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芳 《河南科学》2014,(10):2113-2116
选取渭河宝鸡市区段5个监测点进行实地采点取样,对CODCr,CODMn,NH3-N,TP 4个水质监测指标做实验分析,利用"中心化"和"均值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主要断面总体水质良好,局部监测点水质存在污染.针对河流的水生态现状,提出改善和恢复水环境,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自然风貌的河流污水截排、底泥清淤、垃圾管理、生态河堤再造等主要措施,从而为宝鸡市渭河治理与保护及流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渭河流域宝鸡段(13km)范围内拦河筑坝对周围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KEC-900正负离子测试仪和KEC-R2型高智能记录仪测量记录从福谭桥至蟠龙大桥等8个观测点的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s简称NAI)浓度,利用SPSS20.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蟠龙大桥NAI浓度与福谭桥NAI浓度没有显著差异;蟠龙大桥NAI浓度与其余6个观测点NAI浓度在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2)福谭桥和蟠龙大桥NAI浓度均值分别为246个/cm3、214个/cm3,同属于渭河流域的自然态,空气清新度指数(Fresh Air Index,简称FAI)属于2级;宝成铁路渭河大桥、清姜河橡胶坝、渭河步行桥以及金渭湖拦河闸坝NAI浓度均值分别为990个/cm3、833个/cm3、925个/cm3、926个/cm3,FAI均属于3级;渭河钢索软吊桥和东岭廊桥NAI浓度均值分别为1 259个/cm3、1 011个/cm3,FAI均属于4级。结论拦河筑坝对附近空气质量有显著改善,选择在河坝附近进行生态保健游览和体育锻炼,有益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选取代表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氨氮(NH3-N)、总磷(TP)和总氮(TN)等7个指标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建立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2009年渭河宝鸡段6个过水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家村和胜利桥断面的水环境质量分别为Ⅰ类和Ⅱ类标准,其余4个断面的水环境质量均为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4.
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原有分析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对2002年渭河宝鸡段各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控制断面,除常兴桥水质处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Ⅲ级与Ⅳ级之间外,其它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超过Ⅳ级标准,其中虢镇桥、卧龙寺及蔡家坡断面水质接近V级标准.被评价的6个段面水质优劣依次为林家村(对照段面)最好,常兴桥段面次之,胜利桥、卧龙寺、虢镇桥和蔡家坡段面较差.在参与评价的污染因子中,各段面均以氨氮污染最严重,石油类次之.此外林家村段面的亚硝酸盐氮,卧龙寺、蔡家坡和常兴桥段面的化学需氧量,常兴桥段面的生化需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在渭河(宝鸡段)水质净化中的应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渭河(宝鸡段)的人工湿地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对策,为污水处理以及中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宝鸡市渭河段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人工湿地处理模式、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找出关键的限制性因子。结果截止2016年年底,宝鸡市已经建成人工湿地15处,湿地总面积达到166.69hm2,每处湿地平均面积为11.11hm2。已建成的人工湿地可以简单地分为3大类型:即水质处理型人工湿地、景观生态型人工湿地以及综合型人工湿地。经过人工湿地处理,COD浓度平均降低了27.92%,NH3-N浓度平均降低了33.92%,水中溶氧量(O_(2aq))浓度提高了37.97%,水质明显得到改善。针对人工湿地在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论人工湿地对于污水净化处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以及经济实用等优点,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估算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林家村和华县两个水文站1961-1980年径流资料,采用Tennant法、Texas法等6种水文学方法分析估算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量,结合渭河径流年内分布特点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其结果表明,Tennant法表现最优,Texas法表现其次.在此基础上将生态基流量与不同水平年的河道实际流量进行对比,评估分析河道生态基流的保证程度,结果显示近年来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渭河干流大规模的引水工程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功能的实现,基于生态基流的生态调度、灌溉节水等措施亟需尽快实施.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鄱阳湖水文特征,建立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研究将频率95%对应的水位为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根据鄱阳湖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得到对应的鄱阳湖湖区面积为1 503.9 km~2。通过折算将水面蒸发转换成湖面蒸发,得到湖面净蒸发量为483.09 mm,湖区年最小生态耗水为7.3亿m~3。采用计算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方法计算出湖生态需水,运用最小月平均流量法、逐月最小流量法、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90%保证率逐月流量法等,对出湖河道生态需水进行计算,并用Tennant法对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比较得出90%保证率逐月流量法更适合确定鄱阳湖出湖最小生态流量,得到出湖最小生态需水为777.1亿m~3,最终得到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为784.4亿m~3。研究结果对鄱阳湖流域生态保育、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渭河陕西段河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渭河陕西段6个断面沉积物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沉积物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并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做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河床沉积物主要为 Cu、Cd污染,个别点位 Cu和 Cd为中度或轻度污染,尤其是草滩断面的 Cd含量,严重超过背景值,平均超标为3.1倍,且该断面大部分点位 Cd为中度污染,表现为较重生 态 风 险.各断面污染程度由重至轻排序为:F、C、A、D、E、B,潜在风险程度由重至轻排序为:F、D、C、E、A、B.F断面的污染程度较高,潜在生态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试图对渭河宝鸡段水质污染情况及变化趋势做出评价。方法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对渭河宝鸡段1998-2002年水质进行研究。结果 除2002年水质接近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IV级标准外,其他年份均高于IV级标准。其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生化需氧量基本持平;石油类、溶解氧和亚硝酸盐氮略有上升。结论 近年来渭河宝鸡段水质均超过国家地面水IV级标准,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以蒲石河下游河道为研究区域,以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采用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计算法和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法,计算了蒲石河水电站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量.通过分析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合北方河流年内水量变化较大的特点,确定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74m3/s.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水资源合理调度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流域生态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渭河生态流势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泛参考已有生态流势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借鉴了水文改变程度指标(IHA)和台湾生态水文指标系统(TEIS),结合渭河当地水生态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渭河生态流势指标体系(FRISW).在此基础上,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分析了渭河关中段林家村、魏家堡、咸阳、临潼和华县5站生态流势的改变程度.FRISW共分为4组指标,分别反映了河道流量的变化率、极端流量数值、频率及持续时间、时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指标所反映的渭河改变程度有所差异,其中林家村和临潼站的生态流势在1986年后受人类活动影响高度改变,表明今后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工作中应重视上游林家村站和下游临潼站的径流改变.  相似文献   

13.
