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剂量~3H-藻酸双酯钠(PSS)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无论口服或静注小鼠组织分布较广,12h 以肝、肾最高,脑,脂肪、骨骼较低,大脑、小脑、脑干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差异.静注72h 自小鼠尿排泄60%,粪排泄20%.大鼠口服24h 由胆汁排泄15.3%.小鼠及人血血浆蛋白结合率24h 为98%.PSS 0.8%CMC 混悬液口服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5.6%,具有吸收好,分布广,排泄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热液熔融法对碘酚酸进行碘-125标记,所得~(125)I-碘酚酸的放射化学纯度达98%,标记率为62%. 小鼠经口灌胃~(125)I-碘酚酸24小时内自尿、粪中分别外排18.65%与13.95%给药后三天内的总排出率为64.6%.在小鼠体内,放射性高度聚积在甲状腺中,胃肾、肾上腺及大网膜中次之,肝、心、肠、脂肪及脾中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3.
将分散在生理盐水中的纳米银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小鼠体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并利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分析其在血液中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银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血液中的w(Ag)在染毒1 h内呈快速下降趋势,其后的24 h内w(Ag)处于平稳状态;纳米银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为22.8 h,分布容积为26.8 L/kg;进入体内的纳米银可随血液循环快速分布到全身各脏器,6 h后即可在小鼠的多个主要脏器中检测到银的存在,其中脾脏中的w(Ag)约为203μg/g;滞留在体内的银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脾脏中.由此可见,纳米银具有较高的组织亲和力,肝脏和脾脏可能是纳米银的主要蓄积作用靶器官.  相似文献   

4.
制备载131I-OVA的荷正电聚乳酸-乙醇酸(PLGA/DDAB)纳米粒,探讨其在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氯胺T法对卵清蛋白(OVA)进行131I标记,Sephadex G 25纯化标记抗原,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生物活性和体外稳定性。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制备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动物试验选择C57/BL6小鼠,肌肉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分析131I-OVA在小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并于注射疫苗制剂后不同时间行SPECT正位静态显像,观察小鼠不同组织内放射性浓聚情况。结果显示,标记抗原经纯化后,测得131I-OVA比活度达32~42 μCi.μg-1,标记率达(71.92±0.08)%,放射性化学纯度为(85.94±0.15)%。标记物在新鲜血清中存放72 h后,仍保持很高的反应活性,表明标记的OVA稳定性良好。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平均粒径、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122.8 nm、0.084和+31.5 mV。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抗原携载率达(89.60±0.21)%。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疫苗制剂,与无佐剂疫苗相比,抗原在注射部位消失的速度更为缓慢。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生物活性较好,可用于抗原在活体动物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5.
制备载(131)~I-OVA的荷正电聚乳酸-乙醇酸(PLGA/DDAB)纳米粒,探讨其在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氯胺T法对卵清蛋白(OVA)进行(131)~I标记,Sephadex G 25纯化标记抗原,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生物活性和体外稳定性。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制备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动物试验选择C57/BL6小鼠,肌肉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分析(131)~I-OVA在小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并于注射疫苗制剂后不同时间行SPECT正位静态显像,观察小鼠不同组织内放射性浓聚情况。结果显示,标记抗原经纯化后,测得(131)~I-OVA比活度达32~42μCi·μg-1,标记率达(71.92±0.08)%,放射性化学纯度为(85.94±0.15)%。标记物在新鲜血清中存放72 h后,仍保持很高的反应活性,表明标记的OVA稳定性良好。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平均粒径、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122.8 nm、0.084和+31.5 m V。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抗原携载率达(89.60±0.21)%。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疫苗制剂,与无佐剂疫苗相比,抗原在注射部位消失的速度更为缓慢。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生物活性较好,可用于抗原在活体动物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6.
