职业暴露感染培训.  相似文献   

12.
初娜 《科技信息》2007,(21):284-28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举世瞩目的艾滋病(aids)病例的增多,给我们的临床带来了挑战,工作量的明显加重,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的问题做一初探,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宋玉霞 《科技信息》2009,(30):348-348
了解护工职业防护现状,对现有不足之处进行相关探讨,进而达到提高护工职业防护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陈群  李阳 《海峡科学》2004,(6):48-49,50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和病人接触最为密切,如果没有有力的自我防护措施,不但不能履行治疗疾病、促进病人康复的职责,反而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甚至危害自身健康。客观分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院感的认识水平,探索有效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曲范清  朱红艳  袁亚萍  陈琼 《甘肃科技》2009,25(13):182-183
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每年呈上升趋势,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也随之加大,暴露后如何处理?成为切断血液传播性疾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职业暴露的环节,预防,职业暴露的局部处理和特殊处理进行了论述,从而克服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在职业暴露后惊慌和麻痹大意的心理,以减少或避免因职业暴露而造成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职业伤害发生的因素,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制度、防护措施,实施规范化操作。结果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防护意识,确保其身心健康。结论通过分析职业伤害的危害因素,强化防护意识,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规范了技术操作,最大限度地预防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医疗职业风险是医学生培养、教育和就业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培养和树立医疗风险意识是医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中的必备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医疗职业风险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明确医疗职业风险的内容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疗职业风险意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惠荣  董驰 《甘肃科技》2012,28(17):161-162,165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在一种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现代手术室的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素之中,职业危险因素自被提出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每天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X线等,因此,手术室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危险。为了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险因素,必须明确职业危险因素的相关因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构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为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防护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英  李兰仙 《科技信息》2013,(1):471-471,498
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保障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加强个人防护。方法及结果参考本单位工作经验,对实验动物从 业人员劳动过程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及对健康的危害,结合我国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 程,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了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结论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及 个人防护措施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