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为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献出了毕生精力。论文着重阐述了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统一的思想和斗争实践以及他实现“振兴中华”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而奋斗终生。他在青年时代原来是学医的,因目睹当时政府腐败,国家贫弱,就决心“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医国事业”。为了寻求“医国”之方,他积极向外国的长处学习,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本文着重谈谈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一) 1866年,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一年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后六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后三年。正是国际资本主义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帮助清朝统治者镇压中国人民反抗运动的初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成南京临时政府,但为时不久,却拱手把临时大总统的桂冠让给了袁世凯,因而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对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云,《团结报》1986年第769期发表冯伯恒的文章中,认为孙中山让位袁世凯“是因当时革命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悬殊而采取的一种权宜策略,目的在于把旧派中的实力派分化出来。”接着他又说:“若以北伐用武力消灭清朝以袁为首的旧派武装,徒然延长内战,苦了百姓,且伤元气。由此可见,争取袁世凯,使他转向共和,还是比用武力解决好一些。我认为让袁是有策略性质的。”对冯文中所提出的“权宜策略”说,我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护法失败后,孙中山移居上海,在他直接赞助下,以驱逐陆荣廷、建设新广西为目标的“改造广西同志会”于一九二○年成立。孙中山令陈炯明粤军从福建打回广东,十月底攻克广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兵败逃回广西。孙中山返穗,重组护法军政府,主要目标是进行北伐,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全国,“拔乩返治”,“发展实业”,“保护平民”。(注一)为此,首先要肃清负隅顽抗的旧桂系残余势力,以免它为患广东,牵掣后方,一九二一年五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桂系兵分三路,进攻广东。孙中山下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1866—1925),又名孙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人。1895年2月,他在香港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政府”的革命口号。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1905年,他创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政冶纲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三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去了,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于是,孙中山继续进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民族精神包涵实现民族统一的奋斗精神,也包涵有争取民族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献身精神,包涵有争取实现民族融和、共同进步的精神,也包涵有爱好和平与发展、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还包涵"济弱扶倾"相互帮助,实现世界民族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等等。孙中山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救国、振兴中华,体现他的爱国情怀,他通过宣扬民族主义去弘扬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平理想,并公开承诺中华民族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具有关心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实现全人类和平、进步国际主义精神的杰出政治家。他的民族精神对于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所开创的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他的学说,他的理想,他的精神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旗帜。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先生不畏艰难,屡败屡战,不断总结,勇于进取,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使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梦断西山,但他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却光芒永存,成为照耀中华民族再度崛起之征途的千秋灯塔。回顾孙中山伟大的一生,分析他精神与理想的结合、破离、再结合的艰难前进过程,继承其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和他的思想、学说中合理、进步的闪光内容,对今天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就是否对伊拉克动武存在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以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为首,主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伊拉克危机,采用武力只是最后的手段。另一个“阵营”支持美国通过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包括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领导中国革命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屡经挫折失败之后,他重新寻找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和方法,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充分体现了他晚年政治思想上的发展,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具体地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农民土地问题上认识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作为“窃国大盗”已“盖棺定论”。他在中国政坛的崛起,一以编练北洋武力为后盾。二与他在晚清的外交生涯有关。他主持北京政府外交的理念和实践,对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美台关系的重大影响,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收复台湾,统一祖的策略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建国初期,准备武力解放台湾;五十年代中期,谋求和平解放;五十年代后期,实行“一个中国”原则下的“联蒋抗美”政策;自六十年代初期起,形成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一纲四目”政策。  相似文献   

12.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与“不放弃使用武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在当前形势下 ,要特别强调不放弃使用武力。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的“力行哲学”是其实行封建、买办法西斯统治的理论基础,他鼓吹这种“力行哲学”是以“国父”主义的名义为标榜,打着孙中山“行易知难”说的旗号推行的,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为了揭破这种欺骗性和迷惑性,剖析蒋介石的“力行哲学”和孙中山“行易知难”说的关系,还其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主义真面目,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浙江先贤蒋尊簋(1878-1927),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与海宁蒋百里并称“浙江二蒋”。1912年1月,浙江首任都督场寿潜出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总长,他被公举为浙江都督。蒋氏出任浙江都督后,致力于浙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奉行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理想,在《革命方略》中,孙中山据此原则对未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规划,并规定革命成功后的省级政权称“军政府”,其首领谓“都督”,在完成军法治理任…  相似文献   

15.
“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国民党,作为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当从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如果再往前可追溯到1894年孙中山创办的反清团体“兴中会”)。如果按活动区域分,国民党这一百年主要经历了大陆与台湾两个时期。在败逃台湾之前,国民党在大陆度过了55个春秋(1894~1949年)。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它从一个仅二十余人的秘密小团体一举成为推翻清王朝的巨大政治力量、经过种种曲折终成统一全国、拥有最强…  相似文献   

16.
微软阉割“蓝牙” “蓝牙”取自10世纪丹麦国王哈拉尔德的别名。与野蛮的武力相比,他更多地依靠沟通能力,才使丹麦归于统一的同一宗教之下。 所谓的蓝牙技术即为:能够连接移动电话、掌上电脑和其它个人区域网络范围内所有装置的一种无线技术。但是迄今为止蓝牙还只是停留在“只叫不咬”的状态。 最近,作为发展监牙标准小组重要成员的微软作出决定不再支持蓝牙进入其新型视窗  相似文献   

17.
刘红兵 《科技信息》2012,(31):347-347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一节为综述部分,围绕着三个“目”即传统、任务、意志简单展开。第二节讲台湾问题由来和实质,“武力攻台”到“和平统一”的转变,是本章重点之一。第三、四节也是本章重点内容,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及其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楠 《世界博览》2015,(5):48-51
外界对“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控制区里的洲练营中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特别是其中的宗教生活。哈米德·迦南(Hamid Ghannam)在“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Isis])训练营的第一天很辛苦。早在(去年)8月13日早晨,他收拾起自己的衣服,迅速走进自己的村子的大路,和自己的三个堂兄弟会合。和许多加入“伊斯兰国”的年轻成员一样,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决定。几个兄弟开了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前往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省迈亚丁(Mayadeen,Deir Ezzor)的沙漠中的奥马尔油田(Omar oilfield)的“伊斯兰国”训练营。招募他们的是一位远亲,他是在和其他七八个人在负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是要谋“速进之良机”,以“非常之速率”,而求“突飞之进步”,走赶超式发展之路,使中国并驾欧美而“列于世界文明国之林”。同时,他较多地注意社会经济的“均等”发展,强调“取文明善果而避其恶果”。在人口问题上,主张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从根本上做到“食与工”、“工与人”的均衡;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提出要“慎重地开发中国广大的天然和其他资源”,以人口和产业的比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在世时一直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音”,并认为他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以后的毛泽东很有影响,但学术界至今尚未系统研究,本文拟对此专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