生长抑素受体亚型2(SSTR2)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多种心血管疾病中高表达,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靶点.基于铜介导下放射性碘离子与苯硼酸底物发生氧化偶联反应的方法,构建了靶向SSTR2的新型放射性碘标记分子探针[131I]IPBA-TATE和[131I]IBA-TATE(对照),并在体外评价了其理化性质及白蛋白结合特性.在BALB/c小鼠中测定其血液末端清除半衰期,并在正常小鼠和AR42J肿瘤模型小鼠中研究其生物分布特性(以每克组织中摄取注射剂量的百分率(%ID/g)为单位).结果表明:[131I]IPBA-TATE的放射性化学产率为(64.0±4.2)%(n=3),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蛋白亲和性;相比于[131I]IBA-TATE,[131I]IPBA-TATE的血液末端清除半衰期延长了60%,为(25.50±3.35)h.在给药后4h,[131I]IPBA-TATE在AR42J肿瘤中的摄取为(1.21±0.67)%ID/g,具有较高的瘤/肉比(5.30...  相似文献   

7.
研究试图建立抗抑郁新药AP121在大鼠体内主要脏器组织的药物浓度检测方法,并探究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规律.选用健康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每组中随机选择1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0 h),其他7只按19.32 mg·kg~(-1)灌胃给予AP121 Labrasol溶液后于1、4、9 h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样本,采用HPLC-MS/MS法检测5种脏器组织中AP121的浓度.结果显示,1、4、 9 h 3个时间点5种组织中的AP121浓度分布分别为:肝脏肺脏心脏脾脏肾脏,肺脏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肝脏肺脏心脏脾脏肾脏;AP121在肺脏、心脏及肝脏中浓度个体差异大;肝脏中的AP121在1 h达最高浓度,其它4种脏器组织中AP121均在4 h达最高浓度,9 h各组织中的浓度大幅下降,且低于1 h时.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LC-MS/MS法测定大鼠5种主要脏器中AP121的分析检测灵敏、准确、可靠,可为该药系统的药代动力学评价提供技术支持;肝脏和肺脏可能是AP121的代谢转化器官或作用的靶器官,后续药物开发过程中,需关注药物对肺脏、心脏及肝脏的个体影响差异,且需重点关注药物对于肝脏和肺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注射用头孢他美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点,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6组,分别静脉注射50、100、1 000 mg·kg~(-1)头孢他美钠,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另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静脉注射100 mg·kg~(-1)头孢他美钠,于不同时间点取各组织制成匀浆.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及各组织中头孢他美的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头孢他美在SD大鼠血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低、中、高剂量下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66.70±21.59)、(216.90±43.22)和(1 972.70±125.54)μg·m L-1,t1/2β为(1.49±0.20)、(1.36±0.20)和(1.27±0.16)h,AUC(0~12)为(139.05±27.93)、(293.01±65.55)和(2 627.32±134.92)μg·h·m L~(-1);静脉注射头孢他美钠1 h时大鼠组织中头孢他美浓度最高,此时头孢他美在各组织中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肝、肺、胃、心、骨骼肌、脾、小肠、脂肪、脑、卵巢和睾丸.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头孢他美在大鼠血清和部分组织中浓度较高,无蓄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羟地吗啉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体内组织分布.方法: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组织中羟地吗啉的浓度.取大鼠血浆0.2 m L,用10%HCl O4沉降蛋白,加乙酸乙酯提取,取有机相氮气吹干后,残留物溶解后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C_(18)柱(1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87∶13);流速为1.0 m L·min~(-1);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或组织样品,测定血浆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羟地吗啉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仅为(5.28±1.39)min.AUC与剂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提示羟地吗啉在大鼠体内的处置属于线性动力学.