渭河宝鸡段水质现状评价及污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1998~2002年渭河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渭河宝鸡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河在流经宝鸡市区胜利桥和卧龙寺断面时污染较重,主要污染物为氨态氮、化学需氧量(CODcr)、石油类和悬浮物等.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了水生生物保护、河流输沙、河流自净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生态目标,进行多目标下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结合变异性范围法(RVA)进行比较验证。以西安市灞河为实例进行分析,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健康的角度出发,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阈值为1.43×108m3,占灞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4.9×108m3的29.2%,RVA法计算结果为1.49×108m3,占灞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的30.41%,与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5.
海河河口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口淡水对盐度乃至生物产生的影响.以海河河口及近岸海域为对象,通过建立入海径流与盐度的回归关系,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多年平均盐度值作为盐度控制标准,以计算得到的该标准下的入海径流21.6亿m^3作为海河河口生态需水量,对海河流域年内过程和各水系的生态需水进行了分配、在与现状生态用水比较后可知,大部分年份均不能满足生态需水要求,应加强人工调控.保证入海水量需求、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5-2010年渭河宝鸡-咸阳6个断面水质监测资料,对主要污染因子DO,BOD5,CODMn,NH3-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宝鸡段虢镇桥和咸阳段兴平NH3-N污染较为严重,咸阳铁桥CODMn污染最严重,远远高于宝鸡段;1995年之后渭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其中以1995年和1996年最为严重;2002-2004年水质污染程度仅次于1996年,2004年之后水质有明显改善趋势,特别在2008年之后。分析其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将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典型人工生态系统,城市河流由于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有别于自然河流,针对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特征,该文从理论上对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探讨。并对计算方法做了优化,最后针对浑河沈阳段的生态需水量做了计算,结果表明:沈阳河段1~6月和11~12月间的径流量不能满足河流的生态需水量,7~10月间的径流量能够满足河流的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8.
渭河陕西段水体主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渭河陕西段4个实验点2013年3月和6月水体中的TN、TP、NH3-N、石油类等11个水质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对渭河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渭河水体受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严重;(2)综合得分表明:6月污染程度高于3月,草滩在3月和6月污染变化剧烈,3月污染程度高于6月;临潼在3月和6月污染均不严重;眉县和华县均有污染,但华县污染程度更高;(3)主成分分析法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比较,得出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袁得润  徐先英 《甘肃科技》2010,26(17):172-175,150
利用热扩散式和热平衡径流测量系统研究了民勤绿洲主要防护林树种新疆杨、二白杨、沙枣、梭梭、白刺、多枝柽柳蒸腾耗水特征。结果表明,3个乔木树种从8∶00~8∶20开始,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液流速率持续上升,20:00开始迅速下降,液流出现的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15∶00左右。在夜间,乔木树种在30mm的边材深度仍保持一定的液流速率,以补充体内由于白天的水分消耗造成的水分亏缺。梭梭、柽柳和白刺,随着灌木地径粗度的增加,蒸腾量也越大,地径越粗,蒸腾日变化越剧烈。灌木树种蒸腾量的日变化趋势与乔木树种的变化趋势相似,只是峰值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同时,乔木树种用胸径、灌木树种用地径作为空间纯量,在单木日蒸腾量估算的基准上通过尺度放大转换估计了6个树种林分的日蒸腾量分别为:新疆杨3.33m3、二白杨1.54m3、沙枣2.07m3、梭梭0.974m3、柽柳0.409m3、白刺0.073m3;最后通过非称量测渗仪的观测数据,估算了民勤绿洲各主要树种的实际生态用水量为:杨树0.29×108m3,沙枣0.69×108m3,梭梭0.44×108m3,柽柳0.05×108m3,白刺0.02×108m3。实际生态用水量总量为1.49×108m3,占民勤绿洲总用水量的19.5%。  相似文献   

20.
淮河上游生态需水量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计算淮河上游河流生态需水量,提出了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保证率分别为45%,75%,50%的淮河上游适宜生态径流计算方法,选用淮河上游干流息县、长台关以及大坡岭3个主要控制站1960~2005年历年天然来水量资料,计算了淮河上游最小生态径流和适宜生态径流,并运用Tennant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小生态径流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总体而言,3站适宜生态径流均可以使淮河上游河流生态环境状况达到最佳,但在某些年份各站实测月均流量小于其适宜生态径流量,而且丰水期适宜生态径流破坏率较枯水期的要高.因此,在某些年份为满足淮河上游适宜生态需水要求,还应增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