羟地吗啉静注给药,主要分布于肝、肺、脾、肾、胃、肠和心脏.结论:静注给药后,羟地吗啉迅速从大鼠体内消除,并可在体内广泛分布和代谢.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试图建立抗抑郁新药AP121在大鼠体内主要脏器组织的药物浓度检测方法,并探究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规律. 选用健康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每组中随机选择1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0 h),其他7只按19.32 mg·kg?1灌胃给予AP121 Labrasol溶液后于1、4、9 h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样本,采用HPLC-MS/MS法检测5种脏器组织中AP121的浓度. 结果显示,1、4、9 h 3个时间点5种组织中的AP121浓度分布分别为:肝脏>肺脏>心脏>脾脏>肾脏,肺脏>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肝脏>肺脏>心脏>脾脏>肾脏;AP121在肺脏、心脏及肝脏中浓度个体差异大;肝脏中的AP121在1 h达最高浓度,其它4种脏器组织中AP121均在4 h达最高浓度,9 h各组织中的浓度大幅下降,且低于1 h时. 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LC-MS/MS法测定大鼠5种主要脏器中AP121的分析检测灵敏、准确、可靠,可为该药系统的药代动力学评价提供技术支持;肝脏和肺脏可能是AP121的代谢转化器官或作用的靶器官,后续药物开发过程中,需关注药物对肺脏、心脏及肝脏的个体影响差异,且需重点关注药物对于肝脏和肺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大鼠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注射液,并对给药后的系统暴露动力学特征进行评价.大鼠皮下注射0.1、0.3、1.0 mg/kg牛蒡子苷元注射液,应用LC-MS/MS法测定牛蒡子苷元不同时间点的血浆/组织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大鼠皮下注射3种剂量牛蒡子苷元注射液后,T_(max)均为0.3 h左右,C_(max)分别为17.6±4.74、61.8±8.05、285±77.0 ng/m L,AUC_(0-t)分别为22.8±5.77、83.5±15.3、412±117 h·ng/mL,t1/2为0.781~1.08 h,V_d为3.84~5.59 L/kg,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3%.牛蒡子苷元在大鼠组织中分布迅速、广泛,其中肠、心、肝、胰、肾等组织中药物含量较高(血浆暴露量)且无明显蓄积现象.牛蒡子苷元注射液皮下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吸收迅速,C_(max)及AUC_(0-t)与剂量呈正相关、分布广泛、清除较快,可有效提高其在大鼠循环系统及组织中的暴露水平,并呈良好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者合成了氨基甲撑膦酸配体三乙烯四胺六甲撑膦酸.以龙胆酸与抗坏血酸为保护剂、通过SnCl2还原188ReO4制备了188Re-TTHMP.研究表明,当还原剂SnCl2用量大于0.5mg及制备体系pH为1.5~3.5和配体TTHMP用量大于25mg时,通过温水浴(85℃)反应30min即可制得标记率高于95%的188Re-TTHMP,标记物在体外4d内的放化纯高于92%.由正常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表明,当将放射性注入鼠体1h后,188Re-TTHMP能迅速浓集在其骨骼系统内,其峰值达(19.81±3.83)%/g,之后骨骼所摄取的放射性迅速下降,到48h时,其骨骼内的放射性仅保留(6.23±1.52)%/g.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苦木注射液(KM)对阿奇霉素(AZM)在肺炎模型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将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ZM和/或KM,剂量均为75 mg/mL,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LC-MS/MS法测定末次给药24 h后大鼠血浆和组织中AZM浓度,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AZM组织分布差异.结果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RP-HPLC法测定喹诺酮类先导化合物14a在大鼠体内各组织中的浓度及分布.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按剂量85 mg/kg灌胃给药,在1 h、2 h和24 h时处死并迅速取出各组织,制成匀浆样品,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大鼠灌胃给药14a后迅速分布在各组织中,且在肝、肾、肺中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实验表明,14a吸收较快,在组织中分布广且无蓄积.  相似文献   

15.
用~(131)I标记的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AbMC_3)对裸鼠载人肠癌进行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和实验性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体外标记抗体特异性结合率分别为37.5%和32.1%。裸鼠体内在48~120h的ECT照相可见在肿瘤部位均有放射性的特异性浓聚,其摄取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肿瘤显影清晰,显像的合适时间为96~120h。而给予非特异性的~(131)I-NMIgG后肿瘤部位来见放射性浓聚,而呈全身均匀性分布。120h肿瘤组织与肝脏及正常肠组织的比值分别为3.61和9.81,肿瘤定位指数为4.26。实验治疗显示与对照相比~(131)I-MC_3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治疗后第14天肿瘤抑制率为90.14%,与~(131)I-NMIgG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第32天裸鼠血清CEA含量与~(131)I-NMIgG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8天注射~(131)I-MC_3裸鼠肿瘤呈大片坏死,仅局部肿瘤边缘尚存少数完整的肿瘤细胞,而其它正常组织、器官未见明显辐射损伤。提示McAbMC_3用于肠癌的诊断和导向治疗可能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99mTc标记的一种抗植物蛋白抗体及其生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几种标记方法,选择预亚锡化法对一种抗植物蛋白抗体进行99mTc标记,标记条件相对简单,初始标记率约为65%,经Sephadex G25凝胶柱纯化后该标记抗体的放射化学纯度达到80%以上.进一步研究了标记配合物在正常小鼠以及荷瘤(H22)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生物性能研究表明:99mTc标记的抗体在小鼠体内主要经肾代谢,其在肿瘤内有一定的初始摄取,且清除较慢;靶与非靶比值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遗憾的是该标记配合物仍存在血液本底较高的缺点,希望通过进一步对该抗体片断的标记研究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显像剂.  相似文献   

17.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含葛根素量的方法,并应用于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使用HPLC检测葛根素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质量浓度,并应用Kinetica软件对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方法回收率和萃取回收率均符合药代动力学要求.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_(max)=(1 569. 67±216. 67) ng/mL,T_(max)=(0. 22±0. 075) h,AUC=(1 647. 87±108. 76)(h)*(ng/m L),t_(1/2)=(1. 61±0. 11) h.本实验明确了葛根素口服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为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水温对培氟沙星在鲤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以期对培氟沙星药物残留进行有效监控,选取18和25℃水温条件下,按体质量10mg/kg的剂量对鲤单次混饲口灌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组织样品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氟沙星含量.结果显示:高温组的达峰时间(2h)早于低温组(4h),达峰浓度(2.360mg/L)高于低温组(2.092mg/L);高温组和低温组的表观分布容积Vd、总体清除率CL与温度呈正相关,分别为5.73L/kg、0.191L·h-1·kg-1和5.464L/kg、0.17L·h-1·kg-1;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与消除半衰期t1/2 z与水温呈负相关,分别为66.278mg·L-1·h-1、20.317h和88.346mg·L-1·h-1、22.301h;肌肉、肝胰脏、肾脏组织中培氟沙星的药物含量于给药后2h时高温组较低温组分别提高了8.9%、15.6%和17.4%.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变化对鲤体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注射剂喜炎平(XYP)对阿奇霉素(AZM)在肺炎模型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将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ZM和/或XYP,剂量均为63.0 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LC-MS/MS法测定末次给药24 h后大鼠血浆和组织中AZM浓度,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AZM的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血浆中大黄素甲醚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研究大黄素甲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分高(105.6 mg/kg)、中(52.8 mg/kg)、低(26.4 mg/kg)3个质量分数灌胃给予大黄素甲醚后,于0.083~24.000 h内12个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浆,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内标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Venusil XBP C18(L)(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V_(甲醇)∶V_(0.1%磷酸水)=70∶30,柱温30℃,激发波长435 nm,发射波长515 nm,以DAS2.0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素甲醚的血药质量浓度在0.024 2~5.920 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2 7),检测限为0.008 1μg/m L,定量限为0.024 2μg/m L,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高(105.6 mg/kg)、中(52.8 mg/kg)、低(26.4 mg/kg)3个质量分数大黄素甲醚药代动力学参数t_(1/2)分别为(10.97±6.6)、(14.23±11)、(13.25±5.6)min;ρ_(max)质量浓度分别为(0.49±0.17)、(0.41±0.15)、(0.29±0.12)μg/m L,AUC_(0-t)每小时质量浓度分别为(3.28±1.3)、(1.98±1.4)、(1.91±1.5)μg/m L.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SPE-HPLC适用于大黄素甲醚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操作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